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殷芸小说》的内容与特色

2017-09-13 23:27杨楚楚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虚构性

杨楚楚

内容摘要:殷芸是梁武帝时重要的文士,与当时著名的文人裴子野、任昉、刘之遴等都有交往,但他一生未做过大官,殷芸受统治者之命编纂此书。《殷芸小说》的内容多来自旧书杂言,也有一部分是殷芸自己的创作。在补史之余,殷芸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塑造了大量的性格各异的人物。同时吸收佛教小说的虚构法,对人物进行夸张描写,使故事内容具有超人间性,在语言的表达上更是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殷芸小说》 殷芸 补史 虚构性

《殷芸小说》的作者殷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人,生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卒于梁武帝大通三年,享年五十九岁。《梁书》中所载《殷芸传》记录了他的生卒年、籍贯、性格、仕途等,《南史》在《殷钧传》之后也附有一些关于他的片言只语。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殷芸是梁武帝时重要的文士,与当时著名的文人裴子野、任昉、刘之遴等都有交往。然而此两书中都没有提到殷芸著述,幸而刘知几的《史通》中有记述,否则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位最初编撰小说的人。殷芸一生虽只做过西中郎主簿、中书通事舍人、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这些处于辅佐地位的小官,但博览群书、知识渊博,颇有才学,得到梁武帝赏识,才得以编撰《殷芸小说》(以下简称《小说》)。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谓:“此始是梁武作通史时,凡不经之说为通史所不取者,皆令殷芸别集为小说,是小说因通史而作,犹通史之外乘。”由此可见,《小说》名为“小说”,实是野史。这一理念影响了殷芸的编纂体例,作为“通史之外乘”,他所记录的当然不是一朝一代之事,而是叙述了多个朝代(周秦至宋齐)的“野史”。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结构全书,打破了《世说新语》的横向分类方法。

古代所认识的“小说”是不及经艺大道,与五经正史相去甚远的作品,和现代对“小说”的界定不同。在六朝至初唐人心目中,以锁言和逸事为主要类型的轶事小说才能称为文类的“小说”。小说一体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作者开始注意语言的锤炼和表现人物个性,以记述人物的言行为主,用简短的篇幅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来凸显人物的风貌。而且体裁丰富,世说体、志人、志怪小说都有很大的发展,在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上也都有进步。此时的小说从先秦诸子史传文学中脱离出来,故事情节由真实走向虚构。在文学繁盛和博物好奇的风尚下,殷芸遵从统治者的命令,开始编纂《小说》。

一.《殷芸小说》的内容

《小说》所录原是不符合通史体例的史料,或是内容荒诞、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叙述,是史之余。虽然有些记载属于无稽之谈,但可以“资谈助”。如卷一(秦汉魏晋宋诸帝)第一条载:“齐鬲城东有蒲台,秦始皇所顿处。时始皇在台下萦蒲系马,至今蒲生犹萦,俗谓之始皇蒲。”[1]首条记录的是秦始皇东游过海之事,充斥着神话色彩,也交代了山东省蒲台县得名的由来。同卷第三条载:“荥阳板渚津南原上有厄井,父老云:汉高祖曾避项羽于此井,为双鸠所救。故俗语云:‘汉祖避时难,隐身厄井间,双鸠集其上,谁知下有人?汉朝每正旦辙放双鸠,起于此。”[2]故事简单易懂,有人提出此说为迷信之谈,然汉朝确实每正旦放双鸠和赐老人鸠杖,又作何解?无论事之有无,都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如果说以上所举只可作街谈巷语,没有什么价值,那么汉高祖手敕太子书一条则可以补史料之不足了。卷一第四条载:“汉高祖手敕太子书云:‘吾遭乱世,生不读书,当秦禁学问,又自喜,谓读书无所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3]此书在别处不得见,唯见之于《小说》。

殷芸的这部《小说》大部分内容来自故书杂记,也包含自己的创作。与其他书随手抄录不注出处不同,他在所引材料下面都注明书名出处,这种体例在六朝小说十分罕见,颇为难得。他所引用的古书大约有四十五种,包括《世说新语》、《语林》、《异苑》、《西京杂记》等。故事来源和题材范围广泛,成功地折射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其中引录最多的是《世说新语》,有三十六条之多,反映出魏晋时的清谈风气。这也说明至殷蕓所生活的时代,清谈品评之风的余波仍然存在,这种时代特色影响着殷芸。

《小说》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即:地理、杂言、别传、锁言、逸事,其中最重要的是锁言和逸事,这两方面也是最能刻画人物形象的部分。《小说》里记的最多的是人,除第一卷是“……帝”之外,其余九卷都是“……人”。卷二第四十四条反映了颜回的机敏:“孔子尝使子贡出,久而不返,占得鼎卦无足,弟子皆言无足不来;颜回掩口而笑。孔子曰:‘回笑,是谓赐必来也。因问回:‘何以知赐来?对曰:‘无足者,盖乘舟而来,赐且至矣。明旦,子贡乘潮至。”[4]这则小故事一波三折,众弟子都从“无足”出发,理解直面意思,都认为没有脚的人回来不了,此时颜回并没有反驳,而是掩住嘴微笑,孔子察觉到了他的这一动作,不是问他为什么笑,而是说颜回的笑说明子贡一定会回来,可见师徒之间的默契程度。接着解释颜回笑的原因,不同于一般人的思路,他认为“无足”指的是乘舟而回。最后,果然如颜回所言。这也体现了颜回对子贡的了解和信任。短短几十字刻画了众生、颜回、孔子和未露面的子贡不同的形象。以众生的平庸反衬出颜回的机智,用孔子的细致观察为颜回的语言做铺垫,而子贡乘舟而回的事实证明颜回的正确言论。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使故事细致生动。

《小说》还记录了介子推的故事,同时交代“足下”一词的来源。卷二第三十六条载:“介子推不出,晋文公焚林求之,终抱木而死。公抚木哀暖,伐树制屐。每怀割股之恩,辄清然流涕视展曰:‘悲乎足下。足下之言,将起于此。”[5]晋文公本想逼介子推出来做官,没想到真的烧死了他,事后伐木制屐,常常怀念他。这则小故事虽短,却感人至深,一方面我们为介子推的结局感到惋惜,但也感叹他的倔强;另一方面虽斥责晋文公烧山的做法,但也为他的真情实感所动容。这些矛盾的情感相互交叉,遂产生强烈的对比艺术效果。

另外,关于孔子的几条记录也很精彩,如孔子向采桑女求教穿九曲珠事,表现了女子的聪慧,孔子与子路的三问三答则显示出孔子循循善诱,机智的一面。《小说》之所以能够塑造出诸多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是因为殷芸本身对人物有独到慧眼的识别、选择,二是殷芸对语言驾驭能力,简直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除民间传说外,他还注意到山川风物、名人遗迹、鬼怪仙佛等等,笔触的范围相当广阔。endprint

二.《殷芸小说》的特色

《小说》特色之一在于它的虚构性。主要表现在对民间传说的大量搜集,如上文提到的“汉高祖刘邦厄井”,秦传歌谣中预知秦始皇会亡于沙丘之中,这明显是民间传说,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苛政暴政的深恶痛绝。还表现在以虚构的情节事件来写真实的历史人物,殷芸在卷五106条载了“医治脊偻喻”的故事,与原故事不同的是,来医治者并没有被医死,而是问:“将杀我!”而医者云:“趣令君直,焉知死事?”两者比较可以发现,此处殷芸是有意虚构。类似的还有“瓮中幻想”,殷芸同样对原故事进行了改编。更为明显的虚构情节还见于“有鬼魅求见孔子”一条,这些故事已经失去了真实性,具有传奇色彩。

从诸多的猎奇故事中我们发现,殷芸所关注的题材是“无关宏旨”的生活琐事,就是由于他的这一虚构思想观念,使得《小说》内容偏重于“里巷闲谈”和“道听途说”,因而小说才真正成为“小说”。并且这些街谈巷语充满趣味性,“小说”中的“小”字还意味着诙谐性。书中不少篇目出自《笑林》,也有出自《俳谐文》,这一现象在当时不多見。

另外一个特点是它的语言艺术。语言精炼简洁,生动传神,言约旨远,委婉曲折,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写人记事虽有虚构、夸张,但并不加以雕琢,体现出朴素的特点。“子路杀虎”中,通过两次三问三答,语句相似,只是换了几个词语,用反复的修辞表达出了句与句之间的递进关系,以此表现了子路的感情的变化和孔子的观点的坚定。

综上所述,一生未做过大官的殷芸是在文学发展繁盛,博物好奇的风尚之下受命编纂《小说》。《小说》内容多来自旧书杂言,但也有殷芸自己的创作。在补史之余,殷芸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塑造了大量的性格各异的人物。殷芸还勇于吸收佛教小说的虚构法,对人物进行夸张描写,使故事内容具有超人间性,在语言的表达上更是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南朝梁·殷芸 编纂,周楞伽 辑注,殷芸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第一版。

[2]张进德,《殷芸简论》,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5月,第五期。

[3]罗宁,《论<殷芸小说>及其反映的六朝小说观念》,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4]武丽霞,罗宁,《<殷芸小说>考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6]晁成林,《六朝志人小说的审美嬗变——以<殷芸小说>为例》,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年第5期。

[7]刘强,《<殷芸小说>对<世说新语>的纂辑》,文史知识,2012年7月。

[8]白晓帆,《殷芸<小说>中志人轶事虚构文学中的虚构》,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9]白晓帆,《殷芸<小说>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4月第S1期。

注 释

[1]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2]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3]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4]南朝梁·殷芸编纂,周楞伽辑注《殷芸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4页。

[5]南朝梁·殷芸 编纂,周楞伽 辑注《殷芸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虚构性
基于“三维度”人物观的《克拉拉与太阳》解读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统一
海外学者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之“虚构性”
《史记》的虚构性与传奇性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元小说叙事策略
罗伯—格里耶的元小说魅力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