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尧
萧瑟的秋风又吹过,落叶落在手心上,却让我念想起了去年的往事……
“同学們好,我姓张,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思绪回到那时,一位高而瘦,身着正装的男老师正用着他那独有的、磁性的声音自我介绍。即使他的脸上刻着皱纹,却也挡不住那一身的精神气和意气风发。
张老师在初一那年,教授、启蒙了我们许多——仅是语文的学识,就足够记下一本词典般厚的知识点,诸如语法知识、词语应用、文言翻译。单说仅仅百十来字的习作,除开头结尾外,便有字词的选择、细节的描写、语句的逻辑、段落的联系、整体的详略……不胜枚举。
但使我忘不了的,是张老师的讲课,若要我浅评之,便是“言行相协,声情并茂,刚柔并济,张弛有度”,无论是从言语还是行动上,还带着点夸张——右手张成一个巴掌,左手伸出食指在手心上“上下翻飞”,连带着腕、臂、肩,最后到整个身体都被调动起来;以至于我们也时常模仿他的动作,忍俊不禁。语言自然也是有魅力的,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狂风骤起;时而字正腔圆,时而抑扬顿挫——好似不仅是在授课,更是在做着一次演说,这演说到激昂处,张老师的话语就不像是说出来的,更像是呐喊——那种发自肺腑的呐喊,那种振聋发聩的呐喊。
“圣贤亦有过。”我不知何时就被张老师呼唤到他身边了,对我总结着我这段时间的过失和不足。临要走时,他用关怀的眼神望着我,像是叮嘱一个将远行的后辈一样,一句又一句絮叨着——有关的,无关的,仿佛每次总要说一遍才安心。
就这样在一节节课中,我的语文成绩得以突破。
待到第二学年的开始,却传来信息,张老师不再教我们的语文了,仿佛有些失望和惆怅,但我什么话也没有说,也无须说,因为我还是张老师的门下弟子。
岁月如梭,已是一月有余。萧瑟的秋风又一次吹过,金黄的叶子飘落下来——但那动作、呐喊、絮言却是再难重现了!只留存在那一页页泛黄的书页里,随风而逝,却愈加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