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而“动”,打开思维新视窗

2022-05-29 20:47刘付珍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数学思维

[摘  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引导他们课始“趣”动,课中“智”动,课尾“巧”动,在适时而“动”的过程中,打开思维新视窗,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科素养,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 数学活动;适时而“动”;数学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突出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还应基于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引导他们适时而“动”,打开思维新视窗,在富有思维含量的数学实验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使他们的头脑生发出数学智慧。

一、在问题情境中“趣”动,激活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因其抽象性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更别说爱上数学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规律,努力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数学课伊始,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及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学生满怀好奇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一位教师在导入环节就设计了拿铅笔的活动。教师拿出一盒50支装的铅笔:“谁能快速数出48支铅笔给我?”一名学生上台从盒子里拿出2支,并将装有48支铅笔的盒子交给教师。教师追问:“明明要求数出48支铅笔,你怎么只数了2支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这里将数48支转化成了数2支,“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转化的策略。

此环节,教师精心创设了快速数出48支铅笔的活动情境,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激活他们的思维,自然引入新知的学习,使他们初步感悟了转化策略的含义,为后面的探究活动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二、在自主探究中“智”动,提升思维

皮亚杰曾经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探寻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联结点,引导学生“智”动“慧”学,使他们在全员参与、自主探究、操作体验的数学活动中进行体验,进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1. 以动释疑,有方向地想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借助有效的数学活动解决问题。在疑难处发问,以动释疑,促使学生学会有方向地想,有目的地做,从而深刻地领悟数学知识,丰富想象,积累经验。

如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一课,在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的规律后,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将三角形和圆片进行间隔排列,并思考“如果圆片有11个,三角形有几个”。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猜测“9”“10”“11”,答案究竟是怎样的呢?学生异口同声:“动手摆一摆。”可见,在疑难处动手试一试,已经成为学生的首选方法。学生操作后,借助实物投影交流,学生发现不同的操作结果实际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两端物体相同”的情况,一类是“两端物体不相同”的情况。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如果圆片是两端物体,那么圆片有11个,三角形就是10个;如果三角形是两端物体,那么圆片有11个,三角形就是12个。两端物体不相同时,不管是圆片开始,三角形结束,还是三角形开始,圆片结束,圆片和三角形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此环节,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深刻体会了间隔排列的规律,同时经历了所需三角形个数的研究过程:“问题—猜测—验证—结论”,以动释疑,在验证后,能根据结论学会有方向地想,并且能舉一反三,对隐藏在间隔排列背后的规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 以动促思,有价值地迁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6~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努力捕捉学生思维的“燃烧点”,组织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动中思,在思中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探寻本质,实现有价值地迁。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一课,张齐华老师在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见过的负数之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启发他们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解释刚刚列举出的“电梯里的-1层”“温度计上的-3℃”“海拔高度-10米”“银行卡上的-25元”等。学生结合示意图(如图1)发现地面可以用数字“0”表示,0之上叫正数,0之下叫负数。在无痕的学习中,学生自然地由负数联系到正数,知识的生长点在触类旁通的思维发散中被激活,认知在交流中更加丰富深刻。

此环节,学生经历了“说—画—比”的活动过程,可谓“数形结合百般好”。学生对负数的含义有了丰富而深刻的认识,并在交流讨论中感悟到“0”这样一个分界点的重要作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释放,借“图”而谈,生动有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有效摆脱了“课件演示”的被理解,使学生的认知在交流中丰富,思维在迁移中跳跃。

3. 以动明理,有建构地联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知识结构螺旋上升。J.D·布兰斯福特在《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提到:“当学习者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各种不同的新情景时,最有效的学习就发生了。”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厘清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及后续学习的体系脉络,把准知识建构的宽度与深度,使学生在对比争辩中明理,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有建构的联。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时,学生在第一课时自主探究46÷2时,想到了摆小棒、口算、竖式计算等方法,并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教师此时可以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这三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计算过程中的相同步骤圈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并能按照“先分……再分……最后……”的句式有序地表达计算过程。当有学生提出“笔算46÷2不一定先从高位算起,也可以先从个位算起”时,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不急于否定,也不急于解释,而是在课尾设计了富有思维含量的“除法竖式谜”(如图2),使学生在填数的活动中感悟除法计算时,被除数首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而感悟除法从高位算起的道理所在,并在回顾总结时提炼出“会计算—明道理—能类推”的学习方法与探究思路,将除法计算进行了串联与建构,有效助推了学生初步形成除法计算的知识体系。

三、在回顾反思中“巧”动,创新思维

一节好课如一篇好文章,既要有“凤头”,更要有“豹尾”,课虽结束但意犹未尽。课堂的结尾形式多样,教师应该结合学习内容,精妙设计拓展延伸内容,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之余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在课后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一位教师在练习后出示了中国地图,提问:你有办法比较出山西省和山东省哪个面积大吗?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认为可以将不规则的地图变成规则的地图。此时,教师出示学生的微实验视频《称面积》,将比面积转化成比质量,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此环节的拓展延伸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转化策略的神奇,感悟转化前后的变与不变。

荷兰著名学者斯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适时而“动”,在“动”中“思”,在“思”中“问”,以“动”促思,以“问”促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打开他们的思维新视窗,使智慧在头脑中生成。

作者简介:刘付珍(1981—),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数学思维
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探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