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发作间歇期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

2022-05-25 08:45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相双向发作

李 堃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六病区,辽宁 兴城 125100)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增加,导致精神类疾病多发,并且不同的患者在临床上具体表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双相情感障碍就是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此类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躁郁症,慢性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轻度狂躁,是一种会伴随发作抑郁症的一类情感障碍。在临床上患者临床表现仅仅为狂躁症的情况非常少,因此当患者发生狂躁的情况时,则可以将患者的疾病视作为双相情感障碍。对于狂躁症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患者神经会出现明显的运动性兴奋、心境持续性高涨、思维非常活跃等症状,并且不同的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也存在多样性,发病率、复发率、致死率、致残率等在临床上均比较高发,因此对于患者自身而言,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对患者的职业、婚姻等生活情况均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15~44岁的患者人群,导致患者出现残疾的原因中,双向情感障碍在全球范围内位居第6位,因此此类患者需要接受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治疗。而在临床上误诊导致该病治愈率不断降低的情况概率也比较高,很多患者和其家庭备受困扰,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缓解病症,并加强预防管理和康复护理协助[2-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表现为情感的异常高涨或者低落,是狂躁症和抑郁症的双向表象,且具有间歇性、反复性、交替性发作的特点,具有周期性[4]。当抑郁症发作时,患者通常会表现为疲劳迟钝、言语活动减少、情绪低落;然而当狂躁发作时,患者可表现为精力充沛、情感高涨、言语活动明显增多等临床表现,此外患者还伴有注意力分散、睡眠减少、幻听、强迫症等症状,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病情严重时,患者丧失劳动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个人的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还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由此,临床要取得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病情管控。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10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确诊其属于双向情感障碍,在发作间歇期实施不同的护理策略,进一步判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10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确诊其属于双向情感障碍,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患者中选取6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在22~60岁,平均年龄为(41.60±3.50)岁;病程在1~12年,平均病程为(4.20±1.9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语言应用、整体智商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对试验表示知情,并能够配合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纳入标准:①选取的所有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②对于本次试验过程中涉及到的试验方案以及注意事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晓了解,并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试验同意书。③患者在接受试验治疗前并未接受任何其他治疗。排除标准:①患者对于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性现象。②患者的肾功能、心功能、肺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存在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形式进行深入的了解,确定治疗的方式之后做好常规护理,在治疗之前做好准备检查工作,告诉患者治疗的相关事宜;在治疗之前按照医师的嘱咐做好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相应的生活帮助,主要是药物服用监督管理、定期的患者病情巡查以及与家属的口头叮嘱,照顾患者的日常作息等。观察组则为其提供针对性护理策略。首先,需要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小组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并且由8名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护士长需要对小组内各成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组织和分配,对于患者的日常护理管理工作,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组织各成员参加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将各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考核绩效纳入到最终的考核成绩中。日常的护理工作内容如下:在患者的入院当天就辅助其进行各项检查后,在入院的2 h内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并且了解患者疾病持续时间、疾病产生的因素以及相关性质;对了解到的患者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并且将记录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医嘱,护士按照医师开具的医嘱为患者实施治疗措施;从情感、心理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情绪观察,即患者往往有愤怒、不满或是自卑情绪,缺乏自我价值认知等情况;针对不同的心理支配,在护理行为上也存在差异,而患者也会由于情绪因素而抗拒护理,由此,必须从患者角度出发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更好的实现自我认知。健康教育一方面在结合患者临床病症的基础上开展知识讲解,全面提升患者对自我疾病的认知,另一方面则以公开讲座的形式,患者和家属可以共同参与,告知患者自我调节的方式,减轻心理障碍[5]。在护理支持上,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原因,对患者加倍关心,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性关系的建立,这也是疾病转归的重要条件。最后,可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实施康复训练,包括简单的运动锻炼,鼓励患者建立自尊、自信,积极生活[6]。在护理6周后进行病症改善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进行对比,采用HAMD进行反馈,问卷内容涉及是否有自杀念头、有罪恶感、睡眠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激越。通过旁人评价其工作和兴趣行为等,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抑郁状况好转度越高[7]。临床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方面。即主要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控制程度,从而做出具体的判断。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调查两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行为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HAMD评分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21.30±3.50)分和(21.90±2.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9.60±2.30)分,对照组则为(14.30±4.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32%(28/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87%(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俗称躁郁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是躁郁症与抑郁症双向发作的一种疾病,也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该病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抑郁和躁狂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为混合存在,发作间歇期症状可完全缓解[8]。病情发作时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将受到严重影响。患者首次发作通常是因为应激生活事件,也是患者心理出现抑郁的一种反馈[9]。患者在发作间歇期的情绪波动较大,这也会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导致其难以处理好工作事宜及人际关系,对于家庭生活也存在不良影响,甚至会出现自残行为[10]。该疾病多发于中年人,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面对中年危机而感到过度的焦虑,而抑郁症也往往会伴随双相情感障碍[11]。在临床上,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没有明确的定论,目前为止主要是认为患者的家族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以及社会影响、心理因素等都会对患者的疾病造成一定的影响。双向情感障碍在家族中有明显的聚集性,对于抑郁症患者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遗传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更加突出,有85%以上的患者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患者的父母双方有一位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则患者患病的概率为25%以上[12];若患者的父母双方均患有该病,则患者的患病概率可以达到50%以上。外界环境的应激影响以及不良的生活事件均可能对患者的情感障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患者长期处于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失业或者在生活中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都可能会诱发患者患有情感障碍。而情感障碍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遗传因素可能会使得患者成为易感人群,易感人群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中,就会大大增加患者发病的概率。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从患者发病时至最终确诊的时间会延迟5~10年。据调查研究显示,有1/3的患者在患病10年以上才最终被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13]。而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误诊为抑郁症,从而使得患者的治疗时机被错过。临床上较高的误诊率以及较低的识别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双向情感障碍和轻躁狂症无法简单的进行识别,大部分患者在患有这2项疾病时会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临床症状[14]。心躁狂的状态大部分情况下会被误认为是抑郁症患者缓解情绪的一种情感体验,持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并且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对于心躁狂的患者,在患病后大部分会自我进行调节,极少数患者会接受治疗因此家庭关怀以及朋友的细致观察,对于患者治疗疾病非常重要[15]。

临床上患者可表现出性格的双面性情绪通常会反复无常,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诱发该疾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等对该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生与发展。疾病的发展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双相情感障碍会给社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难以完全被治愈,但是可以被控制的。有效的治疗计划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其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包括情绪稳定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16]。同时,更多康复期依赖于护理治疗成效,当与药物联合使用时,护理疗法可以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可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家人提供支持,教育和指导[17]。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够采用不同的护理策略对患者实施帮助,并且能够从患者角度出发了解其情感需求,引导其如何进行情绪的控制,做好患者保护和自我保护工作。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通常思想不能集中,用药的依从性比较差,由此,必须告知患者按照医嘱用药,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嘱家属监督患者坚持用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刺激患者,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习惯与行为,多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营造一个祥和、愉悦、快乐的生活氛围。

在针对性护理开展的同时,要帮助患者认识疾病,逐步引导患者对病情有基础的认知,从而建立与患者之间的帮助与被帮助关系,尊重患者,给予其生活上的帮助。此外,由于患者的心理存在障碍,缺乏自信,对他人的信任度也逐步降低,因此要防止患者扭曲人格的出现,要加强对这一类风险事件的预防,积极的在治疗期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关爱[18]。除此之外,要针对不同情形、不同性格特点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策略,要让患者具有自我调整的意识和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要结合患者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结合不同年龄段患者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支持,合理的帮助其安排工作、学习以及正常的人际交流,逐步恢复社会人际关系[19]。需要注意的是,该疾病患者在停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必须告知患者按照医嘱用药,家属做以监督。心理护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的提升。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并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告知患者如何调整自我心态,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躁动情绪。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情绪改善状况更为显著。由此可说明,将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到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具有十分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情感障碍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之后,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逐渐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在后续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积极的配合,鼓励患者积极的参加团体活动,并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中,在日常生活中监督患者的用药以及不良行为,给予患者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其可以感受到支持与关心,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狂躁、抑郁等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作为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护理干预策略,能够改善治疗结局,这也得到了多位专家的认可,而竭尽全力的帮助患者战胜心魔,防止被不良情绪“操控”[20]。针对性护理的应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差异性进行及时的调整,更符合现代护理医学的治疗要求,能够随机应变。其次,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制订必须坚持基础原则,具有科学性依据,能够长期治疗,做好定期的血药浓度检测,能够实施个体化与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并依据以往的案例对患者的病症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提取出一些具有共性改善的护理方案,更好的为治疗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发作间歇期患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因素比较多,在临床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由于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因此需要探索更多样本、更具前瞻性的结果。但是,本文数据初步证实,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提供支持,有利于提升临床成效,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并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同。

猜你喜欢
双相双向发作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基于双向GRU与残差拟合的车辆跟驰建模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双眼生物学参数差异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