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进生是指品性或者学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生,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有效转化后进生直接影响班级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在开展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正确认识后进生问题;重视赏识教育,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关注并且包容后进生,逐渐改变后进生;重视家校之间的合作,促进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效开展。本文笔者结合自身长期一线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后进生转化;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6-017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57
无论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后进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牵扯班主任精力最大的就是后进生问题。他们往往行为表现不佳、经常犯错、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偏差、进步比较缓慢。对于这些学生班主任往往会感到头疼,因为他们不仅影响班级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一定程度上甚至还会影响班级的稳定。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要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体到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就是既要重视学生的成才更要重视学生的成人,坚持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开展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后进生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暂时落后,但是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班主任不能全盘否定后进生的问题。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班主任要理性对待后进生的问题,要认真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掌握他们心理上的矛盾,在这个基础上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初中后进生问题的成因
笔者通过调查和了解发现绝大部分后进生问题都是在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具体来看,初中阶段后进生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学生个人因素
初中阶段后进生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不肯吃苦、拈轻怕重,到了初中阶段基本上也没有很大改变,所以在学习和班级生活中问题依然比较多。第二类学生是对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缺乏心理准备。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都会增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个人意志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部分学生依然存在依赖心理,不能较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开学之初就难以适应,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部分学生也没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久而久之导致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最后失去学习的信心,逐渐沦为后进生。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恰当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但是目前大部分家庭教育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重视,要么因为工作忙缺乏关注和教育孩子的时间,要么认为自己教育不专业而完全把孩子的教育工作推给学校和教师,导致学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却得不到关注;其次,对孩子过分溺爱,随着家庭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很多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中长大,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和纵容,甚至还会袒护孩子的缺点,这也会造成孩子个性发展出现缺陷;再次,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很多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就是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特长学习等,在教育方法上基本以物质奖励为主,但是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却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及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最后,就是特殊家庭的学生,其中父母离异、家庭重組或者从小就与老人一起生活的学生的问题尤其明显,这些学生因为家庭的变化或者家庭的特殊性,不能像正常家庭那样感受父母的关爱,在情感寄托上出现问题,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他们性格孤僻、冷漠,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思进取,进而沦落为后进生。
(三)社会因素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约束或者管理,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和生活。但是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好奇心却很强,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特别是不良信息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很多初中生早早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但是他们难以做到合理使用手机并且辨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所以有些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的注意力分散。有些学生交友不慎,是非分辨能力不高,不自觉地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导致自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逐渐沦为“问题学生”。
(四)学校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更关注学生的成绩,把学科教学放在首位,却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教育工作。有些班主任偏爱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导致后进生越来越失去信心。其次,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也是产生后进生的重要原因,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不分场合的随意批评学生、不留情面的肆意挖苦学生、动辄把学生撵出教室不准听课、状告学生家长等。以上种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师生对立,把在后进边缘徘徊的学生直接“逼”进了后进生的行列。
二、初中阶段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初中阶段学生自身的成长来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能够见到彩虹”,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成长和磨炼,合理利用能够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契机。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后进生的问题,并且从教育管理的规律出发,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力争在初中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有所突破。
(一)班主任要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后进生问题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会影响其班级管理行为,因此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初中班主任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班级管理理念,正确对待后进生问题,耐心转化后进生,这是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一般情况下,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他们更希望班级稳定,希望学生不淘气、不出问题、都比较听话,这样才有可能出成绩。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性格各异,家庭状况也不同。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好奇心强、精力充沛,但是分辨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都相对较弱,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如果得不到教师或家长的及时疏导,学生就会逐渐沦为后进生。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切勿焦虑和急躁。
首先,初中班主任要摒弃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要从发展的角度正确看待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与变化;其次,班主任要强化学习意识,定期参加班主任培训,阅读班主任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书籍,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初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规律,“花开有期”,教师只有保持足够的耐心才能等到学生的“花开”之期;最后,教师要保持正常的心态面对学生的问题,不要总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多采用赏识教育方法,降低对于后进生的标准,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寻求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契机,并且还要持之以恒,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
(二)重视赏识教育,增强后进生的信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班主任通过赏识教育不仅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还能有效激发后进生的内在潜能,从而给他们以自信心,激发其主动改变的内驱力。
后进生由于基础差、接受能力差、学习成绩差而普遍抱有自卑感,他们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害怕回答错了會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他们也不敢主动向教师提问,对学习极度缺乏自信心。但是从这些学生内心的需求来说,他们也希望改变现状,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获得教师的关注,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想方设法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利用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实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后进生除了学习成绩较差之外,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交友广泛、讲义气、热情、乐于助人、集体荣誉感强、干活不怕苦不怕累等,只不过后进生身上的这些优点往往容易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忽视。因此教师平时要多观察,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注,要尝试站在赏识的角度看待学生,特别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初中班主任还要善于利用和引导后进生的优点,要给这些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和展示机会,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发挥这些学生自身的优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及时给予他们以肯定和鼓励,帮助这些后进生树立自信心。教师还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引导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够逐渐改变现状、走向成功。
(三)关注、包容、逐渐改变后进生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从初中班主任的角度来说,因为后进生问题会牵扯班主任大量精力和时间,也会影响学校对班级的日常考评,这难免会使班主任对后进生的问题产生焦虑甚至着急,导致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出现极端的情况。但是改变学生需要时间与过程,这是育人的基本规律。所以班主任要关注后进生问题,切勿冷处理或者简单发一顿脾气,尤其不能孤立学生,这样学生的思想压力会更大,很可能引发一些难以处理和解决的极端问题。
具体来说,初中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在班级中给后进生安排一些工作,如每天的卫生检查、考勤或者跑操等班级工作。这样一方面会让学生有事可做,这些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懂得自己的价值,这对培养他们改变自己的信心会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上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先从让他们能够认真上课开始,引导学生尽量尝试着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对于作业的要求要结合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恰当进行安排,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收获,这样他们才会对改变自己充满信心。当然从学生成长的规律来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把工作做细才能够做得更好。
(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后进生转化
家庭教育在新时期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特别是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初中学生在家的时间更多、更长,所以班主任必须动员家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后进生本身问题就较多,家长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在管理和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家校必须保持步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进而促进后进生转化。
首先,学校和家长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如微信、钉钉等就孩子的情况及时进行沟通,这样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针对性才会更强;其次,教师要做好转化家长思想的工作,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提醒家长不要极端,比如特别溺爱孩子或者是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完全放弃孩子的错误思想;最后,还要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做好引导,要提醒家长尊重孩子,尤其不要打骂孩子,物质奖励要适度、适当,管控好孩子的手机,尽量不让孩子接触网络游戏,关注孩子交友,经常和孩子谈心,正确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家校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要达成一致性,共同促进学生转化。
总而言之,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也是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主任要用耐心、爱心和恒心投入其中,发挥教育智慧,坚持不懈努力,一定能够等到学生的“花开”之期。
参考文献:
[1] 詹雪飞.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2] 汪华.班级后进生不良心理析因与矫治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0(21).
[3] 常同起.班级管理中的“后进生”转化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
[4] 袁小静.探究班级管理中对后进生的“怀柔”政策[J].新课程(上),2019(5).
[5] 罗元丽.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有关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J].人文之友,2018(5).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闫勤奋(1976.9— ),女,汉族,甘肃张掖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及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