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调查和需求分析

2022-05-24 12:42:18古雪岩常旭红李成云陈仁彤王俊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毕业单位

苏 莉,古雪岩,常旭红,李成云,陈仁彤,王俊玲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新冠肺炎疫情是目前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短板[1]。因此,探索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培养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意义重大[1-3]。本研究以兰州大学2020年已毕业的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对毕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及需求,为改进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本科生毕业实践教学模式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兰州大学2020年已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方向)专业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3份,收回有效问卷62份,有效回收率为98.41%。

1.2 问卷调查

经预调查后,修改完善并确定最终调查方式,即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取匿名自填式法收集相关数据。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专业、性别、就业情况、就业单位等)、对毕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等方面。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毕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各单项指标从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依次赋值1~5分,总分为55分。其中排序题的选项平均综合得分是根据所有填写者对选项的排序情况计算得出,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Epi 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及SPSS 20.0软件整理与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调查对象中预防医学专业34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方向)专业28人;男性 30人(48.39%),女性 32人(51.61%);已就业23人(37.10%),升学36人(58.06%),待业3人(4.84%)。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业人数最多,占30.43%,就业于医疗领域企业的占26.09%,就业于卫健委和食药监局等卫生行政单位的占13.04%,就业于非医疗领域行政单位的占13.04%,非医疗领域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最少,均占8.7%。在双一流综合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的有35人(97.22%),在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的有1人(2.78%)。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

由表2可知,全程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践的有5人,占8.06%,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得分为(41.20±4.87)分;在实习单位和学校分两段完成毕业实践的有57人,占91.94%,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得分为(36.38±7.35)分;两组学生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可知,全程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践的学生大部分对毕业实践教学较满意,73.69%的学生对教师带教责任心条目的满意度较高,相反对实验室检测能力条目的满意度较低。

表2 毕业实践类型及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得分(n=62)

表3 对毕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情况[n(%)]

2.3 影响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因素

由表4可知,64.52%的学生认为毕业实践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求,35.48%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求。81.82%的学生认为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54.55%的学生认为学生参与度不够,54.55%的学生认为实习时间不足,40.91%的学生认为教师参与度不够,18.18%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教师水平有限。

表4 影响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的因素(n=62)

2.4 毕业实践教学需求分析

由表5可知,学生认为最佳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应以就业导向为主的实习,安排学生尽量去企业实习;其次为实习单位与学校相结合;再次为以专业导向为主的实习,尽量安排与理论相统一的演练。由图1可知,学生认为毕业实践教学应着重培养能力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数据统计处理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现场流行病调查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文稿撰写能力、就业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由图2可知,80.70%的学生认为毕业实践需要加强对专业技能的训练,77.19%的学生认为要注重提升就业竞争力。

表5 认为最佳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实习单位(n=62)

图1 认为毕业实践教学应着重培养能力的重要程度

图2 认为毕业实践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

3 提升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的路径

3.1 学生对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总体呈中上水平

毕业实践教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全程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践的学生对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较高,为(41.20±4.87)分,在实习单位和学校分两段完成毕业实践的学生满意度较低,为(36.38±7.35)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来说,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对毕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居中上水平,但仍有提高的空间。

3.2 加强职业规划辅导,提升毕业实践教学满意度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创新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拓展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4-6]。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全程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践的学生,其对知识获取能力、应用统计知识处理数据、文稿撰写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帮助职业规划辅导及提升就业竞争力条目的满意度一般,对设备、实践器材完备性,应急处理能力,现场流行病调查能力和教师带教责任心条目的满意度较高,然而在实习单位和学校分两段完成毕业实践的学生对各条目不满意的有5.26%~14.04%,毕业实践教学应在提升就业竞争力、帮助职业规划辅导等方面加以改进,尤其是毕业论文由学校教师指导的学生。本研究还发现,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实践技能的培养需求,进一步调查发现,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学生参与度不够、实习时间不足和教师参与度不够是主要原因。因此,学校应当不断深化毕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适合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学生培养特点和要求的教学实践体系,以此提高学生对毕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

3.3 强化校内外联合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最佳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为以就业导向为主的实习,安排学生尽量去企业实习。因此,学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全面考虑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及就业单位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实践教育[7]。教师也应从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改进毕业实践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如增加实验室检测和应急处置演练等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力。此外,由于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工作经验[8],因此为了解决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及教师参与度不够的问题,学校应与实习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践基地及带教双导师制的特色育人模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资深教授去实习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形成教研相辅及高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发展的新局面[9-11]。

3.4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采用新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界的共识,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适应这一变化,在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毕业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探索适合专业特点并以就业导向为主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毕业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毕业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我们今天毕业了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36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毕业季
伙伴(2018年7期)2018-05-14 14:19:33
协办单位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