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安全观的三重阐述视角

2022-05-27 03:22刘凌峰于玥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马克思全球化

刘凌峰 于玥

摘  要:文化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其地位愈发不可忽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许多关于文化安全观的真知灼见。马克思构建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的文化安全观,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科学方法贯穿其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以及扩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无产阶级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挑战。马克思文化安全观的三重解读,对当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安全;马克思;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01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系统提出包含文化安全在内的十一种安全,并强调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1]。“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文化安全所想达到的最高境界。但是,学术界在文化安全领域的研究更侧重于对当下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进行被动应对,并提出解决策略,对马克思文化安全观的基础研究较少,在学理上缺少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不断从先人理论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地指导我们的文化安全实践,是顺应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焕发新意现实需要。

一、从文化特征的角度阐释了文化的发展规律

世间万事万物皆在各自的规律中运行,文化也不例外。文化在其特殊的规律下诞生并发展,违背文化规律势必有损文化发展,不利于文化安全,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不胜枚举。马克思从文化特征的角度出发对文化规律进行了阐释,表明文化发展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律。

首先,經济基础是制约文化的根本条件。马克思根据“从人间升到天国”[2]这个逻辑找到了文化的本源和发展的基础。他认为,经济发展为文化安全提供物质基础,文化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越发灿烂,经济基础之于文化是有元建构的意义,解决文化安全问题的归宿还要向经济基础索取答案。一方面,经济的进步催生出更加先进的文化,避免文化腐朽变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创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而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就是先进的生产力。马克思的东方道路理论中指出,自给自足的公社经济是东方专制政治的基础,这使人的思想禁锢在深深的迷信牢笼中,异化为迷信驯服的工具,永远无法拥有历史首创的精神。另一方面,经济为文化安全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发达也会促进文化的昌盛。对外来说,西方近代以来经济始终居于世界前列,无论是由于慕强心理抑或是拜金主义,西方的文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对内来说,回顾中国历史,近代中国文化之所以汉唐盛况,根源于在轰轰烈烈的近代工业革命浪潮中落后于人,而许多人从文化层面寻找原因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而已。抚今追昔,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应持续稳定提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多的人应坚定文化自信,坚定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其次,文化发展有继承性。马克思承认经济基础决定文化发展,但同时也认为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新旧文化更迭的历史链条中,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一方面,文化发展要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创造,而是在过去的、既定的条件下创造[3]。即使是一些传统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亦可以从中汲取有利于现阶段文化发展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毫无继承的文化创新会对文化安全产生严重危害。一种文明能够世代相传,始终存在并得以延续,其中必然有稳定的要素和符号,如果用历史虚无主义来对待传统文化,那么新的文化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会使文化安全如坠深渊。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前苏联的前车之鉴让我们不得不警惕传统文化断层的危险。

最后,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指文化不是唯一的、静止的,而是多元的、发展的。社会物质生活在时空上的无限性和人们多种多样的需求,决定了文化生活不可能只有一种形式。马克思高度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并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其一,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现象。在普遍联系的原理下,在考察精神活动时首先在我们面前展示出来的就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联结的画面,这种画面也正是文化多样性的真实写照。马克思认为大自然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那么文化作为最丰富的东西必然不能是单一形式的。其二,文化领域应当百花齐放,反对文化专制。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普鲁士政府文化专制的错误之处,最为丰富的文化领域却最终沦为个人的关系和标准,只有上位者的利益关系和个人喜好,并将其扭曲成理所当然的“客观标准”,真正的发展规律却被抛于脑后,检察官时而“根据形式去判断倾向,时而又根据倾向去判断形式”[2]。这种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行为,产生的只会是羊质虎皮的东西,反而妨碍了文化的健康发展,得不到真正的文化安全。其三,反对文化上为了追求纯粹而闭关自守。对明清后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马克思评价为“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5],这种封闭的状态也使中国文化失去了同其他文化交流的机会,不能吸纳营养物质为己所用,更添了妄自尊大的腐朽气息,注定不是真正的文化安全之路,在不断更迭的时代必将走向灭亡。探寻文化安全之道,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万不可取,追求单一纯粹的文化是对马克思所阐述的文化多样性规律的误解和违背,如同一潭死水的文化只能走向消亡。清朝的文化策略即是如此,在文化交流上更是自诩天朝上国,采取锁国的文化专制政策,这种噤若寒蝉的“繁荣稳定大局”扼杀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增强了内在的腐朽性,没有实现预想中的文化安全,反而对日后文化自信的树立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从阶级立场的角度解释了文化安全的政治意蕴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分析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根据阶级分析的方法,马克思将文化安全问题置于政治之中,阐述文化安全具有不可磨灭的政治氤氲,从政治角度解读文化安全也是马克思的独到之处。马克思看到文化背后的阶级立场问题,维护文化安全实质就等同于维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而阐述资产阶级维护文化安全的政治本质,准确地指出无产阶级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71294D50-866C-4743-84D2-DDE81033B581

首先,文化安全实质上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安全。“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阶级斗争不单单表现在政治领域,还包含其附加形式——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只有当阶级消失时,迥然相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才会冰消雾散。所以,阶级斗争与思想文化斗争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在政治文化、艺术文化、经济文化等各种类型的文化类型中包含不同阶级相应的意识形态,各种意识形态不断冲突、相互诘难都植根于阶级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所处阶级不同,必然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产生属于本阶级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并作为一个文化而继续存在。不同阶级的思想斗争、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争夺、主流文化的巨变等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所以,无论统治阶级是何种阶级,都需要牢牢握紧意识形态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保证被统治阶级思想不偏离。

其次,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维护自身文化安全所采取的手段和策略。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必然存在对立阶级,而统治阶级通常将维护自己统治所需的意识形态进行美化,让这种意识成为一种普世的、合乎理性的价值观念,如印度教中的种姓制度便是告诉低种姓的人忍耐苦修才有可能在来世成为更高种姓,让被统治阶级在无穷无尽的苦难中不仅不反抗,反而理所当然地将希望寄托于来世,最终实现统治阶级的长期统治、社会的相对稳定。马克思通过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资产阶级维护统治所实行的文化安全策略。一是通过有形无形的教育和渗透,使人们心甘情愿走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围城”,成为这座围城的建设者。资产阶级美化的普世价值,是为了麻木人们的思想,以此保证自己的统治合法性,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利益的体现。二是资产阶级通过社会分工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来增强意识形态的控制[6]。资产阶级将其意识形态通过学理层面论证得更加形象具体,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并进行体系化,将各种意识形态按照他们的需求加工成服务其统治的工具。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阶层是资本主义的卫士,以此来磨灭无产阶级的斗争意识。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能罔顾各种矛盾论证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绝对完善的社会发展体系,资本主义政治家也可以用法律和国家掩盖其奴役剥削的本质。无产阶级专政将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斗争的必然结果。

最后,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必须确保自身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马克思曾指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一是无产阶级事业是全人类的革命事业,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根本力量,要实现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少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但是,人民群众的一些错误观念,会不自觉地改变无产阶级的思想构成。如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进入到革命队伍中,必然带来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如果无产阶级为了联合他们的力量而做出让步,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因此,必须保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统治力度。二是要从现实层面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样二者在思想领域的矛盾斗争也愈演愈烈。二者属于不同的阶级,也必然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应在相互较量之中此消彼长,任何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脱离和偏航,都意味着无产阶级力量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加强[7]。为此,马克思强调,共产党人时刻都不能放松对人民教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观念。

三、从全球化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安全面临的风险

全球化深刻影响世界各地文化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中有的文化消融在历史的尘烟中,有的文化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如此一来,世界文化安全的维护和文化和谐共存变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

首先,西方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的实质就是通过意识形态的输出侵略并征服人心,并以此為手段改变国与国之间的地位和关系。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血腥的经济殖民的同时,更看到了暗流涌动的文化霸权倾向。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依托于商品贸易,以低廉的商品价格打开他国国门,迫使面临二选一的境地。如果不想走向灭亡,就要选择屈服于资产阶级的“淫威”之下,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且屈服于强国。文化扩张和经济扩张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经济殖民为文化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道路。在充满血与火的资本主义扩张中,如潮水般的廉价商品无情揭开每个人刻在骨子里的逐利性,裹挟着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其他地区的文化进行渗透甚至同化。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交织愈发密不可分,西方文化渗透的手段也花样百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体育、艺术、游戏、广告、互联网等手段,在悄无声息的“和平手段”掩饰下展开无硝烟的攻击,实现文化霸权。西方文化霸权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西方领导东方的体系,但马克思也说过东方社会可以跨越“卡夫丁大峡谷”,如何防止西方文化同化本国文化,避免成为其附庸,将是维护本国文化安全的重要议题。

其次,文化安全面临全球化的挑战。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张虽然充满血腥和暴力,但是它具有全球主义特性,不断推动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全球性的。这种背景下,人类文化交流碰撞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着,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相互往来不仅带来物质产品的生产更新,精神产品亦是如此。世界文学也应运而生,其含义是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和增多最终整合成文化全球化,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文化安全。其一,导致文化认同程度不足。文化认同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否认同某种文化是其正统文化,这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文化产品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展成为公共产品,都包含着全球化的意义。因此,对于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极大的挑战,不同的价值理念碰撞冲突,自身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原本的思想文化杂糅着其他文化,文化认同感的解构也成了不可避免的现实。所以,许多国家以“文化例外”为文化安全维护的原则,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安全维护,制定许多对本国文化进行特殊维护的手段和政策。其二,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个性和共性的冲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由于联系的日益密切和自然社会科学的发展,民族之间的独立性和片面性日益减弱,共性观念逐渐占据人们的头脑,“世界文学”是前所未有的文化整合现象,文化发展的趋同性产生一种具有普世通约价值的理念,最终形成超越现有、超越民族的世界性文化[8]。然而,由于民族、宗教、地域等原因,世界各国都将自己的文化作为区别于他国的特殊标志,将保存这种特殊性看作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让文化共识形成的趋势变成同质化趋势,这也让民族特性文化的地区和国家会产生抵抗文化共性的意识。因此,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又要摒弃民族虚无主义,努力创造“文化大同”的文化交流局面,保证全球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目前,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马克思以运筹帷幄的大智慧,将文化安全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文化特征角度揭示文化发展规律,指出实践性和阶级性是其文化安全观的特质,并最终从全球化的角度深入阐述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对马克思文化安全观的研究梳理,对当代中国文化安全的塑造与维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安.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安全思想的三重视角[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06):4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张欣欣. 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9:23.

[7] 牛小侠,刘丽红. 意识形态批判向度的转换[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22-24.

[8] 沈洪波. 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陈华康)71294D50-866C-4743-84D2-DDE81033B581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马克思全球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马克思像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