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思辨与表达能力培养

2022-05-28 14:04田光宇
文理导航 2022年16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表达能力高中语文

田光宇

【摘  要】为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本文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思辨与表达能力培养展开研究。概述了思辨与表达能力的内涵,以及培养学生思辨与表达能力的意义,并从知人论世、鉴赏文章、批判解读三个角度,列举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辨与表达能力的策略。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与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课堂中强化对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应当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思考、辩证的角度看待知识内容,再运用语言将自己的见解流畅地表达出来,以此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其终身的成长发展。

一、思辨与表达能力的内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这一教育任务做出分析,可知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辨与表达能力的标志,在于学生能够在把握作者观点、语言特点、写作态度的基础上,认识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理解作者表达观点时使用的语言逻辑;在于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例,特别是国内外大事以及新闻热点议题,分析文本中提及的观点;在于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从多元化的角度提出质疑,以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以不同视角看待问题,能够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

从理论基础的角度上来讲,“思辨”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已不是新兴事物。西汉时有古人提出“慎思之,明辨之”,明代后王阳明、王船山等一众学者,更是明确提出“思辨”概念,近年来,处于语文教育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例如陈兴才、徐飞等中学教师,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合上述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的“思辨与表达能力”,是一种针对基础教育阶段高年级学生所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此种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目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适合被教师用于开展此类教学活动的素材。例如,许多选自儒、道家经典的说理性文章,就具有明显的思辨性特点,引导学生理清作者使用的论辩思路,也能够帮助学生习得有关论证、论辩的表达技巧;许多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更是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尤其是唯物主义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学习这类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应得到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与落实。

二、培养学生思辨与表达能力的意义

(一)是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我国课程改革迈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主要指的是教师应当重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一系列能够对其终身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助益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里所提到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语文科目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而“思辨与表达能力”指的是学生通过辩证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与知识内容,并运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与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均具有一定的契合度,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是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

(二)是学生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对人才的思维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思辨与表达能力”,与现阶段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不谋而合。例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洪流中,学生唯有具备冷静的思辨能力,才能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正确的、合理的,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而通过语言交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观点,将知识、理念、见解分享出去,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符合社会需求,是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形势的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辨与表达能力的策略

结合上文所述可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思辨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从辩证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以及所学内容的能力,而表达能力,指的是学生运用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的观点的一种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教师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在知人论世中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接触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伟人,这些伟人大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演绎了值得后人反复品鉴的文化逸事,是学生深入具体的历史年代中,体悟文章的写作背景,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思想感情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的思辨,思考人生定位、人生价值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借助“知人论世”的机会,让学生对某一作品的作者或写作背景展开思辨,并通过语言,交流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判断与评论,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以教学李白的《蜀道难》为例。教师可在学生基本读懂文章内容以及写作背景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对李白的人生抱负与时代背景展开思索,结合自己对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理解,讲讲自己的观点。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像李白这样才高八斗的诗人,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未在政治舞台上实现抱负、挥洒才干呢?”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结合自己以及小组对李白的性格特点、人生背景的理解,展开思索、探讨,最终得出一个综合性的结论。在笔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基本得出了如下的观点:李白个性洒脱、孤傲,对科举功名之类的“入世之道”不屑一顾,考虑仕途问题时过于理想化;当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的时候,李白更多将原因归结于社会与他人,陷自己于“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境地,导致内心孤独、凄凉。此时,教师就可及时引导学生将目光回归现实,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李白的人生经历为自己带来的感悟。学生基本都能够从辩证的角度看待李白,即李白的洒脱、自信,以及其横溢的文采、心怀天下的胸襟与远大的志向值得我们学习,但也应当注意不能好高骛远,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应当脚踏实地。一堂课下来,学生对人生定位、人生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思索,在表达中实现了观点的互通有無、取长补短,思辨与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在鉴赏文章中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文章鉴赏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机会。例如,在对一篇文章展开鉴赏时,学生通常会从文章的谋篇布局、文章所涉及的人物的特点、文章表达的内涵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辨,并将自己的观察、分析、理解通过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体现了对学生思辨与表达能力的锻炼。教师可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并与班级中其他学生展开讨论,以此强化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让学生经历在脑海中整理自己的观点、完成进一步的总结判断并通过语言将其表达交流出来的全过程,进而得到能力的升華。

以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都是通过抓住文章的结构、作者的语言技巧,以及文章中描绘的情景展开教学,最终引导学生通过剖析,感受文章的丰富内涵;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会从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角度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鉴赏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涵,最终了解现实、了解人生。为强化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将上述两种教学思路结合起来展开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熟悉文章,整体感受文章的意境,再让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说说自身受到的启示与感悟。在学生表达完毕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路,通过感知文章的意象、情景与意境,进一步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主题思想、真实情感,通过观察、分析,找到文章的深层内涵,最后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以此提升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三)在批判解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重视强化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感受、体悟,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批判、质疑能力,以及对自己的质疑展开讨论、进行批判辩证性解读的能力,以此推动学生在激烈的观点碰撞中,进一步深化或拓宽自己的思索,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对课文更深刻、广泛的理解,形成一定的思辨、表达能力。

以教学《雷雨》一课为例。对于《雷雨》的主旨,从文章的浅层次来解读,这篇文章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展现的人性的虚伪与自私,特别是文章中周朴园这一形象为人所不齿。但作者又在序言中清晰地说明这部作品展现的并非因果报应,而是天地间的“残忍”。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雷雨》的主旨:人在自身所无法洞察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即使怀揣善良的愿望,也会被一种能够让人失败的愿望所影响、控制——主人公性格实际上十分复杂甚至矛盾,他虚伪自私,但又有一定的温柔、宽厚的特点,认为自己真心思念鲁侍萍,且天真地认为能够用金钱补偿她三十年之久的痛苦,但他无法理解金钱与精神痛苦之间的矛盾,相比于他的虚伪,他的温柔宽厚不值一提,仍无法完全掩盖他自私、虚伪的人格,为读者带来的令人痛恨的感觉。可以说,周朴园性格上的两面性,是人性复杂、矛盾的深刻写照,也是《雷雨》精彩的重要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周朴园是否真正思念鲁侍萍展开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调动辩证思维,大胆分析、质疑,在畅所欲言中,得出相同、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通过讨论、辩论,最终综合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得到文章更为深层次的主题,以此强化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辩证能力与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教师应当重视结合语文科目的知识内容,从知人论世、鉴赏文章、批判解读等入手,强化学生对文章、问题以及各种语文知识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并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让学生在知识的互通有无与观念的取长补短中,逐渐形成扎实的思辨与表达能力,形成坚实的语文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荐枫.创设思辨性读写情境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统编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解读与建议[J].湖南教育(B版),2020(6):33-36.

[2]李沐书.高中生思辨性表达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

[3]程霄玮.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表达能力高中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