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卡波特《冷血》中的非虚构特征

2022-05-26 10:21闫亚如
文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杜鲁门

闫亚如

内容摘要:《冷血》这部作平开创了非虚构小说这一新文体,在非虚构小说中其真实性与虚构性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通过文学虚构更好的体现真实。以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为例,从文学真实与虚构这两大特征来分析非虚构小说。文本是以真实的历史凶杀案为基础,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深入分析真实材料,合理穿插信件及档案信息,融合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但历史事件不能真实再现,以文学虚构的方式来更好的表述事实。其文本虚构处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形象塑造、细节的场景描写及作者的情感倾向。作者对历史事件客观真实的叙述与文学虚构的创造,使文本更具有可读性。

关键词:《冷血》 杜鲁门·卡波特 非虚构小说 事实性 虚构性

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与虚构特征是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事实与虚构的关系是文学理论中重要的一个问题。事实与虚构本身是一组对立的词汇,但在文本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在文本中,文学虚构也是一种表述事实的方式,历史真实事件的展现需要文学语言进行描述,在真实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文学虚构,使文本展现的历史事件具有更加真实的效果,文学虚构来源于事实但又不受事实的约束,所以文学的虚构性与真实性是相互联系的。《冷血》虽是一部长篇纪实小说,根据美国历史上真实的谋杀案为素材,运用文学艺术手法及语言描述分析历史事件,通过文学虚构呈现给读者更加真实的文本。

一.作品及研究现状

《冷血》这部作品是美国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代表作,即运用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又融合了文学的虚构性,开创了“非虚构小说”这一文体。故事围绕美国真实的一件谋杀案来进行艺术创作。讲述了1959年在堪萨斯州霍尔科姆的克拉特家族被素未谋面的两人谋杀的真实故事。作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在受害者赫伯特·威廉·克拉特一家与罪犯佩里、迪克之间利用电影的闪回手法展现双方的活动,叙述了克拉特一家被害。第二章主要讲述了罪犯逃离的路线及警察侦查无果,第三章主要以狱中弗洛伊德·威尔斯的指证使案件有新进展,逐步查找线索最后水落石出。第四章则讲述了两人入狱后的审判、定罪等情况。出身于底层阶级的佩里与迪克在没有明确动機的情况下杀害了素不相识的克拉特一家。作品以多人谋杀案的真实事件为主要素材,通过对佩里与迪克两位美国底层人物的描写,也传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家庭的教育、经济压迫等社会问题的反思。

《冷血》这部作品在文学界产生很大影响,并引起广泛学者的关注。就研究现状来看,国外对卡波特及其作品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有专门的卡波特收藏系列,包括一些未出版的作品及写《冷血》时收集的材料也都有收藏。关于《冷血》研究著作中多从作者的写作格调、非虚构性及社会意义等方面来剖析。而国内对卡波特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研究数量及研究角度较少,其中张素珍教授有出版《杜鲁门·卡波特小说艺术研究》,对卡波特及其主要作品有详细分析,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冷血》这部作品的研究上,现有期刊论文多从主题探究、人物形象分析、叙事学等角度分析。对《冷血》这部作品更多的关注其非虚构性及真实性一面,但较少有研究文本中的虚构性,所以本文意在从事实性与虚构性两大特征来分析《冷血》这部非虚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深入调查,以客观、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材料,通过多层次多视角探索案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更好的记录事实。但事件真实并不等于文本真实,“非虚构小说”中的真实也并不是历历史事件的真实。对于已发生的真实事件,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用某种语言来描述,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创造、细节场景的描写、作者情感倾向和悬念、象征等艺术手法体现其文学的虚构性,使作品富有魅力吸引读者。

二.文本真实性

《冷血》这部作品被称为“非虚构小说”,是一种“新艺术形式”,具有纪实性。根据真实的美国历史上的谋杀案为素材,作者进行选择并合理安排原材料,更好的呈现文本真实性。“卡波特在系列访谈中反复强调作品的真实性。在一封信中说,在书写的记录中都是亲身观察得来的材料、官方的记录、采访直接有关人士的结果。”[1](P67)作者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来记录事实,为读者呈现更加真实的历史事件。

首先,作者的深入调查研究体现了文本的真实性。当《纽约时报》报道出美国中部堪萨斯州的一位富裕农场主一家四口被残忍杀害的一起凶杀案,没有明确的作案动机,除了案发现场发现的鞋印也没有留下其他有用的证据,卡波特看到后便敏锐的感觉出这是一个可写的素材,便决定深入调查。在调查中,卡波特采用记者的方式来进行追踪调查,不仅访问了案发当地的居民和当时此案件的负责人,还对凶手有做较长时间的采访。在这将近六年的时间里作者收集了大量文件材料,包括信件、剪报、法庭记录等,为写作提供充分的准备。在作者充分的调查与采访下,作者亲身了解案件并在作品中充分传达出来,能够使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产生情感共鸣,身临其境,更好的体现了文本的真实性。

其次,文本中以真实事件为基础,在叙述中又穿插佩里的一些信件及两人的自传,还有佩里和迪克档案信息等材料,使文本创作紧跟事实相联系。“塑造文本真实性的主要策略即为不断在文本中插入真实事件,让文本在进行叙述的同时真实事件的表达”[2]P39。如佩里父亲给监狱里的儿子写的一封信。在信中讲述了佩里的童年及青年经历,交代了酒鬼母亲和冷漠父亲,及家里的孩子们,但在世的只有一个姐姐,从信中也可以了解到佩里因车祸而导致的双腿残疾。另一封佩里姐姐的信件中更多的是认识到佩里自身的问题而进行规劝,但姐姐更像是旁观者,从没有去狱中看过佩里。另外文本中还呈现由佩里和迪克在狱中的档案信息,把档案信息放入文本中直接呈现给读者,更具有真实性。这些信件和档案信息的穿插体现了作者对材料的安排,能够更好的让读者从不同人物的视野里了解佩里这一人物,并有自己的认识。

另外,运用了新闻报道的一些技巧。“这部作品不像以往新闻报道那样采取平铺直叙、公式化程式化;而是把事实一点一点地一层一层地展现出来,通过有选择性地对一些细节进行艺术加工”[3](P137)。卡波特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小说的文学性相结合,形成一种“新新闻报道”。在文本叙述中运用了完整的对话方式。如佩里和迪克作案逃离中,佩里看到报纸上关于这一案件的发表后就越发担心是否留下证据,预感事情会败露,迪克则毫不担心。两人的对话及语气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他们性格的不同。引用证人证言及犯罪证词突显客观真实性,虽有些单调,但可以让读者感受更加真实的一面。例如在审讯佩里与迪克时,警官与罪犯的对话,及警察审讯犯人时常用心理技巧来打破罪犯的防线使之招供。在叙述方式上,具有戏剧性的场景转换。与传统新闻报道按时间先后出场不同,如在第一章文本的开始作者通过受害者与凶手两条路线来叙述,后又有多个视角叙述,完成了凶手的追捕、审判与定罪等过程。其中也采用了电影的一些特写镜头和倒叙、闪回等一些表现方法,在了解事件真实的同时丰富文本。通过新闻写作技巧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的艺术性相结合,更真实的走进读者心中。

三.文本虚构性

非虚构小说并不是绝对的真实。通过文本中描写的真实事件、人物、信件等材料可以推断出在美国当时发生的真实事件,但小说无法客观真实的再现。“历史是一个文本,是因为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并非纯粹客观再现,而是语言对事件的再度构成,其中必然渗透着语言运用者对事件的解释”[4]。在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过程中,通过文学虚构进行编织更好、更完善的将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卡波特的《冷血》在多人谋杀案这一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一些细节场景描写加以文学创造,赋予事实一个完整的意义,增加文本的可读性,使文本更好的呈现真实。

首先,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主观性。在作品中,对人物复杂形象的塑造有体现出作者主观想象。如佩里,在文中最初的形象是身材矮小,身体部位不搭配,因车祸使腿部残疾,不协调的短腿支撑着整个身体,看上有点奇形怪状。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前后矛盾处。当警官杜威让妻子玛丽看佩里的正面和侧面照时,玛丽对佩里的外貌描述:“嘴唇和鼻子看起来很漂亮,她认为那双眼睛相当美,朦朦胧胧,带着梦幻般的神情”[5](P148)。卡波特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矛盾复杂处恰也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想象。同样,作者对迪克的形象塑造也带有自己的主观想象。迪克的脸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整张脸各部分搭配错位。因车祸使他的脸左右高低不同,眼睛大小不一并,鼻子变斜,嘴唇变歪,下巴翘起。这样一副丑陋的面孔又怎会让第二任妻子爱上他,凭借“这幅面孔”他不仅在18岁女孩间游刃有余,还能勾搭50岁贵妇,并得到贵妇的经济支持。这一人物形象明显有作者的主观创造。除此外作者运用对比刻画人物。佩里和迪克内心都有因嫉妒而憎恨的心理,并都爱幻想,这与克拉特先生形成一种对比。佩里外貌的残缺,渴求知识的心被阻止,使他幻想自己是一个儒雅有内涵的英俊少年;迪克身体的残疾,生活的贫困使他幻想自己是一个风度翩翩、富甲一方的新星。而克拉特先生自信、乐观,充满朝气,有男子汉气概的盛年形象,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自己的农场,受到邻居们的爱戴,犹如名门望族。不管外貌还是内在,克拉特形象的塑造正是佩里和迪克在现实世界的理想形象。作者通过克拉特这一形象反衬佩里和迪克在外貌与内在的缺失。通过文学虚构对人物形象进行主观创造,形成一种对比,更好的服务了作者的创作主题,揭示两名罪犯的犯罪动机。

其次,文本中细节的场景描写具有文学虚构性。卡波特在文本中会经常有一些场景描写,这些场景描写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在讲述故事或者是描写人物时都起着重要作用。如佩里的钓鱼场景,“佩里钓到了‘一条大鱼’,一条十英尺长的旗鱼跃出水面,它忽而跳起,弯得像条彩虹;忽而潜水,深深地躲在水下,使劲把鱼线拉紧”[6](P109)。作者用大量的文字描述佩里钓鱼的生动场景。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佩里此时的快乐,此时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难得的纯真。另外,在小说最后警官杜威与南希生前好友苏珊·基德维尔在墓地相遇的情景可以看出是作者的文学虚构之处。他们谈起了苏珊妈妈,谈起了博比·鲁普娶了一个漂亮女孩,谈起了苏珊曾与南希计划大学做室友等。作者在最后通过两人的对话与苏珊离开背影的书写对文本做了升华。卡波特很好的选择利用他手中的材料,将事实与虚构融合在一起。作者通过想象虚构对文本进行描述,使小说更具有可读性。

最后,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偏向。“文学虚构对历史元素的刻意偏离营造了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距離”[7](P9)。作者对真实案件材料的处理过程中也蕴含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情感取向。作者对佩里的家庭、童年及所遭受的苦难都很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佩里这一人物让作者想起了自身,他们的过去都有被父母抛弃的经历,所以在描写佩里这一人物时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佩里出身于社会底层一个贫穷家庭,童年时酒鬼母亲与父亲离婚,被母亲抛弃送到孤儿院,在孤儿院受到修女的虐待,后跟随父亲受教育权也被剥夺。童年的创伤使他精神有扭曲的一面,内心充满了极强的防御与心理畸形。但在作者笔下佩里不是只有残忍杀人的一面,他在音乐、绘画方面有很高的天分,他收藏着所有的信件和卡片,并随身带着他的书。在描写谋杀案时,他厌恶迪克不控制自己的性欲,保护南希不受到性侵,在凯尼恩头下放枕头等行为体现了他内心善的一面。但又毫不留情的杀害他们,这种射杀的残忍行为与富有同情的保护行为都发生在佩里身上,体现了他精神扭曲的一面。在文本中,佩里被捕后通过对其精神分析以求能够减刑,萨顿医生认为他在实施犯罪时处于精神失常,并多次的提出。这点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把佩里的这种谋杀行为归于心理的无意识犯罪。作者通过对佩里的成长经历及社会环境的描写,暗示佩里的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底层阶级人民遭受的不公与经济压迫对青少年的影响使人深思。

另外,在文本叙述中,有设置悬念和象征等艺术手法,使案件更具有神秘性。如在案发现场,四人被杀的姿势,克拉特身下的硬纸箱,凯尼恩头下的枕头,没有打斗的痕迹等这些都为读者留下了悬念。佩里被捕后,由佩里解答了疑惑。在文中多处有出现佩里的梦,梦境往往蕴含着象征与隐喻。如佩里梦中的黄色大鸟象征着复仇力量,当佩里受到生命威胁时,大鸟会出现保护他,为他复仇。同样他也渴望自己像大鸟一样强大,惩罚坏人。通过悬念和象征等艺术技巧增加文本的可读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案件信息,从中也能获得艺术享受。

《冷血》这部作品是作者尝试的新作,开创了“非虚构小说”这一新文体,展现了非虚构小说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特征。作者力图展现文本的真实性,以美国历史上真实的多人谋杀案为基础,长时间进行的深入调查,对收集的信件、罪犯的档案及证人证词等真实材料的选择与安排,加以新新闻报道的形式,使这些材料不断出现在文本中加强文本的真实性。但文学虚构性一直存在,作者被故事和凶手吸引,对人物形象进行了主观创造,一些细节的场景描写也充满了文学的虚构性。这本书充满了作者的主观创造与道德判断,把佩里的谋杀归为心理的无意识犯罪。通过佩里和迪克的成长与社会经历,揭露当时美国社会的状况。卡波特的研究材料、精心安排的结构和对整个事件的客观叙述与卡波特在书中的文学虚构、复杂情感和社会意识都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参考文献

[1]孔令云.《冷血》不“冷”——卡波特及其非虚构写作[J].传媒观察,2012,(04):66-68.

[2]许荣荣.非虚构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J].今古文创,2021,(20):39-41.

[3]张素珍.杜鲁门·卡波特小说艺术研究[M].(第一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137.

[4]陈晓萌.事实与虚构之间——对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河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5]〔美〕杜鲁门·卡波特.冷血[M].(第一版).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148.

[6]〔美〕杜鲁门·卡波特.冷血[M].(第一版).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109.

[7]明益磊.浅析罗特《拉德茨基进行曲》历史事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J].散文百家(理论),2020,(02):9-10.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杜鲁门
美军4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与法空军1架A330多功能飞机、2架阵风战斗机在地中海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美国对战后远东政策的反思及其影响
最后的机会
最后的机会
杜鲁门弹钢琴,斯大林签《波茨坦协定》
缺乏魅力者的竞选逆袭
靠亲民逆袭的美国总统
杜鲁门:一位高效的管理者
美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