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涛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导语,熟练使用多媒体,开展精彩的数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数学课,让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学习兴趣;导入;多媒体;数学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数学且能学好数学最快乐的心理因素,是一个学生爱上数学,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加大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教育家孔子这样教导我们教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竭尽全力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调整,不断地优化数学课堂,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让自己的数学课成为学习的乐园。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数学的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让学生迷恋自己的课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学生教的喜欢学自己所教的学科”。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教师,你的课学生不愿意听,要么课堂上嘈杂声声,要么课堂上死气沉沉。即使你用尽浑身解数,学生对你依旧不理不睬。这种师生关系能不紧张吗?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一味教学苦药。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教得无奈。学生怎么才能迷恋你的课呢?
1.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数学超级迷。你是不是可以对国内的、国外的数学家如数家珍;你是不是可以对历史上的数学故事进行滔滔不绝地讲述;你是不是对所教年级教材了如指掌。
2.问问自己是不是透析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私下里促膝交谈,了解学生的数学真实学习情况;你是不是扎扎实实地关注学困生,不抛弃,不放弃。
3.问问自己在课堂上是不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没有哪个学生喜欢神情呆板的教师。课堂上,应该有教育的春风拂过,应该有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荡涤沉闷的学习气氛。优质的课堂是宽松的、民主的、愉悦的、合作的,而不是拘谨的、专政的、痛苦的、孤独的。
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节好课的开端就是一枚吸铁石,可以将学生牢牢地吸附在课堂上,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
例如,我在复习圆的章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导入:“在寒冷的冬天,我发现我家的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同学们,你们能从中找到原因吗?”学生听过故事后,情绪高涨,纷纷发表意见,最后谈论得出:所称球形,可以使身体的表面积达到最小化,从而夜间散发的热量就最小。
每节数学课的教学,教师都必须精心设计导语,只要能充分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就可以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处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从而促使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积极地探索。一节数学课如果导入简单随意,学生随即就会陷入一种迷离的状态。教师讲什么,怎么讲,都不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三、多媒体是一把教学利剑
现代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班班通的介入,让教师有了更为自由和轻便的教学方式选择。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PPT课件制作高手,你的课件制作越精彩,越细致,你的数学课堂就会越出彩。我们知道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形同现。许多教学知识点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都不可能。
例如,我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先出示一个三角形,再出示另一个三角形,为了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动画演示了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重叠,学生很清楚地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结论。
我随即提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又是什么关系呢?我用同样的方法演示了其对应角,学生又很轻松地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结论。全等三角形的两个性质不言而喻。
四、数学活动永远是快乐的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只有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时候,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快乐的,才会有无限的生机。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的数学延伸要一直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同步,和活动紧密相连。只要学生利用自我所学,真实地解决了所遇的生活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让学生乐于探究,消除他们对数学枯燥的固有认知。数学兴趣是在一次次的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兴趣盎然的数学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积极实践,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探究更深广的知识层面,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稳定性。我设计过的活动有:计算多媒体教室的方砖块数,测量学校环形跑道的面积,数学人物故事演讲比赛,美丽图案设计师大赛……正是这些数学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内涵,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了数学,爱上了我的数学课。
参考文献:
[1]陈彦良.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珠江教育论坛,2013(1).
[2]黄慧.关于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