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明
摘 要: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将党史教育融入其中,这也是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究百年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施路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思政课和党的历史之间密切相关,高校应该基于百年党史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党史教育内容,使得党史学习教育能够真正贯彻执行下去,进而使得广大学生能够将正确的党史观以及红色基因真正传承和弘扬下去。基于此,文章研究百年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百年党史;思政课;信念教育;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030-04
一、百年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信念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大学生应该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促使大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大学生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熏陶下,能够坚持良好的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
(二)爱国价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
红色文化具备特殊的性质,是爱国主义文化的一种类型。爱国主义能够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传承,人们通过爱国主义实践,能够感受到个人和民族以及国家利益息息相关,想要实现个人利益,则需要首先确保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通过详细了解百年党史,大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1]。
(三)道德价值:有利于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
百年党史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其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大学生从革命先辈的光辉历史中树立勇于拼搏、敢于奋进的思想,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浴血奋战,从而形成了浓厚的党史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党史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应积极将党史文化弘扬和传承下去,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明辨是非,传承红色经典。
(四)榜样价值:有利于给予大学生榜样示范作用
革命先辈身上拥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于奋斗的决心,让一个个伟大的光辉事迹流传至今,其精神也是党史文化中比較重要的内容,能够体现出榜样的力量。换句话来说,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是当时文化的重要价值所在,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2]。积极宣传革命先辈的伟大事迹,能使大学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传承下去,从而在生活中积极创新,敢于拼搏,寻求真理。
二、百年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信念教育实施标准
在高校师生教育中融入党史教育内容,能够使得大学生对百年党史形成全面了解,进而更好地将其融入学习生活中;能够强化高校党史教育需要,全面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使师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党性基本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需要树立大局思想,拥有责任意识,就行动、言论以及思想方面和党中央形成一致思想,从而使得党的威严性能够得到保障。
(二)科学性标准
对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在开展党史教育工作时,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研究历史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辩证看待党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取得的胜利进行汇总,吸取其中优秀的经验,进而使得党和国家的相关理论更加坚实,为其做好铺垫。
(三)思想性标准
在党史课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熏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非单纯给学生讲授知识点。为了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党史内容,需要将学术民主精神弘扬和传承下去,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在研究党史时能够保持辩证的思想,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展开探索活动[3]。思政课上,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指导时,应该引导学生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党史问题进行慎重思考,鼓励学生敢于探究、勇于探索,将自身的学术成果充分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学习精神。
(四)史论契合标准
就高校党史教育来说,应该把握好几个重点要素,即史观、史论、史法、史实以及史料。教育者应该认真总结历史,明确规定所使用的素材,采用的史料应该保证真实性,力求还原历史原貌,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历史。
三、百年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信念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思政课党史教育内容
首先,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展现爱国主义精神,运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对党的发展历史进行宣传时,应该将其和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将革命文化精神传承和弘扬下去,充分运用革命文化资源,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树立优良的爱国情怀,践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到有效弥补,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展开。
其次,将党的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积极宣传民族英雄的光辉历史,树立优秀的榜样力量,借助党史人物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工作,使大学生能够向革命先辈努力学习,将他们的伟大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期树立优秀的道德思想,敢于担当、勇于拼搏,成为党和国家的合格接班人。
最后,在党史教育工作中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结合党史文化以及党史理论展开教育工作,进而使得党史文化充满活力。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践行下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用先进的理论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了解党和社会主义的具体发展历史,形成良好的思想。
(二)创新思政课党史教育模式
首先,为将党史课堂教学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高校需要对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中的具体设计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彰显时代主题,使得党史和思政教育知识能够互相融合,基于思政教育课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党史教育内容,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丰富党史教育内容,积极宣传先人的伟大事迹以及模范党员的优秀精神,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方法等,给学生进行知识讲授。
其次,借助党史教育实践活动使得党史教育变得更加灵活。高校应首先对校园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营造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运用校园公众号以及校报等资源积极宣传党史内容,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党史教育专题讲座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节日中展开党史教育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党史学习环境[4]。其次,高校还可利用革命教育基地展开党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例如兼职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等,使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大学生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体会到英雄的爱国情怀,进而提升党史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最后,通过网络媒体对教育平台进行升级,强化党史宣传教育。当前,大学生正处于网络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和过去获取信息的途径相比,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是新媒体。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党史宣传教育中网络所发挥的作用,打造党史网站,强化网络管理,有效利用党史资源的共享性,促进党史资源共享,推进“互联网+党史”学习模式,通过党史线上课程、红色论坛、线上展览馆以及党史专题网站等多种互联网平台,全面推进网络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机融合,积极传播红色文化、红色精神。
(三)建设思政课党史课程结构
首先,丰富党史课程,凸显党史教育。在思政课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把党史教育课程引入高校公共政治理论中,强化思政课和党史教育的有机结合,重点围绕党史教育开展教学,适量增加党史国史课程,对党史进行细致梳理,认真总结党史内容,强化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全面建设效果更好、条理更清晰的教学框架,促进学生党史知识涵养的进一步提高,进而有效推动党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其次,强化党史研究及党史学科建设。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党史教育的关键性及其发展所需,从学科建设这一角度出发,打造极具特色的党史教育体系,立足党史,构建涵盖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的全新学科,有效破解学科构建顶层设计及党史学科定位等问题,并在教学体系中重点突出这一学科,促进高校和师生的重点关注,强化党史教育核心地位[5]。
最后,以经典著作为抓手,加强党史教育。一是出版方应高度重视党史相关著作的出版发行,开展党史专题研究,对现存党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确保其出版发行的党史著作内容的权威性、标准性及专业性。二是积极倡导大学生加强对党史相关著作及历代国家领袖经典著作的阅读。高校可以成立党史研究会及党史兴趣班等,通过党史经典著作的分享,积极发掘党史中的经典事例,全面提高党史文化的感染力及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将党史同当前国内外形势相结合,全面认知党史,增强党史学习的浓厚氛围。
(四)构建思政课党史教育机制
首先,强化高校党史教育组织领导。高校党委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负有组织领导责任,应当全面落实党史教育这一职责,强化顶层设计,引进党史学习教育,充分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开展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构建长效完善的党史学习教育体制机制。将党史和师生的工作、学习以及科研有机结合,以党史武装头脑,促进党史和课堂、教材的有机结合,全面发挥高校党委的引领作用。
其次,建立完善的高校党史教育管理机制。新时代,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机融合,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学习及教育制度。高校应当从党史教育实际出发,围绕本课程的学时、学分和考核等因素建立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在学生考核测评机制中增加党史学习教育考核,对该课程的教育制度进行完善,提高师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6]。
最后,全力支持高校思政教育和党史教育的有机融合。政府部门应当提升对高校党史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全方位的支持力度,有效利用地方教材撰写、课题研究、经费拨付等方式,加大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投入,积极号召社会各方大力支持、关注党史教育,以便使高校学生更好接受党史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高校应当充分抓住全党全社会大力支持党史教育这一契机,确保高校党史教育的全面进行,使得党史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展开。
(五)培养思政课党史教育队伍
首先,积极吸纳党史学科专业人才,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高校在聘用思政教师时应在全國范围内吸纳党史专业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方面的硕士和博士,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中“中共党史”专业人才的占比,提升当前思政教师队伍综合水平;全面提高党史专业人才的政治素养及学科水平,大力培育更多高水平的党史专业人才,充实党史教育后备人才库,防止党史教育队伍人才匮乏。
其次,强化思政教师培训,提高现有思政教师综合水平。高校应当全面强化师资力量,打牢师资队伍基础,全方位密切关注思政教师发展,提供丰富的学生学习平台,立足学校党史教育发展实际,大力开展各项培训、教育活动,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号召教师深入学习党史专业课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党史教学等研讨活动,从而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分享教育经验,着力培育出一支真学党史、真懂党史、真信党史、真用党史的高质量党史教学队伍。
最后,教师应全面提升自身党史素养,提升教学水平。党史教师应自觉、主动强化自身学习,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大力提高自身党史素养;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及成长所需,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深入发掘党史素材,将党史教育和学生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全面地认识党史,全面提升党史教育成果的有效性和生动性,促使党史教育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7]。
四、结语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产物,百年党史中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智慧成果,是一个极为珍贵的资源宝库,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教书育人,使得大学生能够积极投入思政教育活动中,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高校应在革命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合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促使大学生体会到伟大的革命精神,感受到英雄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增强党史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此外,将高校思政课和百年党史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夯实对中国共产党高度认同的理论基础,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人民情怀、英雄情怀、爱国情怀,积极争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郭碧霞. 党史教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J]. 继续教育研究,2022(01):88-91.
[2] 张玉梅,李炫欣. 新时代红色文化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12):107-109.
[3] 向鹏,肖婷,姜礼华,等. 课程思政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探索——以“神奇的新材料”课程为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S1):107-111.
[4] 魏俊桃. 加强高职学生党史教育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4(03):57-60+32.
[5] 李沙沙,陈桂芝. 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论略[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9):5-8.
[6] 张明悦. 强化思政课教学中的中共党史教育[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9):7-9.
[7] 杨博宁.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9):10-12.
(荐稿人:谢梅玲,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