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利,陈亚绒
1.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临潼 710077;
2.武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武功 712200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颈动脉是最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极易造成颈动脉狭窄甚至导致闭塞性病变,进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3]。临床上常通过心电图相关指标观察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情发展情况。有研究认为可以通过观察心电图监测患者心率减速率(DC)及心率变异性(HRV)了解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病情进展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治疗,以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因此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损伤情况,在高血压脑卒中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4-5]。为了进一步降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本文通过研究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西电集团医院就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6];年龄不超过80岁。排除标准:不愿意积极配合者;因其他疾病引发的心功能异常者;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A组(IMT≥1.0 mm,87例)和B组(IMT<1.0 mm,23例)。A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42例;年龄41~78岁,平均(55.70±6.36)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1~25 kg/m2,平均(23.20±1.87)kg/m2;斑块类型:无斑块24例,稳定性斑块43例,不稳定性斑块20例。B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39~79岁,平均(56.08±5.72)岁;BMI为21~23 kg/m2,平均(22.91±2.15)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矫情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1)心电图评估:通过心电图分析系统(该系统购于杭州百惠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对全部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进行监测。具体方法:取动态心电监测分析仪,患者平卧位;检查患者体毛情况,将阻碍电极片黏贴的体毛刮掉;消毒,黏贴电极片;黏贴完毕后,用胶布再次固定电极片;将记录盒摆放好,安装好电池;患者携带设备,注意电极位置,和家属共同记录24 h内活动情况及时间点;24 h后拆卸设备,分析数据)。通过计算机计算得出心率减速率(DC)、心率变异性(HRV)、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其中HRV相关指标包括RR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方根值(rMSSD)。(2)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7]:IMT在1.0~1.5 mm属于颈动脉IMT增厚,IMT≥1.5 mm可判定斑块形成,即IMT≥1.0 mm可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根据彩超显示的斑块形态及回声特征对斑块类型进行分型,其中稳定性斑块表现为扁平斑及硬斑,不稳定性斑块表现为软斑及溃疡斑。(3)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通过头颅CT、MRI及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查,参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8]进行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计量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比较A组患者的DC、SDNN、rMSSD及LF/HF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比较(±s)
组别A组B组t值P值例数87 23 DC(ms)5.57±1.32 6.34±1.65 2.357 0.020 SDNN(ms)96.39±10.90 110.30±9.05 5.624 0.001 rMSSD(ms)22.85±4.02 24.76±4.31 1.996 0.048 LF/HF 5.41±1.29 6.46±1.57 3.313 0.001
2.2 A组不同类型斑块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比较A组中不同类型斑块患者的DC、SDNN、rMSSD及LF/H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斑块组比较,稳定性斑块组及不稳定性斑块组患者的DC、SDNN、rMSSD及LF/HF值均明显降低,与稳定性斑块组患者比较,不稳定性斑块组患者的DC、SDNN、rMSSD及LF/HF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A组不同类型斑块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比较(±s)
表2 A组不同类型斑块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比较(±s)
注:与无斑块组比较,a P<0.05;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b P<0.05。
组别无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F值P值例数24 43 20 DC(ms)6.21±1.59 5.53±0.85a 4.82±0.51ab 10.182 0.001 SDNN(ms)105.28±12.14 98.39±8.30a 81.42±7.56ab 37.346,0.001 rMSSD(ms)24.42±3.13 22.90±2.17a 20.46±1.89ab 14.780 0.001 LF/HF 6.31±1.36 5.67±0.82a 3.77±0.97ab 36.700 0.001
2.3 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B组患者均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A组患者中出现缺血性脑卒中16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18.39%,A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
现阶段有研究表明,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及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9-1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脑供血相关动脉出现狭窄、闭塞或存在供血缺乏密切相关。相关文献报道,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关键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又可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1-13],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高血压导致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致使IMT增厚,若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防治,可造成斑块内出血和易损斑块,并逐步形成血栓,进而诱发颅内动脉栓塞,致使机体发生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14-16]。张裕文等[17]通过DCG监测了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的发展,认为观察心电图相关变化可有效了解颈动脉IMT与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疾病的关系,其对患者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金铃胆等[5]通过DCG监测患者的DC、HRV及LF/HF指标,认为上述指标的改变可有效评估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自主神经损伤情况。
DC、HRV是评估对自主神经功能的两项关键指标。DC是一种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新型指标,在临床心电图监测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单独分析、可定量监测迷走神经强度、难以被外界因素干扰等优势。当DC值下调时,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大大增加。HRV指标已广泛应用临床心率相关的评估,其具有简单、经济及无创等特点。HRV指标包括SDNN、rMSSD等,其中SDNN能反映交感神经张力,评估整体的自主神经功能;rMSSD则可反映迷走神经张力[18-20]。频域指标中LF受交感神经系统的控制,HF主要受副交感神经传出的调节,计算LF/HF值,可有效评估交感的平衡性[21]。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DC、SDNN、rMSSD及LF/HF值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心电图变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其自主神经功能受到一定损伤。同时本研究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稳定性斑块组及不稳定性斑块组DC、SDNN、rMSSD及LF/HF值明显低于无斑块组;而不稳定性斑块组DC、SDNN、rMSSD及LF/HF值明显低于稳定性斑块组。进一步提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分析原因可能是:(1)静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发生,而缺血性脑卒中本身就会对患者的的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引发各种心率失调,心功能异常,严重可致使心脏骤停,造成患者死亡[22];(2)高血压疾病引起的昼夜血液节律的消失是导致靶器官损伤引发的心、脑肾等脏器不良病变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索高血压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明显高于A组,说明劲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由此可知,通过24 h DCG监测高血压患者DC、HRV及LF/HF相关心电指标,观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对预防、诊治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与单纯高血压患者比较,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较为异常,其自主神经功能损伤随着硬化斑块的形成进一步加剧,病变原因可能与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