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邱苗苗 衣同晔 杨爱琴 张国富 杜俏俏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不断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进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参与人才引进、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系列文件的发布,对新时期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党支部建设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公立医院内部治理体系的健全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支部的“领头羊”和“带路人”,其领导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和决定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彰显。因此,公立医院需要以提升党支部书记领导力为契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助推和保障医院新时期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调查分析新时期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水平,了解党支部书记履职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苏州S公立医院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36份,回收问卷63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636份。此外,还与部分党支部书记进行了深度访谈,具体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苏州S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发挥作用情况。苏州S公立医院共有职工2987人,其中党员931名,占比37.17%。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其中3个为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主要由学生担任),部分党支部仅设置副书记岗位。共有党(总)支部书记27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24人,任职能部门正副职10人、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16人;党支部副书记22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3人,任职能部门副职4人、临床医技科室副主任2人、护士长4人。
1.信服度较高,是党员的“贴心人”。领导力实质上就是影响力,领导力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影响产生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围绕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团结和统一支部党员思想和行动的过程。问卷调查显示,党员对党支部书记认可度非常高,98.43%的党员信服党支部书记的言行,72.48%的党员表示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会积极寻求党支部书记的帮助。数据侧面反映出党支部书记在党员心中的威信和地位。
2.政治站位显著增强,教育管理党员出成效。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切实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明显增强。问卷数据显示,95.91%的人员对党员身份感到光荣与自豪,93.87%的人员认为党员在工作中能够较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显示出党支部书记切实围绕新时期党建工作总要求,不断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
3.选优配强班子,增强支部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各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加强支委班子建设,不断优化结构,强化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调查中,有93.71%的党员将所在支部班子评价为一个讲政治、讲团结、结构较为合理的集体。
4.坚持标准与创新方式方法,支部组织力明显提升。各党支部书记切实对照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新要求和新标准,定期对党支部工作进行系统检查和梳理,不断细化完善各项基础工作,推动了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在严守标准的前提下,各支部书记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通过“走出去”党建结对共建、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开展组织生活等方式,不断活化基层党建工作。65.41%的党员对支部党建工作总体评价为“很好”,30.35%的党员认为支部党建工作“较好”。
(二)苏州S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自2018年起切实强化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以来,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为夯实新时期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站在新发展阶段、立足新发展格局,影响和制约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领导力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以下问题:
1.时间精力投入受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目前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大部分是由科室主要负责人兼任,这项机制有助于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更有效、更通畅开展。但由于还需兼顾医疗、教学、科研、防控等多条线工作,且身上还背负着医院下达的繁重硬性指标,党支部书记难以平衡,无法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直接影响了党支部建设的成效。调查显示,41.1%的党员认为党支部书记兼职是制约党支部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因素;59.91%的党员认为现行党支部书记履职状态是“会干、没时间干”。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党支部书记没有认识到新时期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未能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仍存在一定程度上“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认为业务工作是“硬头货”,党建工作是“软皮筋”,对党建工作只是口头上强调多,而实际上关注少,导致基层党务工作陷入时紧时松、等等看看、拖拖拉拉等被动的工作局面。
2.岗位履职能力不强。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部分事务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落实。而现行公立医院大部分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较短,党务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理论素质、业务能力与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形势政策把握不够,党内政治生活还不完全规范,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还没有完全到位,党员学习教育表面化、形式化,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二是“两张皮”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未能切实根据支部及所在科室的特色创新“自选动作”,活动开展实效性不强。39.78%的党员认为目前党支部工作最大的痛点与难点就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脱节、对业务发展没有起到作用。三是“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部分党支部书记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过于依赖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局限于“规定动作”,因循守旧,缺少创新性工作方式方法,党建工作特点不突出、亮点不明显。71.86%的党员认为当前党支部建设中最需要加强的就是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形式与载体。究其原因,一是公立医院党委未开展“入口关”的任职宣教,后续也未能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导致党支部书记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二是部分党支部书记缺乏“刀刃向内”的勇气,面对自身存在的“本领恐慌”,未能自我加压与自我培训,导致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低下。
3.激励约束机制欠缺。如何科学合理评价党支部书记工作成效是目前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党建工作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和考核,许多公立医院未建立健全有效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使得党建工作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是一个样,而这既不利于对党支部书记工作的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标准高、要求严,需要党支部书记投入更多的心血和精力,而公立医院对如何有效激励党支部书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等方面还缺乏制度性安排。问卷调查显示,34.12%的党员认为缺少必要的激励保障机制是当前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侧面反映出公立医院党委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思考不深、谋划不实,未能从顶层设计层面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未能强化“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4.梯队建设储备不足。目前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往往年龄比较大,但由于符合条件的人选少,许多党支部书记不得不长时间任职,因此容易出现职业懈怠、接触和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党建工作创新力度弱等问题。而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公立医院党委忽视了对党支部书记后续梯队的建设和培养,使得断层现象比较严重。27.67%的党员认为后备力量不足也是当前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医院内部治理体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是公立医院需要持之以恒的重大政治任务,需要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将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各方面,在全院旗帜鲜明营造强化党建的环境氛围,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组织和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建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机制、制度和工作“四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医院改革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加强。同时,要不断完善并系统构建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坚持“大局着眼,支部着手”,真正把党支部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把工作安排部署指向支部、工作重心放在支部、工作成效体现在支部。通过体系和制度“赋权”,授予党支部书记“合法权力”,让他们共同参与科室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发展晋升、绩效考核等重大决策管理中,从而保障党支部书记作用更好地发挥。另外,公立医院应积极设置专职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岗位,保证其投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不断促进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
(二)健全长效培训机制,提升党务工作能力。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党支部书记队伍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成效的立足点,也是激发组织活力的重要保证。公立医院党委应按照“统筹安排、统一要求、分级实施、确保成效”的原则,制定系统化培训计划,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介绍、案例剖析、讨论交流、红色教育等多种方式,“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对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从思想理念、党建理论向党务实践实操知识延伸,增强党支部书记培训的针对性,确保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不断加强培训质量评估,从而切实放大培训效果,拓宽支部书记党务工作的视野与格局,逐步培养出一支“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点,放大“溢出效应”。没有离开党建的业务,也没有离开业务的党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党支部书记要积极探索通过深入推进党员积分管理、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创建等载体平台,打造基层党建工作新品牌,强化党支部与所在科室的沟通与对接,协助科室处理好复杂与棘手的事务,如等级医院评审、医疗纠纷处理等,在实践中找准党建工作和医院、科室发展的融合点,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鲜活力与吸引力,最终构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的良好格局。
(四)加强督促考评问责,推动压力层层传导。公立医院要在全院竖起“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发挥考核“风向杆”“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各类评优评先紧密挂钩。同时,制定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建立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结果运用的完整链条,常态化开展述职评议,对基层党建工作不力的党支部书记强化问责,健全党支部书记进入和退出机制,推动党建工作责任的层层传导,打通“最后一公里”。要通过专题调研、工作巡察、比争考核、互动观摩等多种形式,建立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厘清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分类指导、因类施策,制定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解决方案。通过明确责任、加强指导、扎实推进、狠抓落实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实效。
(五)强化队伍建设,为医院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作为人才密集单位,公立医院需要持续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选拔、培养和管理等工作。首先,注重典型选树,深入挖掘基层党支部书记风采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定期开展表彰,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深入宣传优秀基层党组织先进经验和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更好地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其次,要搭建好党支部书记职业发展平台,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在干部选拔任免中将党支部书记任职经历作为重要衡量标尺,畅通其职业发展路径,做到在政治上给待遇、在经济上给补助、在工作上给平台、在发展上给空间。另外,要注重后备力量建设,建立后备党支部书记“蓄水池”,在符合条件的支部设置副书记岗位,并强化培养与锻炼,同时将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支委和政治强、懂业务、作风好、肯奉献的优秀人才作为书记岗位的重点培育对象,着力把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
抓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书记抓、抓书记。党支部书记作为医院党委和基层党员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在推动医院改革发展与科室建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立医院应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通过优化医院内部治理体系、健全长效培训机制、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点、加强督促考评问责、强化梯队建设等路径不断提升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夯实党建根基,广泛凝聚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使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新时期公立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