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摘要:江苏自学考试即将迎来开考40周年,40年来江苏不断改革创新,稳步推进自学考试改革项目的发展,明确转型发展方向,精准推进专业改革,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发挥助学督导实效,着力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惑之年的江苏自考今后要进一步找准“发力点”,厘清未来改革思路,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下,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江苏自学考试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自学考试;培养模式;江苏自考;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7C-0094-03
*本文系中國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专项课题“面向新时代国家战略的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研究”(21ZKB12),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研究课题“江苏自学考试40年发展与新时代改革创新研究”(K-e/2021/13),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应用型高校自学考试专业建设改革与课程体系优化调整研究”(2021YB22),南京工程学院社科联基金项目“‘专接本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研究”(SKLB202112)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06-15
作者简介:李珊珊,南京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学考试;张晓煜,南京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学考试、职业教育。
江苏自学考试自1983年开考以来,总报考规模达2300多万人次,累计培养超过100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江苏自考这所开放的大学里,走出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管理骨干,走出了一条以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改革的发展之路。近十几年来,面对全国自考生源持续下滑的不利形势,江苏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全省自考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开考规模居全国前列,逐渐形成“江苏自考”特色,成为全国自考的“发动机”和“稳压器”,精彩演绎着“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江苏精神。
一、坚定“主心骨”,明确转型发展方向
自2002年5月召开的全国考委五届二次会议之后,自学考试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在转型期,自学考试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逐渐呈职业化趋势,人才培养目标也从学术型、学科型人才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转变。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培养面向基层、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新定位,成为江苏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的“主心骨”,为江苏自考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自考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以改革推进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不断优化结构,稳步推进自学考试改革项目的发展。如,自考助学专业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高考落榜生,着力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考生就业和适应社会能力;“专接本”则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畅通了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为高职院校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了“立交桥”;“助学二学历”为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学生提供了研修第二专业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江苏自考的改革项目契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成为江苏自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牵住“牛鼻子”,精准推进专业改革
江苏自考始终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把握专业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推进专业设置向应用型、技能型转变。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职业性特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无疑是自学考试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江苏自考以此为契机,对现设专业进行认真梳理,做好现有专业的衔接与过渡。同时结合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强省的实际,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开考一批清单外急需补充的诸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同时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在确保基本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加大实用性课程设置的力度,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向以核心课程为主体内容的应用型、技能型课程体系转变,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培养与提高考生的应用能力与职业能力。
三、守住“生命线”,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质量是自学考试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元协同,合作育人”是确保江苏自考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本科院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自学考试主管部门都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努力促进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企业的有机融合。如,一些助学专业主办高校推行“技能+学历”的“双证书”模式,使学历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有机融合;一些助学专业主办高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专接本”项目,生源则来自于高职院校,教学实施依托高职院校,内涵和实质是专科职业教育的接续和提升,与社会自考生相比,“专接本”学生既能享受学校本科教育资源,又能更好地利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资源,“专接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更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技能、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更高学历层次上的发展,更好地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服务。
四、把牢“过程关”,发挥助学督导实效
自学考试事业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助学督导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加强质量监控,促进自学考试内涵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017年江苏出台了《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形成定期与不定期、常态化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督导体制。一方面从督管、督教、督学、督考等多个维度加强对社会助学组织的实时监管,可以缓解“重考轻教”现象,促使自学考试助学工作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教育过程转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助学督导的指挥棒作用,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督导,通过“看什么”“导什么”来引领社会助学的发展方向,重点考察主考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规范时,是否体现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性,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培养考生应用能力;着力引导助学单位不片面追求考试通过率,在实验实训条件、实践教学环节、过程性考核和毕业设计等方面下功夫,在提升考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方面有所突破。省教育考试院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及时解决,通过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反馈,促使助学单位积极诊断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五、找准“发力点”,厘清未来改革思路
自学考试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创举,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堪称奇迹。它创立于高等教育供给极其短缺时代,高速发展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需求強烈的时期,在高等教育供给相对饱和甚至过剩的环境下,面临发展瓶颈,甚至发展有所衰退,这反映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必然性[1]。
在新的历史时期,自学考试必须努力改变以精英教育为模版,学术型学科型标准过高的状况,消除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中产生的“不适感”,按照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发挥其自身特点,主动寻求为部分社会群体职业能力和学历提升服务,这既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当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因此,未来江苏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的发力点要紧密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一是精准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努力形成一个与江苏区域产业分布形态更加适应的自学考试专业布局;二是健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课程体系动态调整与修正制度,建立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 三是努力探索多元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加强命题工作改革,注重对考生理解、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实践性环节考核和过程性考核;四是积极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更好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参照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考部分课程;五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主考学校主体责任,逐步调整主考学校和助学单位的结构,注重发挥各类职业院校在社会助学中的作用。
江苏自学考试即将迎来40周岁生日,不惑之年的江苏自考将继续秉承“为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江苏打造人力资源强省目标服务,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服务”的宗旨,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引领下,不断改革创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晓煜.自学考试“专接本”在高职教育立交桥中的比较优势[J].成人教育,2016(8):61.
责任编辑:陈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