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
摘要:《水浒传》篇幅较长,历史背景宏大,人物形象众多,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忽视整体观照或过度结构化的倾向。从审辩式思维的角度,尝试构建《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路径:多角度审视,提出疑问;专题式重构,严密论证;逻辑化推理,合理假设;抽象式总结,反思批判。学生从浅层次的自读质疑、合作探究到深层次的假设追问、反思批判、论证总结,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和个性化观点。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整本书阅读;《水浒传》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栏目推荐了古典名著《水浒传》。由于其篇幅较长,历史背景宏大,人物形象众多,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忽视整体观照或过度结构化的倾向。前者得到的可能是一堆散乱的“珠子”,不能把问题和思考串成“项链”,不能真正读懂整本书;而后者往往是一种泛化的流程,缺乏深度阅读的系统设计。如何避免上述倾向?审辩式思维为我们提供了方向。
审辩式思维并非单一的思想方法,而是一系列思想方法的综合体。美国审辩式思维测评专家罗伯特·艾尼斯对其做了简明的定义:审辩式思维是专注于决定什么可信或什么可做的合理的反思性思考。综合来看,审辩式思维包括多种智力技能,如:从多个角度审视概念或事实,提出经过深思熟虑、具有洞察力的问题;制订有充分说服力的论据进行评估;追问论据和假设以得出新的结论;辨识主题或模式,并跨主题进行抽象提炼等。从审辩式思维的角度,笔者尝试构建《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路径。
一、整体感知:多角度审视,提出问题
初读阶段,有些学生对这部名著的感知停留在初步了解其影响力或者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此时,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产生与名著对话的兴趣就十分重要。引导学生质疑,是比较有效的激趣方式。比如,题目为何是“水浒传”而不是“绿林好汉传”;第一回出现洪教头擅开伏魔殿究竟有何意图;既然是写108位好汉的故事,为何先从高俅写起;等等。这些疑惑有的指向创作意图,有的指向“楔子”的作用(即文本类型阅读的方法),还有的指向情节安排,彰显出一定的思维含量。聚焦学生的关注点,发现其中的价值点,能够帮助学生带着问题真正走进阅读。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教师可以在导读课中对其进行分类,找到提问的不同角度,比如文本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阅读方法、文体类型等,帮助学生多角度审视,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二、精读探究:专题式重构,严密论证
《水浒传》文字量大,学生逐章精读并不现实。因此,我们运用了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对部分回目,以“专题任务”为核心进行重构,意在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以“人物”专题的探究为例。根据本书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七十回可以人物为线,重构内容,提炼主要人物的典型情节,重编回目。教学中,我们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人物,结合典型情节,绘制人物经历图谱,可用连环画或诗歌来说人物故事。在精读过程中,有学生运用人物经历图谱(其文字内容如图1所示)和诗歌(如图2所示),展现杨志从“失意”到“得志”再到“幻灭”跌宕起伏的一生。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借助评论家的观点,对人物进行梳理。比如:“世人皆称李逵为‘莽撞人’,金圣叹却评其为‘一片天真烂漫到底’,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解。”“宋江深明大义、仗义疏财,深得好评,金圣叹却评价:‘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你怎么看待宋江?找到相关依据,说出观点及理由。”在精读过程中,学生反复勾连人物的相关经历,选择性重构,使得人物的形象逐渐清晰。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精读,从而产生更深刻的阅读思考。比如:“《水浒传》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几十个,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也有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同样是粗鲁,鲁智深是性情急躁,史进是年少轻狂,李逵是朴厚鲁莽,武松是豪气不羁。试选取作品中的两个人物加以比较,说出你的见解。”通过对人物相关经历的重构,学生能够形成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内核。
也可以就“情节”重构专题。比如,可以结合“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宋江三败高太尉”“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等回目的“三”,探究古典章回体小说中“三复情节”的审美价值。
在精读阶段,学生运用审辩式思维,围绕观点寻找证据进行论证,能够自觉地对比参照具有一定关联的人物、事物,区分细微差别,探究差别产生的原因。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联系,在多维融合中达到深度理解和综合评价,通过论证总结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从而达成螺旋式上升的理想状态。
三、品读细节:逻辑化推理,合理假设
在学生通过精读对整本书形成较为完整、深刻的认识后,需要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点加以品读。精读的重点在阅读方法层面,是借助专题任务,加深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而品读,侧重在“品”,即品味,体现为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揣摩某个点,以钻研的态度合理假设,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比如,就宋江最终的选择作出假设——
其一,假设宋江不选择招安,梁山有可能偏安一隅吗?
分析宋江的言行可以发现,当李逵大叫“招甚鸟安!”时,宋江当场派人痛打李逵;而对武松和鲁智深,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同心报国、青史留名为由,选择招安。他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拥有封妻荫子的人生追求。因此,招安是他必然的选择。
其二,假如宋江不选择招安,他可以自己当皇帝吗?
学生可以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做逻辑化推理,发现这样的结局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一假设基于人物形象,指向主题理解,其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忠孝文化”“侠义文化”的探索。沿著这个假设,学生的思考逐渐走向深处。
当然,品读的点可以指向作品主题、作品人物,也可以指向作品语言、作品特色,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时代意义的问题,就可以进行合理假设和追问。经过这样反复的假设推理和追问思考,学生会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四、深入内核:抽象式总结,反思批判
审辩式思维应贯穿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学生经过整体感知、精读探究和品读细节,最后深入整本书的内核,通过抽象式总结,从反思批判的角度,完善知识建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主旨是赞扬草莽英雄们的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讽刺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社会现象。然而,学生读完整本书后,对“忠义”的理解存在分歧。有的学生认为,应隐去“忠义”二字,因为草莽好汉都是“犯事”之后上梁山的,违反了国家法度,后来又与朝廷相抗争,于国不忠;而有的学生认为,不应隐去“忠义”二字,因为忠义是梁山好汉的行事准则,好汉们也是忠义之士。这些观点基本上是根据书中相关人物的经历和命运加以推理得出的,学生对于“忠义文化”核心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和深刻。实际上,历史上著名的評论家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在《水浒传》点评方面较有影响力的李贽和金圣叹,他们二人关于“忠义”的理解就大相径庭。李贽把《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概括为“忠义”二字,认为梁山好汉都是“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梁山好汉们从一开始的见义勇为、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等单纯侠义,转向打倒地方豪强、反对朝廷贪腐、保国安民,诸如此类的大力大贤之事业。而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只点评前七十回,并省略原题《忠义水浒传》中的“忠义”二字,认为梁山好汉不配称“忠义之人”。
的确,《水浒传》中多层次展示了草莽好汉的“忠义”,小者“以武乱法”,大者“替天行道”,如何用审辩式的态度传承与发扬“义”的丰富内涵?对此,可以结合当今和谐的社会环境,积极建构新型的“义”的价值观念。
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反思批判,有利于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反思的过程就是对文本再思考的过程,这是反复体味、感悟的阶段;对文本的相应内容进行理性批判,更是在反思基础上从感性到理性的提高与升华。学生学会了反思批判,就有可能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自己新的发现。
总之,从审辩式思维的角度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凸显探究的过程,彰显思维的发展。学生从浅层次的自读质疑、合作探究到深层次的假设追问、反思批判和论证总结,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和个性化观点。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让学生看到一本书背后的文人、文学和文化,从而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展开独立思考和审慎判断。
参考文献:
[1] 谢小庆.审辩式思维[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2]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吴欣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4] 王世赟.审辩式思维是什么,怎么教[N].中国教师报,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