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芳,刘 冰,陈 云,罗太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150)
专科护理门诊(Nurse-led Clinics,NLCs)是一种高级护理实践模式,是以护士为主导的、正式的、有组织的卫生保健服务提供形式,以满足就诊患者及其家庭在护理方面的健康需求为目的[1]。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专业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专科护理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专科护理队伍和护理门诊建设的研究也随之增加[2]。以往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基本都是集中进行理论课程学习、集中实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院需要抽调护士进行预检分诊、支援发热门诊、外出采集核酸等,临床护理人员相对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不影响日常工作又完成专科护士培训成为新的课题。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专科护士对弹性培训模式的真实感受,以期为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我们在妇产科护理门诊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弹性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包含8个模块:公共模块1(建设、沟通、指标),专科模块1(母乳喂养门诊),专科模块2(高危妊娠护理、防早产门诊),专科模块3(妊娠糖尿病教育门诊),专科模块4(妇科门诊),专科模块5(音乐治疗),专科模块6(助产士门诊),公共模块2(护理教学与科研),需要临床实践的模块有7个,不包含公共模块1(建设、沟通、指标)。
改变以往集中线下授课的形式,将课件、录播课上传至京颐512平台,学员开通线上学习账号,在线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理论课程学习在临床实践前完成,学员根据需要自主学习模块内容。采取弹性的临床实践形式,内容弹性化: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工作需要选择相应模块进行临床实践;时间弹性化:学员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临床实践,各模块负责人依据预约人数安排带教教师。每个模块临床实践的时长不做硬性要求,以目标为导向,达到该模块护理门诊出诊能力要求即可结束,所选模块学习结束时需完成相应的理论考试、实践考核。
选取参加广州护理学会妇产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21年妇产科护理门诊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为访谈对象。纳入标准: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识清楚,愿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未开始临床实践的专科护士;暂停或结束临床实践两周以上的专科护士;不愿分享自己想法的专科护士。抽样时遵循最大差异化原则,充分考虑学员工作年限、学历、地域、公派/自费、个人体验的均等性和代表性,样本量以学员所述内容不再呈现新主题、资料饱和为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2.2.1 设计访谈提纲 便利选取两名学员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初步提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其对专科护士弹性培训模式的体会,深入挖掘访谈结果并检索相关文献,咨询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助产专科护士、妇产科专科护士、重症产科专科护士、临床教学专科护士、护理教育专科护士,形成访谈提纲:(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单位对专科护士培训的态度;(2)觉得线上学习理论课程的质量如何;(3)弹性临床实践的学习质量、体验如何;(4)如果请您为这次临床实践活动打分(满分10分),您会给多少分。
2.2.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先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学员告知其访谈需录音,征得其同意。访谈中观察并记录学员的语气、语调、表情及动作等,采用提问、倾听、回应、追问和重复等访谈技巧,鼓励学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营造轻松的气氛。当访谈资料饱和、不再出现新的主题或访谈对象不适时结束访谈。访谈地点为安静的房间或公园。
2.2.3 资料分析法 采用Colaizzi 7步法[3]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1)转录访谈资料;(2)归纳有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4)汇集编码后的观点;(5)写出翔实的支持观点;(6)升华凝练主题概念;(7)返回专科护士处核实。具体过程如下:访谈结束后24 h内由两名研究者完成转录,转录结束后互相检查、核对,保证转录内容的准确性,利用微信将原始转录稿发给专科护士进行核对。两名研究者分别对访谈资料进行独立分析和编码,由第3位研究者逐份比对;对有争议的编码或主题进行记录,邀请专家集体讨论;将原始资料及编码过程提交专家审核,听取专家意见。
共访谈12名学员,每名学员访谈时间为(46±14)min,转录文字稿14.83万字。访谈对象均为女性、已婚,其他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3.2.1 单位对专科护士培训的态度(1)非常支持。三分之一的学员所在单位非常支持外出学习,所在医院收到学习班通知后,鼓励科室派人外出学习。N5:“医院是比较支持的,我自己也很想去学习,在人力紧缺的情况下能安排自己出来学习,真的很感激(护士长)。”(抱拳、微笑)
(2)支持。三分之一的学员在接到学习班通知后,主动申请外出学习,并获得了公费外出学习的机会。N1:“主要是自己想学,看到弹性培训的形式后很兴奋,心想如果领导不批准就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没想到在人力紧张的情况下,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竟然同意了,真是激动啊,要好好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3)鼓励。一部分学员的科室负责人鼓励外出学习,但是申请未获得护理部批准,便自费、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专科护士培训。N8:“看到学习班采用线上学习理论课程、弹性临床实践的形式很激动(张开双臂),给学习班老师打电话确认后立即报了名,虽然领导不同意,但是有机会学习还是很开心。”
3.2.2 对线上学习理论课程的感受(1)线上学习的优点。时间比较自由,课程可以回放,一人报名多人学习。N3:“线上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比较灵活,不耽误上班,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学习。”N2:“课程可以回放,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反复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可以再看视频。”N3:“短期内消化不了那么多新知识,而线上学习质量更有保证。”N6:“线上课程可以和同事一起学习,线下课程只有报名的人才能学习。”N1:“可以将账号分享给科室不能出来学习的同事,因为我们开展工作时是一个团队,大家都需要学习。”有5位受访对象将学习账号分享给同事使用(此处暂且不讨论知识产权问题)。
(2)线上学习的缺点。线上学习无法互动,达不到授课教师想要的效果。N5:“线上学习时不能跟老师互动,老师想展示的内容不能够展示出来。”N9:“线上学习唯一不好的就是缺少互动,有时上课会走神。”尽管线上、线下学习各有优缺点,但仍有92%的受访对象选择线上学习。
3.2.3 对弹性临床实践的感受(1)分模块学习内容丰富。受访对象认为实践内容丰富,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科室发展的需求精准选择相应模块学习。N9:“我们医院妇科、产科没有分开,成为教学医院才两年时间,教学与科研能力也比较欠缺,我看到哪个模块都想学(不好意思的表情),比较难选择,弹性实践的方式真的很好。”N11:“7个模块有点多,哪个都想选,哪个都想学,建议分成产科护理模块、妇科护理模块、教学与科研模块。”
(2)对弹性培训模式不熟悉。部分学员认为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效果受影响。N10:“感兴趣的模块有好几个,最初这个模块去两天,那个模块去两天,一周都在不同的模块间转来转去,哪个模块学的都不精,之后调整方案,集中1~2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如果觉得学的不透彻,就再学习一周。”N12:“临床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大家可以互相讨论,弥补不足。”
(3)带教质量受影响。①同一模块,不同学员学习进度不同,教师比较难指导。N3:“虽然每个模块都有培训计划,但是前两天没来的学员今天来了就得补课,带教老师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对一直参与的学员也不公平。”N4:“学员来的时间不同,掌握程度不同,带教老师也不方便一遍遍重复(停顿)。如果把模块内容分成几个阶段,这周接收一阶段的学员,下周接收二阶段的学员,这样学习就不会断层,老师也不用讲那么多遍。”②学员缺少归属感。N5:“由于老师比较忙,不能手把手交,因此自己学习目标不明确,看到什么就学什么。”③不是一对一带教,专职老师少。N9:“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根据学员学习进度进行指导,有时会由进修生指导学员,虽然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不介意是进修生还是老师指导,但是体验感不太好。”
3.2.4 临床实践活动评分 满分10分,评8、9、10分的学员均占29%,评7分的学员占13%。扣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考核标准不详细。考核标准按照《广州市专科护士实习手册》要求制定,个案接诊考核暂无详细评价标准,由模块负责人进行评判,偏主观。N10:“以目的为导向,只要能通过接诊考核就行,没有量化要求,觉得要求比较少,不具有挑战性,想学多少、花多少时间和精力都由学员自己把控,但是又觉得没那么多额外要求也挺好。”(2)门诊实践时间短。实践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受疫情影响,部分门诊暂时关闭,择期手术科室病人量减少。N6:“有很多想学还没有学到,希望集中时间学习一个内容,组团学习。”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4](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有计划地培养专科护士。专科护理门诊作为专科护士提供专科护理服务的主要场所,在我国各大医院陆续开设并取得一定成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5]。同时,《纲要》还提出在完善医院护理岗位设置的基础上,确定临床专科护理岗位。本次培训报名资料显示,医院支持专科护士培训,同时临床护士参与专科护士培训的积极性很高。专科护理门诊作为一种高级护理实践模式,不仅可以满足病人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而且也扩展了护理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提升了护理专业化水平和护士自身价值感,达到了护患双赢的目的。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6]指出,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专科护理门诊作为一种高级护理实践模式[7]将专科护士内涵进行拓展、延伸,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传统专科护士培训模式[8]的局限性逐渐显现。传统专科护士培训模式需要集中学习理论课程,分组完成临床实践,学习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所学内容完全由专科护士培训班主办方掌控,学员没有选择的余地,同时培训期间学员往返在路上的时间成本较高。疫情期间线上会议、短期线上学习班等各种线上学习形式不断涌现。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都是成年人,不应该采用灌输式教育的形式[9]。弹性培训模式下,学员可以根据兴趣、工作需要自主选择模块学习,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模式。本研究中,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均有较强学习意愿,在完成本职工作、兼顾家庭的同时,能积极参加培训。对授课教师而言,录播课比现场授课在表达、上下文衔接、语音、语调上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反复练习,因此授课内容及质量也可以得到保障[10-11]。微信沟通的便捷性弥补了线上学习无法互动的不足,专科护士线上培训背景以时间自由、学习地点不受限、可回看、可分享的优势受到学员青睐,具有可推广性。
尽管专科护士弹性培训模式受到学员的肯定,但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1)限定模块选择数目,采用“2+2”形式,学员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两个(至少)考核模块,两个选修模块(不做考核)。(2)采用闯关[12]进阶形式,选择最感兴趣的模块开始实践,完成该模块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3)弹性培训模式并不意味着放羊式管理,将预约时间从以天为单位调整为以周为单位,便于学员连续实践以及带教工作的开展。(4)阶段式教学,每个模块设置3个阶段(看、参与、主导),制订教学计划,对学员实践情况进行周评估,达到本阶段要求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实践,完成一定数量的个案积累才能申请参加考核。(5)导师制在其他领域已广泛开展,能使学员产生归属感[13-14],为提高带教质量,临床实践可采用导师制。由模块负责人指定带教教师作为学员的导师,导师对教学更加认真,学员学习更有方向,不再感到盲目和不知道该学什么、如何学。
本研究深入了解参加2021年妇产科护理门诊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对弹性培训模式的真实体验,弹性培训模式获得学员认可,不足之处也会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护理门诊专科护士弹性培训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