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龙 孙红霞
摘 要:新时代探究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设计以及分析挖掘其在当下中国情境中的现实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文章首先基于当下时代背景及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要求,深入探析新时代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的时代意义及现实价值;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一线教学实践,提出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學思路设计及内容构成,其内涵包括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确立“五维一体”教学目标、以“新理念+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案以及建立课程思政绩效双元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市场营销学知识体系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情境,构建新时代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的现实路径,即坚持新时代思想引领、具备中国情境指向以及融合国际视角发展,以期为新时代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教学参考和思路借鉴。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中国情境
中图分类号:C9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16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对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为国育人”的基本遵循。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专业教育课程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2]因此,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究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及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市场营销学是高校经管类学生的核心必修专业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架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向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市场营销学课程亟须从一线教学实践和中国情境视角下探讨其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及现实路径构成。本文将从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的现实背景和重要意义出发,基于一线教学实践提出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设计,并深入探讨我国经济社会情境下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现实路径和根本指向,为新时代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教学参考和思路借鉴。
一、新时代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背景及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育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做好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市场营销学作为本科生专业教育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发挥“职业素养、掌握知识、市场调查、营销思维”的功能定位,其授课对象为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开课专业和受众学生均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因此,为实现“立德树人、为国育人”的人才培养宗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3],积极推进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其理论性、实践性和前沿性尤为鲜明和突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展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商品流通均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新时代需要高质量的育人理论和方法,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为国育人的教育宗旨,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实践以及践行教书育人理念。因此,从课程性质、功能视角以及新时代背景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涉及基本概念和概况,营销环境分析,组织市场和消费者市场分析,营销调研与预测,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竞争动态分析,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和品牌策略以及营销的计划、组织、控制和新领域新趋势[4]。因此,探索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和实施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从课程团队、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课程思政特色和示范等方面深入探索具有现实必要性。
二、新时代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设计:基于一线课程教学实践
基于新时代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背景,结合苏州科技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一线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目标指引下,归纳提出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与设计,主要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成果内容:
(一)组建立场坚定、特色鲜明的学习型教学团队
主讲教师深刻理解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内涵,积极主动参加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培训会议;通过“自主+集中”相结合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理论与思想水平,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家国情怀强烈;时刻保持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为师状态,在课程教学中结合新时代中国情境合规律合目的性融入真善美核心要素。
团队成员均为中共党员且为双一流高校博士,成员的学历教育涉及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专业背景,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成员具备较好的课程思政意识和高水平专业能力;成员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效果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建立“轮流主持+双周制度”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机制,积极协同探索思政建设的整体路径和实现机制。
(二)确立“五维一体”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专业教育必修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承担“职业素养、掌握知识、市场调查、营销思维”的目标定位,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等性质和特点,授课对象为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基于课程定位、性质和授课对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应具有五个目标:一是塑造新时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导向;二是建立营销者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的家国情怀;三是筑牢营销者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的职业规范;四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营销理念,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的服务场景;五是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创思维,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的根本所在。五个维度目标有机协同建设,促进新时代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全面实现。324E6EBE-7361-4F1F-9753-56761C0697B4
(三)以“新思想理念+新技术方法”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经典理论+中国情境”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依托中国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案整体设计。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出发,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归纳与演绎方法)、研究性(专题研讨与实证探究)、案例式(中国案例与他山之鉴)、PBL(情景模拟与参与嵌入)等教学方法[5-6],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树立新时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推动课程思政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慕课平台、虚拟仿真、在线互动等途径创新思政元素展现形式,增强课程思政的覆盖性以及使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将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教学过程考核和结课考核所涵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中,重点评价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知识转化与内化的质量和效果。
(四)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双重评价方法
从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双重视角,系统探究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师风师德、教学内容、课堂互动、考核方式和学习满意度等维度,同行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维度,分别形成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方法。最终,通过不断创新设计—实践—再设计的过程,形成若干具有高质量、一定辐射性和推广价值的课程思政教学与研究成果。
三、新时代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现实路径构建:面向我国经济社会情境
教育部《纲要》中明确指出,管理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做好市场营销学课程知识与思政理论有机结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及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等思想内涵和国家战略融会贯穿课程知识体系,全面实现市场营销学课程知识体系、教学目标与新时代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要求契合协同。
(一)新时代新思想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根本引领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思政建设关键之一是要有鲜明、正确的新时代思想和理论作为根本引领和行动指南。该课程教学核心知识点是市场STP战略和营销4P策略——包括目标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战略,市场的产品策略、市场定价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等,这些构成了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需向学生阐释新时代企业应如何采取科学战略、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坚持什么样的定价导向、分销和促销中坚持什么样的指导原则,这些战略与策略的制定是新时代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基本出发点,不仅决定了企业市场盈利能力,更尤其体现了中国企业本色及高质量市场责任作为。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旨意具有“中国新时代”和“世界新时代”的广阔指向,明确指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积极向学生讲授企业市场战略选择以及产品营销策略应以人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科学合理的定价、分销和促销解决市场需求中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促进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均衡高质量发展,体现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更要展现新时代中国企业的大国行为和全球责任担当。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境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现实指向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需要在一定的制度规约和路径下开展,了解经济制度和国家导向是教学的重要实践前提。在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中,特别是营销环境分析及营销计划、组织和控制讲授中积极向学生阐释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以及当下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战略内涵,使学生在新时代扎根中国土壤,放眼全球来深刻理解和把握该营销知识的应有视角和重要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其关键之一且亟须关切的内容为我国不断完善市场制度和创新要素资源配置,“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發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这些经济制度安排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基于改革开放视角而开展营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在相关知识点设置及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对国家市场方针政策分析,明确新时代企业积极开展市场营销需关注的时代背景和基本遵循,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市场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更科学合理地展开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
(三)“一带一路”及全球理念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宽域视角
市场营销学为广义、一般性营销知识体系,国内营销与国际营销为应有之内涵,立足中国大地需进一步讲述更宽视域营销方案与营销创新作为。企业只有在对市场营销中的本土环境进行关注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更加创新地把握国际环境,实现国内与国际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双循环和相互促进格局的形成。
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企业扩大营销活动提供了外部动力,同时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使得企业开展国内、国际营销活动更加明确了目标市场及战略选择,这些内容结合讲述将使学生深刻理解企业创新制定营销战略和开展营销策略的视角及方案的现实依据。
如“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如“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围绕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以及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策略等,充分融入中国全球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当下“一带一路”现实背景和中国案例,将极大程度上为课程设计与讲述提供鲜活的实践背景和方案。324E6EBE-7361-4F1F-9753-56761C0697B4
四、结语
新时代实现市场营销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为国育人”意义重大。基于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背景和重要意义,实践探讨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设计,包括构建立场坚定和特色鲜明的学习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确立“五维一体”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创新理念+技术方法”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效果双元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阐述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的现实路径和根本遵循。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能够深化教学的内涵深度与质量高度,使学生在学习吸收专业前沿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利于中国特色营销理论的构建与营销活动的全球化开展,对促进新时代立德树人、为国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有益的作用。下一步,关于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示范与推广,首先可面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开展线下课堂推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提升教学成果;其次,尝试依托慕课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展示,增强课程思政覆盖面和传播性;最后注重形成完整性、系统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2020-06-06].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中共中央宣傳部 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19版标准版)[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5-20.
[4] 吴健安,聂元昆. 市场营销学(第六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17-123.
[5] 周晓睿,谢钊锐,邓敏慧. 基于SPOC的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5):25-30.
[6] 洪娟. 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求知导刊,2018(24):122.
(责任编辑:陈华康)324E6EBE-7361-4F1F-9753-56761C0697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