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长虹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帕金森病是指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减少,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行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1]。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细胞含量降低50%以上,壳核多巴胺水平降低80%以上,才有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出现[2]。因此,在帕金森病早期采取药物治疗利于减少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纠正认知功能障碍,改善预后。左旋多巴制剂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其长期应用有异动症、运动波动等不良反应,影响预后恢复[3]。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或综合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普拉克索属于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治疗,以期提高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但临床报道较少。现就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美多芭治疗,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该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92例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40~72岁,平均(58.91±6.2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41±0.63)年;帕金森病改良Hoehn-Yahr分级:Ⅰ级21例,Ⅱ级25例;受教育时间3~15年,平均(8.73±1.25)年。观察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40~72岁,平均(59.01±6.3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38±0.65)年;帕金森病改良Hoehn-Yahr分级[4]:Ⅰ级20例,Ⅱ级26例;受教育时间3~16年,平均(9.01±1.24)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综合检查,与《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3版)》[5]中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入组前4周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史;患者及家属知情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或药物治疗禁忌证者;伴有精神障碍性疾病、重度躯体性病变与器质性病变者;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凝血机制异常以及感染者;癫痫发作史、药物滥用史者;无法完成治疗者及不良依从性差者;中途更改其他治疗方法者;临床资料不全、转院、死亡以及随访期失联者;自愿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沟通。对照组采用美多芭治疗,初始剂量,口服美多芭(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0.125 g,每日3次;随后每隔5~7 d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每次≤0.25 g。观察组采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美多芭服用剂量、服用方法同对照组,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17),初始剂量为0.125 mg,每日3次;连读2周后逐渐增加剂量为每次0.25 mg,每日3次;根据患者耐受性,逐渐增加至每次0.5 mg,作为维持剂量,连续服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6]评价,该量表最高分30分,认知正常:27~30分;认知障碍:<27分。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7]评价,共42个条目,包括日常生活能力(UPDRSⅡ)、运动能力(UPDRSⅢ)、并发症(UPDRSⅣ),分别有4、27及11个条目,除了40~42个条目赋值0~1分;其余条目赋值0~4分;评分越高,症状状态越差。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有异动症、腹泻、恶心、厌食、头痛、便秘、抑郁等。④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8]进行评估,该量表由照顾者或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共13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分别对应“差”、“一般”、“好”、“非常好”4个等级,总分13~52分,主要是对患者的躯体健康、心境、记忆、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婚姻关系等,评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⑤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I指数评价[9],量表对患者的进食、洗漱、大小便、穿衣等10项基本能力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认知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临床症状状态改变比较 两组治疗前UPDRS总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状态改变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状态改变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肝肾障碍、凝血异常。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1例失眠,1例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6.52%;对照组出现4例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2例嗜睡,1例便秘,2例抑郁,3例异动症,不良反应发生率36.9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7,P=0.001)。
2.4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QOLA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OLAD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QOLAD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QOLAD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当前,引起帕金森病患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的病理机制仍未明确,可能是遗传、环境及年龄等因素导致。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使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难愈,首发症状患者伴有一侧肢体肌肉僵直、运动迟缓,部分患者有精神异常、认知障碍,明显增加了家庭与社会负担。当前药物是控制帕金森病的首选方法,而如何通过有效干预促进病情转归,获得理想效果,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多巴制剂替代疗法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美多芭是一种左旋多巴制剂药物,其内有左旋多巴、苄丝肼成分。左旋多巴是一种多巴胺生物合成的产物,属于多巴胺前体,可直接透过血脑屏障,并转为多巴胺受体,弥补机体内多巴胺坏死组织,纠正患者运动、认知功能。苄丝肼在人体内转为苯丙胺、去甲肾上腺素,可纠正机体肌僵直、运动迟缓病症[10]。但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效果,若病情不断加重,需增加用药剂量达到预期效果,且用药时间不断延长、药物剂量增加等,均会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明显[11]。有研究报道,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应用,可减少左旋多巴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12]。普拉克索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属于新型非麦角类药物,对多巴胺D2受体的特异性较高,D3、D4受体亲和力较好。普拉克索能够促进多巴胺D2受体的活性,改变纹状体神经细胞放电频率,以此阻断多巴胺能神经元组织的丢失途径,保护神经元数量,改善患者肢体障碍、认知异常等病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帕金森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与张正祥等[10]研究相一致。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取得显著效果的原因在于普拉克索能够增强美多芭的临床效果,加快患者肢体障碍、认知异常等症状恢复。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3]。
帕金森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低下、慢性运动功能障碍等问题,患者长期就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等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低下,日常自理能力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升,其中观察组提升幅度最高(P<0.05),证实了采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回归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再次证实2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使患者认知功能改善,运动障碍得以纠正,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价值高。但该研究尚有不足,研究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使其结果存在偏倚,仍需未来研究扩大样本量、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2种药物联合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