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玲,苏院珍,张斯齐,伍雅娟,刘浩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工业事故、交通事故等导致的骨折发生率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多发性骨折占有较大的比例。多发性骨折是指单一致伤因素造成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骨折,其中至少有1处危及生命[1]。多发性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病人出现躯体移动障碍、疼痛、大失血等,伤后并发症多,若护理不当将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糖尿病病人常因肢体远端血流灌注不良,周围神经病变,一旦肢体皮肤损伤极易导致损伤伤口难以愈合或迁延不愈[3],加重病人全身感染,甚至导致死亡。多发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损伤糖尿病病人的护理难度大,针对此类疾病护理,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见。我科于2021年8月6日收治了1例多发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腰背部、臀部皮肤损伤总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0%,经过规范、精准的分阶段护理,病人康复良好,于2021年8月27日转康复科继续治疗。现报告如下。
病人,男,55岁,已婚,务农,身高168 cm,体重70 kg,2021年8月6日因车祸致全身多处骨折、皮肤损伤5 h急诊入院,入院时病人意识清楚,呈痛苦面容,体温37.1 ℃,脉搏117/min,呼吸20/min,血压108/75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95%,随机血糖10.8 mmol/L。病人腰背部、臀部及会阴部可见多处创面,其中左背部皮肤损伤面积约18 cm×10 cm,臀部及会阴部皮肤损伤面积约37 cm×29 cm,创面表皮脱落,基底苍白,有淡黄色渗液,左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因疼痛拒查,病人既往有糖尿病,规律服药。入院诊断:左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左股骨大转子骨折;蛛网膜下隙出血;左侧颞叶脑挫伤伴血肿;右颧弓骨折双侧蝶窦积液;右侧第2肋骨到第6肋骨骨折;左侧第3肋、第4肋骨骨折;糖尿病。8月10日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ICU),8月13日转回病房,下肢深静脉彩超示双侧小腿局部肌间静脉血栓形成,CT示蛛网膜下隙出血较前减少,左侧颞叶脑挫伤并血肿较前吸收,继续予以吸氧、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创面处理、血糖控制、抗血栓等治疗,经过21 d的精心护理,病人腰背部大面积皮肤损伤已愈合,一般情况好,无不适主诉。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90°,髋关节活动度60°。病人手术及皮肤护理效果满意,好转出院。各类护理评估评分见表1,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2。
表1 各类护理评估表评分
表2 实验室检查结果
2.1 皮肤创面护理 根据《伤口护理学》[4]伤口愈合时间分类,该病人的皮肤损伤属于急性伤口,邀请伤口造口中心会诊,并定期进行伤口创面的评估,参照Falanga[5]提出的伤口分类原则及“坏死组织、感染和炎性反应、伤口湿度、边缘生长(tissuenonviable,infection/inflammation,moisture,edge,TIME)” 伤口管理原则及在伤口床准备中的应用[6],进行创面分期护理。
2.1.1 炎症期(第一阶段) 入院时评估病人背部及左侧臀部伤口基底苍白,有淡黄色渗液,此期主要护理目标是控制感染。入院后24 h内予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采用物理清创[7]结合红外线光照治疗方案[8]。具体流程:①选用0.9%氯化钠+络合碘以1∶1比例稀释后清洁消毒创面,待干后局部涂美宝湿润烧伤膏,选用2层敷料局部覆盖,第1层使用银离子敷料抗感染,外层选用烧伤棉垫并用胸带固定,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渗液情况,外层敷料有渗液予每天换药1次。②病人伤口渗液较多,红外线光照治疗可有效减少伤口细菌负载,选择红外线局部照射,照射距离为40~50 cm,每次照射时间为20~30 min。连续换药3 d后查看病人背部、腰部及右侧臀部创面基底部红润,渗液较前明显减少,呈湿润状态,左侧大腿根部及会阴部还有部分坏死组织未脱落,仍处于炎症阶段,予创面消毒后继续局部涂美宝湿润烧伤膏,覆盖银离子敷料,2021年8月10日病人术后转入ICU,继续予以上述换药处理。病人皮肤损伤面积大,为减少环境所致的污染,病房予以空气消毒机定期消毒,室内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调节室温18~22 ℃,湿度50%~60%。经过第一阶段处理,病人伤口渗液量由前期的大量渗液减少为中量。
2.1.2 增生期(第二阶段) 2021年8月14日,查看病人背部及左侧臀部伤口创面渗液较前明显减少,可见新生肉芽组织,触之出血,面积分别减小约为5 cm×4 cm和9 cm×6 cm,此期的护理重点是修复损伤伤口,促进纤维增生和再上皮化。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创伤愈合受多种肽类生长因子调控,金因肽是采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高纯度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多肽类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鳞状上皮、血管内皮等多种细胞生长和调节蛋白合成的作用[9]。针对病人伤口情况,此阶段采用金因肽外用联合红光照射治疗[10]。具体流程:①予拆除敷料后暴露创面,局部喷金因肽待干,每日4~6次;②红光照射每天2次,每次15~20 min。经过第二阶段处理,病人伤口创面已无渗液,可见新生的肉芽组织。
2.1.3 成熟期(第三阶段) 此阶段的护理目标是完成组织重塑和恢复皮肤完整性。为维持伤口湿润度平衡,予赛肤润局部涂抹以滋润保护创面周围皮肤,定期翻身,减少局部摩擦。经过第三阶段处理后2021年8月20日查看病人局部皮肤损伤处已结痂,待痂皮自行脱落。
2.2 疼痛护理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11]进行不同阶段的疼痛评估,多发伤病人有效镇痛可以减轻术后应激反应,调节炎症状态,针对该病人病情,采用预镇痛模式[12]早期进行疼痛干预。①入院时病人诉胸肋部、左下肢疼痛难忍,呈急性痛苦面容,采用VAS面部表情评分表评估疼痛为7分,予以0.9%氯化钠48 mL+地佐辛10 mg以6.2 mL/h持续静脉泵入,病人用药后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降至3分,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面色等情况。病人疼痛评分为2分后根据情况予暂停止痛药物的泵入。②术后疼痛采用镇痛泵自控给药联合中医耳穴贴压[13]进行疼痛干预,自控镇痛泵使用时间为术后48 h内,耳穴贴压请中医科会诊后选耳部皮质、神门、交感等穴位采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贴压,指压法每天4次,每次3 min,术前1 d开始至术后7 d,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负责操作。病人术后6 h、24 h、48 h VAS疼痛评分为2分。协助病人取功能位以减轻疼痛,由于病人入院时有蛛网膜下隙出血并肋骨骨折,根据《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推荐意见,为控制颅内压增高,增加静脉回流来降低颅内压,协助病人头部抬高 20°~30°[14],双下肢使用体位垫,抬高15~20 cm,髋关节外展中立位,两腿分开45°,避免会阴部皮肤受到挤压或摩擦,侧卧时,两腿之间夹软枕,保持功能位。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创伤性骨折健康知识的宣教,采用轻音乐疗法、看视频、聊天等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2.3 营养支持 糖尿病病人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往往出现营养障碍、组织修复及抵抗力降低[15],充分的营养支持可以满足该病人机体供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机体的免疫和抗感染能力。
针对该病人病情分阶段进行血糖控制。①第一阶段:入院至术前。邀请营养科会诊,根据糖尿病病人营养代谢需求和静息代谢率、食物等值交换表[16],计算该病人每日需要的能量约为1 600~1 910 kJ,3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330~635 kJ。结合病人的饮食习惯制订饮食处方,见表3。责任护士负责监督病人饮食,并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②第二阶段:术后至出院。此期控制血糖以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第一阶段饮食基础上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节。病人住院期间空腹血糖控制在6.3~9.3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2~10.7 mmol/L。
表3 饮食处方
2.4 心理护理 急性创伤不仅给幸存者带来躯体的伤害,同时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状态[17]。为了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心理护理不可忽视:①责任护士加强与病人沟通,每天沟通时间至少30 min,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建立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用积极情绪影响病人,缓解其焦虑、恐惧的心理。②在进行任何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保护病人的隐私,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③指导家属陪伴,满足病人情感的需要,动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讲解成功的病例,增加病人的信心。
3.1 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18]。病人入院当天双下肢静脉彩超示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予物理预防:①术前嘱病人每天饮水2 500 mL左右,患肢予以4~6 h按摩30 min,健肢予以自主运动;②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注射;③气压治疗每天2次,每次20 min;④指导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腘绳肌收缩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观察患肢有无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以及肢体活动情况。予定期复查双下肢B超,2021年8月11日ICU双下肢B超示左侧腘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间静脉血栓形成,请介入血管科会诊,病人无出血倾向,予那曲肝素钙(每支0.4 mL),每隔12 h皮下注射1次,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予暂停患肢按摩。8月25日双下肢静脉B超示双下肢静脉血流通畅,予继续药物预防。
3.2 肺部感染 病人合并有肋骨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但肋骨骨折保守治疗期间病人胸部疼痛较为明显,往往不敢用力呼吸,导致病人出现肺功能下降[19],早期进行呼吸训练,对改善病人肺活量有重要意义。具体措施有:①开窗通风,每次30 min,使病房空气流通;②抬高床头15°~30°,保持口腔清洁,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发放呼吸训练器,1 min吹气或吸气8~10次,每次10~15 min,每天3次;③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2.5 mL+特布他林0.5 mg氧气雾化吸入,每天2次;④给予病人行胸带固定后翻身、叩背,力量的强弱及频率以病人能承受为宜。
3.3 压力性损伤 该病人多发骨折,卧床时间长,体位受限,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高,考虑病人存在颅脑损伤。为避免频繁或不当翻身加重病人颅脑损伤病情[20],针对病人病情予以下措施预防病人压力性损伤:①选用凝胶海绵垫,其由高弹性硅胶海绵组成,为静态减压垫,具有良好的弹性,可有效分散病人体表压力,海绵中多孔结构有利于皮肤表面水分蒸发,避免皮肤过度潮湿,延长翻身间隔时间,降低翻身频率。将传统护理中每隔2 h翻身1次延长为每隔4 h 翻身1次,减少体位变换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与剪切力作用,避免频繁翻身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伤。②每班做好皮肤交接,特别是骨隆突处及烫伤创面的交接。③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发现污染时及时予以更换。④增加病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
该多发骨折并大面积皮肤损伤2型糖尿病病人,在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实施分阶段的个性化的皮肤及饮食护理措施,通过全面评估及并发症处理和预防。病人伤后12 d腰部、臀部、会阴部及背部皮肤全部愈合。在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下病人恢复良好,病人及家属予以高度的肯定及赞扬,如期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