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音乐在小儿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5-27 14:03丁志三朱平韦红
河北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疼痛感炎性切口

丁志三 朱平 韦红

目前,临床常见的小儿手术种类有阑尾炎切除术、腹股沟疝切除术等。由于年龄较小,小儿对麻醉、手术、疼痛的耐受性均较差,围术期疼痛感严重,严重影响康复[1]。研究证实,术后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会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释放,增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故如何减轻小儿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对促进机体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音乐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机体疼痛阈值,缓解疼痛感,改善心肌供氧以及血液循环[3,4]。基于此,为进一步探究小儿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个性化音乐的干预效果,本文选定住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手术患者,分组予以不同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住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手术患者,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4~7岁,平均年龄(5.14±0.24)岁;体重12.9~49.6 kg,平均(30.52±5.17)kg;手术类型:阑尾炎切除术24例,腹股沟疝切除术26例;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均为Ⅰ级。参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19±0.21)岁;体重13.2~50.1 kg,平均(30.96±5.11)kg;手术类型:阑尾炎切除术25例,腹股沟疝切除术25例;ASA分级:均为Ⅰ级。2组性别比、手术类型、年龄、ASA分级、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年龄≤12岁;均满足麻醉、手术指征;病历资料完整、齐全;意识清醒、对答切题;家属均知情,已同意参与此项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衰竭者;中途从此项研究退出者;合并遗传性、先天性疾病者;合并严重营养不良者;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存在认知、心理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采纳常规护理:护士加强对患儿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监测,督促其完善术前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生化检查等,遵医嘱予以抗炎等对症处理,保证病房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温度控制在23~25℃,湿度控制在55%~60%,饮食以易消化、高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禁食刺激、辛辣、冰冷、油腻的食物,少吃豆浆、牛奶等容易产气的食物,期间护士加强病房巡视,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对症处理。

1.3.2 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纳个性化音乐干预:①背景音乐+影像:选择可视音乐,将美妙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动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儿童喜欢的动画片插曲、音乐故事、儿歌等,音乐强度控制在45~60 dB,贯穿于围术期输液治疗的始终。②个性音乐:对于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患儿,护理人员为其提供10条左右歌曲,也可以是自然界的鸟鸣叫声,供其哼唱、聆听、选择等,音乐强度控制在25~45 dB,根据患儿的个体反应,及时更换曲目,音乐播放期间尽量控制环境的噪音,避免环境杂音加重患儿心理负性情绪。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组护理效果均在护理3 d 后评价,观察指标包括:(1)Wong-Baker评分:无痛计0分,有一定疼痛计2分,轻度疼痛计4分,明显疼痛计6分,严重疼痛计8分,剧烈疼痛计10分,疼痛程度、分值呈正相关性[5]。量表Cronbach’s α是0.857,信效度良好。(2)血清炎性因子:抽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以5 cm离心半径、3 000 r/min离心速率离心处理10 min,分离血清,置于-20℃环境,以ELISA法检测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所有的血液样品必须在采集后的2 h内完成检测。(3)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敷料撕脱、切口感染、切口渗血发生率。(4)家属满意度:主管护士向患儿家属发放医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Cronbach’s α是0.846,信效度良好。总分100分,>80分非常满意,60~80分是本满意,<60分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50×100%。

2 结果

2.1 2组Wong-Baker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Wong-Bak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Wong-Baker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Wong-Baker评分比较 n=50,分,

2.2 2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护理前2组血清TNF-α、IL-6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因子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切口渗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参照组敷料撕脱2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渗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50,例(%)

2.4 2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28例,不满意2例,家属满意度为96.00%,参照组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10例,家属满意度为80.00%(P<0.05)。见表4。

表4 2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n=50,例(%)

3 讨论

手术虽然是目前临床治疗诸多儿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治疗给患儿带来的强烈心理刺激、生理创伤是导致患儿出现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原因[6,7]。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身体各项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清楚、准确的表达自身不适,就诊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例如恐惧、紧张等,对疼痛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家属的依赖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不利于机体康复[8,9]。近年来,临床有研究证实:疼痛的发生于中枢、外周神经系统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有关,持续性的疼痛感,会促进TNF-α、IL-6等炎性介质释放[10]。由此可知,术后科学、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抑制炎性介质释放,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常规具有局限性、盲目性、单一性,护士将重点放在疾病观察、治疗方面,并未采取针对性的疼痛干预,不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整体干预效果不尽如人意[11]。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逐渐深入临床,与此同时,临床护理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个性化音乐干预作为一种多元化的护理干预手段,在多个国家应用、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13]。临床有研究显示:音乐干预可减轻对患者内分泌、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影响,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抑制皮质醇等应激物质释放[14]。本研究对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展开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Wong-Baker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表明个性化音乐干预在减轻小儿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方面效果显著。分析如下: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对外界陌生环境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均较差,容易出现哭闹,降低机体疼痛阈值。个性化音乐干预为患儿提供其喜爱、熟悉的音乐,让患儿产生一种亲切感,缓解由于疾病本身、手术创伤、陌生治疗环境而引发的恐惧心理,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维持情绪稳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对疼痛症状的耐受能力,有效缓解了术后疼痛感[15]。

有研究显示,疼痛症状会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导致异常性疼痛或痛觉过敏[16]。由此可知,对于手术患者而言,疼痛症状与炎性反应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良好的镇痛护理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血清TNF-α、IL-6因子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参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个性化音乐干预对小儿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释放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分析如下:音乐作为一种人类共同的语言,也是一种交流形式,可帮助患者远离焦虑、疼痛等不良刺激[17,18]。个性化音乐干预分散了患儿住院期间的注意力,转移其对疼痛的关注,减少躁动、哭闹等肢体不配合行为,刺激脑垂体释放啡肽,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减轻疼痛感,抑制TNF-α、IL-6等炎性介质释放,减轻炎性反应,对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个性化音乐干预有助于构建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小儿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进行个性化音乐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及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猜你喜欢
疼痛感炎性切口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