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玉 胡延龙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和深化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是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历史趋势。2010年1月,中央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此次座谈会上提出“交往交流交融”理念,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国今后的民族关系指引了新的方向。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即从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出发,强调要促进和落实各族群众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谐相处,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推动民族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此后,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写入党代会报告,到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再到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高度重视,这是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必然要求。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提出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此展开了讨论和研究。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当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的研究动向,本文基于CNKI学术数据库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
本文选用CNKI文献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设定主题为“交往交流交融”,其他检索条件设定为“不限”,检索共计920条结果(检索时间为2022年3月21日)。其中,学术期刊类695篇,学位论文类22篇,报纸类142篇。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准确度,笔者对检索结果进行了相关性筛选,经过剔除书评、信息、会议综述以及其他不相关条目,再通过阅读文章摘要,剔除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领域文章后,共得到632篇样本文献。通过选用基于Java环境下的CiteSpace5.8.R3版本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样本文献的作者与机构、关键词、聚类信息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对时间切片、阈值设定、剪枝选择等参数进行设置,运行得到数据图谱,并根据数据模块值和平均轮廓值对网络结构进行判断,在经过多次调整和绘制后,得到易识别的研究领域的动态知识图谱,从而系统的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的时区分布和研究主题展开说明。
通过分析某一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段内的文献数量和变化趋势,可以衡量该领域在学术界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从总体趋势来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领域的文献成果整体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见图1)。统计显示,2010~2013年间,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文献并不多,相关领域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以来,理论界开始着重对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进行相关研究,其后两年发文量快速增长,2016年发文量出现小高峰。结合文章来看,2014~2021年间,发文量增长与研究视角拓宽有着密切关联,基本保持增长态势。
分析文献的学科分布,可探究出学者们在该领域研究中采用的研究视角和运用的研究方法等。从学科分布的整体趋势来看,近10年来,“交往交流交融”文献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教育、文化以及社会等多门学科,由此可以看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一个多学科共同关注与交叉研究的领域。从学科构成来看,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学科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特征。图2截取了CNKI数据库中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排名前20位的学科,其中,学科占比最重的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学科,达到721篇,其后依次为民族学(96篇)、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52篇)、文化(36篇)、高等教育(31篇)、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23篇),其他学科的论文较少。可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我国行政管理和国家政治决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也是教育、文化、区域经济等学科的重要关注领域。
文献共被引分析对某一知识领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通常某篇文章的被引次数越多,说明该文章在其研究领域中的学术价值,或该学者在学术界的造诣越高。
借助CNKI学术数据库被引结果显示,截取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高频被引前九名的文章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被引文献,王延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王希恩的《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与金炳镐的《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被引次数分别为134次、114次、114次。从研究者的机构来看,被引文献较高的作者基本来自高校。
表1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高频被引文献排序前九名统计表
运用CiteSpace对相关研究者与机构进行共线分析,可以分析出当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YearsPerSlice=1,NodeTypes=AuthorandInstitution,运行CiteSpace后,得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者与其机构的共现网络图。总体来看,机构与机构之间联系不强,基本不存在共线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跨机构研究网络并不密集,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联合研究有待加强。
关键词能够直观表达文献主题概念,通过CiteSpace软件提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包括生成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与时区演变图等,以探寻该领域研究热点、主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研究的发展脉络等。
在CiteSpace中设置参数:NodeTypes=Keyword,TopN=50,Minimum Spanning Tree,再运行软件得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领域关键词网络图谱。关键词节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引用频次越高;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越多,代表关键词联系越紧密。笔者按照关键词共现强度提取了前10个词频,如表2所示,词频靠前的为“民族团结(51次)”“民族关系(36次)”“民族工作(23次)”“中华民族(23次)”等关键词,这些词也是与其他关键词连线较为紧密的词。
表2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领域关键词词频提取统计表(词频前10)
从图3高频关键词共线关系可看出,学术界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的研究是以党的民族工作而展开,体现出这一领域的研究特征是将民族团结理论与国家政策的结合统一。从图3的关键词图谱中可看出,关键词之间几乎不存在孤立的连线,绝大部分关键词的网络结构较为密集,表明当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已经形成较好的框架体系。
为了进一步揭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找到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在绘制出高频关键词结构图谱的基础上,点击Cluster,选择LLR对数似然算法,进而绘制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热点词频的聚类可视化图谱(见图4)。其中,ModularityQ=0.7337(>0.3),Meam Silhouette=0.7226(大于0.5)。从聚类可视化图谱来看,共形成了89个聚类群,截取前10位的聚类群组如下:#0民族关系、#1民族问题、#2民族交融、#3民族团结、#4交往、#5中华民族、#6民族院校、#7白恩培、#8中华复兴、#9民族复兴。通过提取LLR对数似然值排序前三的聚类标签词(见表3),结合现有文献内容,可以发现当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多置于新时代多民族融合的社会背景下,一是国家对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重视和指导,二是促进各民族关系的融汇互通,三是推动非物质层面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在不同时段内的发展变迁,本文采用了关键词突变(Burstterm)分析。关键词突变是指以突变率来测度不同时期内研究热点的变化率,与关键词时区图谱不同的是,计算出关键词Begin和End时段,能较为直观地看到该热点关键词的学术关注度。由此也能反映出该研究领域主题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经过多次调整参数计算,在CiteSpace中绘制出突变率前18位的关键词突变图谱。其中,图中深色段即关键词突变的时间段,以Begin和End表示关键词突变的起始和终止年份。结合文献分析突变词图谱,发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突变阶段。
第一个突变阶段是2010年到2013年。该阶段与前文对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第一阶段完全吻合。学界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不是很多,早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梳理和阐释上。
第二个突变阶段为2014年到2017年。这个阶段的关键词突变呈现出渐进式特征。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旨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反对分裂”等,这对我国在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是该阶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研究热点主题突变的关键。
第三个突变阶段为2018年至今。这个阶段的关键词突变进入爆发式增长期,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新时代赋予民族工作新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要顺应社会事业发展新形势,正确把握民族差异与民族共性。这一阶段,解读和剖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内涵、要素构成及实践进路,以更为宏观的角度发掘和阐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及如何系统综合地统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等是学界讨论的基本范畴和热点主题。
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提出至今,学者们对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建构的相关讨论方兴未艾。根据研究的国内外背景、现状及近三年学界的研究热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今后需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自提出之后,学术界就对该理论进行了不同视角、不同层次的研究。从经典文献梳理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产生背景、本质界定、理论价值及其之间的关系多具有共识性。同时,又分别从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过程、文化理论、社会交往理论、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及社会心理学理论等视角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界定与内在逻辑进行了理论探究和解读。在理论上如何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实践中如何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和谐民族关系的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在遵循民族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同时,如何因地制宜、因民族差异及特色制宜,采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可行性路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现实意义正随着国家社会发展、民族工作特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需要而呈现出新的内容与特点。学科体系下的理论研究、侧重不同的视角研究还有突破的空间,如中南民族大学散杂居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提出的“共生互补”理念,即具有协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深入发展的现实意义①。今后有待于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进行创新性分析,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与实践的延伸和发展,以不断推动其丰富与完善。
当前,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及现实问题的研究领域和覆盖面仍比较有限。较多文献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空间、传统场域、传统领域,并选择从传统研究视域来分析和解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②。因此,要从抽象化、一般性的理论研究中走出来,多去关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乃至整个社会的实践,切实找准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及现实问题,从问题出发,推进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向纵深拓展。如一些学者提出,要通过调动社区和各民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使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氛围;以夯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重视政府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治理能力。另外,在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少数民族人口的跨区域流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的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度的建设和安全保障的构筑等不同层面的关系亟须进行系统的梳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理论依据,而21世纪以来国内民族关系及问题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则是其提出的现实背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等维度的空间关系③。有观点认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举措。唯有不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才能实现“两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客观上要求今后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剖析我国各民族关系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创造条件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共同性因素不断增加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由此,通过以共同性因素增多为前提条件促进交融,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举措,对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认同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体的一致性目标和价值认同,决定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式的深度和广度,认为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体系要以文化认同为前提和指引。但对于文化认同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主体、实践基础、终极目标上的逻辑契合,在文化认同视阈下如何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自觉,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中如何凝聚共同性力量使彼此产生文化认同的情感认识和价值共识等方面,还有待学界进一步研究和解答。当下,有数量较多的学者从互嵌型社区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联系、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等方面展开研究,引入共识性、基础性的核心概念,由此对推进建立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逻辑进路。今后,还需在逻辑进路的锚定过程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与广度。
民族学作为研究民族群体及其文化的学科,研究方法上主要沿用了田野调查法,注重经验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叙述。目前,学科领域中有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大多侧重宏观层面的把握和探讨,即站在国家政治建设高度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展开的研究④。以具体的对象为例,目前,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这其中主要包括从个案和微观层面来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探究、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样性特征和处理现实关切问题。而且,当前学界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多为独立研究,相关的比较研究较少。因此,今后在研究方法上不仅需要重视科学思维的融入和实证方法的应用,而且需要借鉴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比如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还需要深化拓展比较研究。通过多元视角碰撞、多学科思维交流、多技术融合、多理论深度交叉,在国内外对比研究中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起紧密的学术合作生态网络。此外,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比较研究。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表征进行比较研究,才能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更具科学性和效力性。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各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政治上的团结统一,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容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⑤。在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实践场域,如我国以汉、瑶族为主的杂居地区常年通商形成的“南岭走廊”;以汉、藏、回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形成的跨越西藏地区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诸多民族在这里迁徙、流动、融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接下来,有必要进一步总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经验,如发挥各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纽带性作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并基于此加强对新型场域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实践研究⑥。在当前各民族间经济交流、文化交往、人口双向流动、族际自由通婚等方面影响因素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生的传统空间、场域亦已发生变迁。无论是诸如社区文化广场、公共活动室、图书馆、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还是诸如互嵌式社区建设、全域旅游、网络交流等公共活动,均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环境,提供了场域和平台;不论是从群际接触理论的视角,还是从文化涵化理论的视角,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⑦。客观来说,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待深入,如应加强对乡村地域范围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公共活动场域和公共空间平台的多元化研究,发挥新型场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的重要作用,更大程度上创新和拓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研究的领域和视野,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及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从政策重要性出发,还是从现实争议性考量,围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一套完备的理论话语体系,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亦显得十分必要。
综上可知,随着学术界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篇数呈现出激增的趋势。本文通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可视化分析,构建了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知识图谱,由此揭示出该领域研究关注的核心主题、发展趋势及其演化特点,并获得以下发现。
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虽然可以追溯到2010年,但发文量真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是始于2015年前后。在此之前的发文量只有个位数,在此之后该领域的发文趋势表现为“稳定增长”态势,年均发文量基本持平。从学科分布的整体趋势来看,关键词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献涉及了政治、民族、教育、文化以及社会等多门学科,学科研究视角多元,已经形成多学科共同关注与交叉研究、多学科齐力建构的形势。从相关研究者之间、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看,研究者与机构以国内研究者及其所在高校和研究所为主。当前,除了以全国政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为主的机构,和以金炳镐、陈纪、严庆等为主的研究团队的合作关系网络较为密集外,其他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同一机构中。可见,跨机构相关研究者之间、机构之间并未形成较为广泛、紧密的学术合作网络,不同区域的学者、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术工作者与政府政策部门的沟通交流还有待加强。文献研究紧跟现实需求也表现出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其发表论文数量和研究内容热点、主题的转换紧跟国家政策调整。从研究的关注点来看,国内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的理论渊源、内涵界定、特征、内在逻辑关系、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从研究的热点主题来看,研究主题日益丰富,呈现多样性,政策导向明显。研究主要集中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内含的民族理论、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
通过生成关键词共现,可以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等关键词词频较高,同时,这些词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关系也是最为紧密的。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并结合现有文献可以看出,学术界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的研究是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族工作而展开的,体现出这一领域的研究特征是民族团结理论与国家政策的结合统一。且当前党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的研究多置于新时代多民族交流融合的社会背景下,一是国家对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重视和指导;二是促进各民族关系的融汇互通;三是推动非物质层面的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从图3的关键词图谱中可看出,关键词之间几乎不存在孤立的连线,绝大部分关键词的网络结构较为密集,表明当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已经形成较完整的框架体系。通过关键词突变时段图谱可以看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重点与现实政策具有很强的呼应性,高频关键词与突现词多来源于不同政策文本中反复强调的核心要义。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具有独特性,未来民族发展需要扎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指导,因此,学术界需加强对民族政策的研究,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增添助力。
随着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方面的研究可逐步从着眼于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内涵、要素构成与实践进路的解读和剖析出发,落脚到以更为宏观的角度发掘和阐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凝聚中华民族的内聚力、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上。从社会互动过程、民族交往心理结构、文化适应策略和族际接触理论等方面构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民族交往认知、加强民族文化适应策略引导、加强民族接触与互动等方式建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现机制。这几大方面的研究特点和转向充分体现在中国学者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脉络中,表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从理论阐述向问题导向的转型,反映了学者研究视角的逐步开阔。新的历史条件需要我们主动把握时代境遇,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针对性,聚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议题,争取形成系列创新性成果,为不断加强和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注 释:
①梁润萍:《“共生互补”理念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49页。
②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13年第22期,第21页。
③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李蕾:《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35页。
④罗彩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22页。
⑤《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1版。
⑥廖海亚,何洁:《新时期四川藏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与经验探析》[J],《中国藏学》2020年第2期,第28页。
⑦郝亚明:《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