丁建平
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日后的深层次化学学习,因此会从最基本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化学教师需要采用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方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将初中化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打造出生活化的初中化学课堂。
一、初中化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一)活跃化学课堂氛围
初中是学生正式接触化学课程的开始,该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化学中发现的理论也大多是在实验中进行总结,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重理论,更要将概念、定义等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以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就以往实际初中课堂的反馈来看,当教师进行实验课程时,课堂氛围往往会比理论课程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更高,由此可知,想要活跃课堂氛围,增加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优化传统的化学课堂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能有效降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将实际生活与化学课堂相结合,能增强化学知识的趣味性,也能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场景随处可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学生也能有更高的参与程度,让化学课堂更加活跃。
(二)激发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生活现象,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化学、学习化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透过生活现象看透化学本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以此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具体来说,学生能在课下细心观察化学现象,在探究问题时能独立思考,活跃化学思维,以此建立起学习化学的信心,对化学更具兴趣,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将更加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效率。从教师角度来看,在初中化学课堂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思路,让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有更多的选择,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不仅能锻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活跃其化学思维,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三)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更看重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将化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相互融合,顺应了当今的教育趋势,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往往忽略教学过程,这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对重难点偏重于记忆而不是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困难,阻碍了学生进步。如今的教育理念提倡推广素质教育,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动手水平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此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将化学课堂融入生活元素,能让学生明确化学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当生活中经历某些场景或观察到某些现象时,也可以巧用化学知识来应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以此履行素质教育职责,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初中化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现实生活,创设课堂情境
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前准备时,需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化学课堂充满轻松氛围,在生活化的课堂进行学习,能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利用生活实际案例解释化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化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教师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化学课堂,将提高学生的整体参与度,增加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由此可知,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中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将生活情景与化学知识相互联系,利用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打造出生活化教学课堂。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与课程进度,选取较为常见生活现象进行课程融合,以此方便学生理解与联想,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对学生加以引导,再为学生提供理论细致讲解,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思考、分析,锻炼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空气的组成”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引用近年来国家的空气指数报告作为课堂的开场,从空气环保入手,来为学生科普新闻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接着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大气污染、雾霾天气等恶性环境现象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伤害。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雾霾现象频繁出现,学生就可以将自己在雾霾环境中生活的感受进行说明。雾霾现象会严重刺激人体的呼吸系统,常常造成呼吸不通畅的情况,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雾霾环境中,大家都常常会屏住呼吸,这时身体就会感到十分难受,当憋气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不受控制的呼吸,由此可知,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证,没有空气就不能进行呼吸,那么空气中的什么成分能够维持人类正常呼吸呢?教师通过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入课程,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空气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保护生活环境,带动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还能巧妙地融合新课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教师在正式教授“空气的组成”这一课程的过程中,也需要与生活进行融合,让化学课堂的过程与实际生活更加贴近,教师在讲解完拉瓦锡的探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后,可以进行简单的小实验,教师将蜡烛点燃静置在合适的较大容器中,容器底部添加少量的水,保证蜡烛处于燃烧状态,接着教师将大小合适的容器倒扣于蜡烛上,与学生一同观察实验现象,能清晰观察到一段时间后蜡燭在容器中熄灭,且扣于蜡烛上方的容器内部水面高于外部水面,这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结论为学生进行进一步讲解,并进行引导: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能为生物提供呼吸条件,也能起到助燃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现象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将学习与生活相互融合,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学生的回答拔火罐利用的是消耗掉火罐中的氧气,导致内外气压不同,利用大气压强将火罐牢牢吸在皮肤上。在化学课堂中添加生活化元素,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生活出发,拓展和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巩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
(二)通过生活应用,感知化学价值
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化学现象的内涵,才能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了解其中的原因。由此可知,初中的化学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进行基于现实生活的教学引导,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带领学生进行化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亲身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化学的实际意义,对化学学习的过程充满期待。
以科粤版九年级下册“金属”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其中一节课程教授的是金属铁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在进行讲解金属铁化学性质的过程中会涉及铁的生锈条件与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铁钉、铁丝、铁锅等铁制品若是长时间进行放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时学生就会进行回忆,思考生活中铁制品的变化现象,从而得出铁会生锈的结论。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铁制品放在不同的地方,生锈的情况会有不同吗?学生在进行回答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情况更严重,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铁锈生成的速率会变慢。教师应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就能锻炼其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教师在列举生活实例后进行系统讲解,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将生活中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总结,促进学生理解铁生锈的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其结构,了解铁生锈现象的真正原理,学生在学习过后,就可以对铁生锈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让化学真正融于生活。教师通过生活化的化学课堂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同时,具备相应的思考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化学成为一门实用的学科。
(三)提高化学应用意识,让知识服务生活
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条理性,课本中的单元会将知识点进行分类,由简到难,降低初中生的学习难度。由于化学课程在初中的教学课时较少,教学时间会较为紧张,教师也会将教学重点抓紧时间进行教授,因此教师在讲解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时,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中存在着较多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符号、化学元素、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因此也会有部分学生出现畏惧学习的心理,这不仅不利于教师课程的正常进展,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想要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就可以打造生活化模式的化学课堂,从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教师应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通过日常生活向学生展示化学的作用与魅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深刻记忆化学知识,打造出高效率的初中化学课堂。
以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碳的性质时,就可以采取与生活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思考:我国具有上千年的文化,其中各种古籍、字画等文物能流传至今,且其中的字迹与画面依旧清晰,而在如今的文具中,出现了一种“热可擦笔”,只要达到一定温度,或是利用橡胶等物体快速摩擦字迹表面,其痕迹就会消失不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进行回答后,教师即可将正确观点进行总结,我国古代的字画的创作中多用墨,古籍中的文字也是用毛笔蘸取墨汁进行书写,而碳是组成墨水的主要成分,现代可擦笔中并没有碳成分,这就是造成两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教师在列举生活实例后,就可以继续进行课堂程序,将碳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一一进行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逐渐理解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此同时,教师应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碳的性质进行讲解,也能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与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出发,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在填写重要的档案或信息时,都会选择碳素笔使用,这其中应用了哪些化学知识?学生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碳元素性质对问题进行回答:碳素笔中含有碳,而碳在常温条件下具有的化学性质稳定的特征,不易产生变化,能更好地保存文字,因此会选择碳素笔进行书写。可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化学知识进行拓展,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还能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模式中进行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让教师教学的过程更加顺利,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整体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更加轻松。
(四)重视生活化体验,加强课上与课下联系
生活化的初中化学课堂不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亲自进行体验,通过观察与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不仅能锻炼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明确化学的实际用途,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化学的重要性,重视化学的生活化体验,能让化学的教学过程更加贴合实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比如,当学生学习“油脂的特性”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洗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油脂性质的理解,了解洗洁精除油污的本质,即洗洁精与油脂相互融合会发生乳化现象,因此达到了去除油污的效果。再如,燃放的烟花爆竹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这时候学生就可以联想到化学知识,将“不同金属燃烧时放出的颜色”这一知识点进行巩固,根据观察烟花放出的颜色判断火药中添加了哪些金属粉末,在化学课堂中,学生也可以通过烟花的颜色进行记忆,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从而实现动态记忆,让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模式,将书本中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原理采用更加具象化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化学知识,将生活与化学相融合,应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式,降低化学的学习门槛,提升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效率,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不仅符合当今的素质教育模式,更能从根本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