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背景下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2022-05-26 02:08霍勇刚蔡幸福曹晓岩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霍勇刚 蔡幸福 曹晓岩

摘  要:校企融合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对加强核安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核安全专业,分析了核安全专业人才校企融合培养的必要性,总结了现有基础及优势,并对新时代下核安全专业人才实施校企融合发展战略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核安全专业人才进步,提高国家核安全水平。

关键词:校企融合;核安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0-0068-04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地、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深度合作,多角度、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应深入进行科教结合的探索,兼容并蓄各方资源,从而形成合力,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创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基地等平台的优势,构建一流创业教育实践平台[1-3]。

我国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21年,有兰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九所高校开设了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军队院校专业目录在军事高等教育模块套用此核工程类分类,命名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082202),其中火箭军工程大学招生信息网中招生专业显示为“15、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招考方向:安全保障与核应急指挥)”[4]。

一、核安全人才培养校企融合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的核工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作为國家高科技战略产业,核工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具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不论是早期的“两弹一艇”的辉煌成就,还是之后中子弹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进步及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研制成功,均立足于我国相对齐全的核科技工业体系。

目前,我国民用核能和核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类放射源的管理总体稳定。总体而言,核工业体系的发展政策得当、体系完整、稳步推进。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中国始终坚持发展核电大政方针不动摇,但是把核安全应急工作提升到了较高的位置,这是对人民和社会安全的高度负责,突出了中国核工业发展的高瞻远瞩。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应运而生,负责统筹协调全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中国的核安全工作在吸收总结后不断进步,特别是在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在核安全标准方面采取了更高的执行标准,多方面采取行动改善国家核安全体系,增强国家核安全能力。

面对核能事业及核武器发展新形势新挑战,中国核安全与核应急在技术、装备、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是其他国家在开发利用核能等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校企深度融合是国家战略,必须创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升核安全人才培养质量[5-6]。

二、核安全专业人才校企融合培养基础

201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向全世界阐明了中国的核安全观。“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是中国核应急的基本方针。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完善了国家核安全体系,核工业发展向核安全强国迈进。此法的颁布,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的国家[7]。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适应军事教育新发展、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强军新形势,军队核安全专业承担培养从事核安全管理、核辐射防护、核事故应急高素质初级指挥技术军官的责任。该专业突出武器应用工程技术特色,毕业学员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掌握核安全管理、环境放射性监测、核辐射防护、核安全监管、核事故应急等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

在2005年6月国家公布施行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中明确了军队要参加核生化救援等专业抢险。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军人冲锋在前,部队建设需求及我国核能快速发展存在的潜在风险都对我军核安全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核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周边国家核扩散形势严峻,核恐怖主义威胁加大,核电和核武器均须防范核事故风险。军地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共建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能够集百家之长,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理论教学指导工程实践,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任职岗位需求的认知。加强校企涉核基地建设,在原有教学实验场所的基础上建立多个专业对口、方向稳定、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基地,建立核安全专业学生校外实习、联合培养机制,更好地构建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8]。

三、核安全人才培养校企融合优势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核应急能力体系,部署军队和地方两个工作系统,区分国家级、省级、核设施营运单位级三个能力层次,目前包括8个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30余支救援分队和3个培训基地。军队是国家级核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支援地方核事故应急的职责使命。

从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看,目前地方院校关于核安全的要求是了解国家有关的核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内容。已有院校承担相关企业或公司对安全工程领域学生的培养任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工作,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主要采用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在安全领域的学习系统性上有所欠缺[9-10]。

地方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的优质资源,在进行军队核安全人才培养时应统筹使用,才能取得最佳效益,缩短军队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周期。只有加强联合、互通有无,才能做到教育教学资源的统筹规划,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资源的利用,也能减少军队院校的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最大限度节省军队院校教育资金,使军队在人才培养上实现投入少、效益高的目标。

作为地方来讲,通过合作培养,吸收部队资金,为自身硬件建设增加投入;军队人员在地方接收培训过程中,为地方人员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地方企业、院校正规化建设。通过合作,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军事效益的有机统一、双向共赢。

四、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校企融合途径

校企融合为学校加快培育核安全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外部教育资源。结合本单位在校企融合方面的建设成果,提出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校企融合的主要途径。

(一)整合核资源,共建核安全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构建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安全与核应急都是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知识体系,需要广泛整合校企优势资源,共建核安全实训基地[11-12]。

在核安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可以依托1个数值计算中心,采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核电厂虚拟仿真平台”“核事故源项计算平台”“核安全分析平台”3个实践教学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实验条件。数值计算中心作为一切分析的硬件基础,主要为核电厂虚拟仿真平台、核事故源项计算平台、核安全分析平台提供计算与建模服务。核电厂虚拟仿真平台是基于美国WSC公司3KeyMaster设计,采用Access数据库,能够为仿真建模提供大量的模型及工具库,人机界面友好,面向对象建模,并具有方便引入事故、过程回放及进行远程控制等功能,主要用于核电厂的建模研究、核装置事故安全分析以及操作人员的考试培训等方面。

核事故源项计算平台是一款集可视化建模、粒子输运计算、可视化后處理为一体的源项计算软件,可实现粒子输运数值模拟和可视化显示,给出放射性核素的成分、比活度、源强等参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核安全分析平台可开展对堆芯熔化、安全壳失效和放射性物质释放等严重事故的核安全分析。

在核应急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核事故应急是在核装备、核设施异常事故情况下开展的一系列处置行动,是核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辐射场景难以构设是校企在核安全管理与核应急演练中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基于任职教育理念,突出教学培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研发配套核应急训练器材,综合运用“原理示教+虚拟操作+模拟训练+实物实训”等手段,合作建立核应急实训基地,使学生了解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应充分利用地方企事业单位和院校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联合建立质量高且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实训基地,为学生将基础知识迅速转化为第一任职能力提供重要保障,更好地完成为国家输送优秀核安全人才的重要任务,扩大我国核安全领域科技人才的储备规模,满足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核应急人才培养的需求[13-15]。

(二)突出核特色,共育核安全传人

突出核特色,就是紧紧围绕核专业特色,在核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先进核技术应用、先进核能开发、核辐射防护、核事故应急救援等理论知识,开阔学员视野,完善学员知识结构,核安全专业类学校和涉核科研与企事业单位各有优势,可以采取互聘师资力量,学校教师到涉核科研与企事业单位讲授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生和员工训练、参与学生和员工考核;涉核科研与企事业单位师资力量也可以到大学讲授相关领域专业知识、观摩交流教学模式;双方可以综合考虑派遣单位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基础条件,拟派遣对象单位人才建设需要,提出相关专业领域专题培训需求,拟派遣对象发展潜力及学后使用、专业匹配、专业基础等情况研提送学需求,确保常用一致、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通过互聘师资力量,突出核学科特色优势,可以促进校企优势力量的优化配置,必将对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的力量基础,为培养合格的核安全人才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三)形成核力量,共同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充分发挥地方大平台育人功能,依托涉核科研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核安全类校企通用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程学习及认证考核。建立资源共建共用的课程体系平台,双方共同开发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直播、职业在线教育等方式实现远程教学。

建有互联网学习室的单位可依托互联网学习室集中组织人员网上学习培训、网上考核。双方联合开发与核安全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教材、实验与演练等训练科目。首先,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要结合教材,还要结合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前沿、增加兴趣;其次,构建多层次的教学案例库,案例库应包含核安全中各作业对象、操作流程、关键环节等要素,以便学员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第三,搜集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源,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地熟悉各类安全防护管理与技术措施。通过形式多样的技能考核、岗位认证、任职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形成核力量,共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水平[16]。

五、结语

随着核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核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具体体现形式。对于承担核安全类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而言,瞄准国家安全对核安全人才的新需求,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责所在、分内之事。

我国涉核科研与企事业单位具有重要的人才培养资源与优势,可为核安全类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持,因此,理应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共建核安全实训基地,共育核安全人才,共同提高综合能力水平。本文在分析核安全专业人才校企融合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基础和优势,提出了整合核资源、突出核特色、形成核力量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新时代校企融合背景下的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文平,张雪松,李伟哲,等. 沈阳工程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1):125-127.

[2] 李小华,于涛,肖德涛,等. 核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06):6-11.

[3] 单健,邱小平,王振华,等. 加强实践训练的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3):13-16.

[4] 火箭军工程大学招生信息网. 火箭军工程大学招生信息[EB/OL]. [2022-02-02]. http://www.epgc.net/xxdt/249279.shtml.

[5] 王法. 对深入开展核应急工作的思考——写在《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发布十周年之际[J]. 中国核工业,2003(06):34-35+5.

[6] 中国核能发展首部白皮书《中国的核应急》发表[R]. 国防科技工业,2016(02):12.

[7] 国防科工局有关负责人解读《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R]. 中国应急管理,2016(01):37.

[8] 丁艺,旦辉,卢喜瑞,等. 面向西部辐射的防护与核安全卓越人才培养探讨[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3):24-26.

[9] 叶勇军,李向阳,刘迎云,等. 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学科探索,2017,3(08):19-21.

[10] 陈志刚,仲崇军,吕华权,等. 核电集团公司核应急支援能力建设探索[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11):4-9.

[11] 郑平卫,周星火,李向阳,等. “核与辐射安全”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6):26-29.

[12] 旦辉,卢喜瑞,丁艺,等.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5,31(02):43-44.

[13] 邬长城,谭朝阳,王桂赟. 高校化工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探讨[J]. 广州化工,2013,41(12):246-247.

[14] 郑平卫,杨蓉,郭倩.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核安全方向)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28-30.

[15] 叶勇军,李向阳,王淑云,等. 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J]. 科教导刊,2012(34):130-131.

[16] 刘迎云,蒋复量,王淑云. 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4):70-71.

(责任编辑:胡甜甜)

作者简介:霍勇刚(1975—),男,博士,火箭军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蔡幸福(1983—),男,博士,火箭軍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核技术与核安全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曹晓岩(1993—),男,博士,火箭军工程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核物理与探测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
校企融合 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深度融合下的“企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