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家庭教育的要素分析

2022-05-23 08:03刘志梅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原则

刘志梅

[摘    要]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出台,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评价等提供了借鉴。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家庭教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通过分析家庭教育之内涵、理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指出二者的实施教育环境不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不同、教育者自身条件不同、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途径不同,进而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任务目标和开展原则,主要包含动态性、长期性、持续性、多样性、反复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目标;原则

家庭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也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因为它指向培养人。据此,他进一步解释说:“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这不啻说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家庭教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界定

家庭教育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狭义的是指父母或年长者对子女施加教育和影响的教育活动。通常所说的家庭教育指的就是狭义的概念。家庭教育主要针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上,对孩子的性格和品质进行塑造,是个性化的过程。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道德行为、行为习惯。比如,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用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问候、鼓励、信任帮助孩子重新拾起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生的周末、寒暑假,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亲子旅游和参观艺术馆、科技馆等,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从这方面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第一学校。

在新时期背景下,家庭教育的主体发生扩展,社会团体、培训机构共同担任校外培养家长的任务,而教育的目的也有了延伸:改善家庭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纵观这个概念产生的历程,参考诸多观点,我们认为,家庭教育详细阐释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由学校外的家庭、社会团体、培训机构组织的,以学生家长作为主要教育对象的,以提高学生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最终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直接目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持续的教育和影响过程。

然而,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期待又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由于他们自身的生活环境、时代特征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有的家庭忙于事业,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比如,分数至上,过分看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和升学考试,走向了重视智力培养而忽视德育教育的误区;追求表象,不能从新时期教育理论出发审视孩子成长,走向了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误区;封闭管理,将孩子禁锢在题海书海之中,走向了重视埋头读书孤立发展,轻视乐观广泛人际交往的误区;简单粗暴,不顾孩子个性特长单向评价孩子,走向了重视实现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輕视进行“灵活施教”的误区;吐苦水抱怨,习惯了耳提面命对子女管束约束,走向了重视“唠唠叨叨”的语言教育,忽视言传身教的误区。尤其是一些家长渴求孩子成功心切,教育观念陈旧,用陈旧的观念教育新时期的孩子,方法失当,看似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想很多办法,操碎了心,结果常常收获不了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孩子逆反、离家出走等截然相反的一面。这些负面效果通常在学生身上有这样的表现:逃课、厌学,沉迷网络世界,学习成绩差,学习方法不正确,负面心理潜藏、单亲、隔代抚养矛盾激化,亲子冲突,离家出走,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等等。

因此,伴随着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迭代演进,家庭教育就有了新的内涵,打上了具有时代烙印的家庭教育理念。第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个体发展的基础,社会进步的根基。它对一个人教育的推动,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名学生成长成才的源头活水。第二,家庭教育是服务教育,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家长有责任“依法带娃”;更是一种恩情的回馈,它使得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彰显其生命价值。第三,家庭教育又是理解和尊重教育。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家庭教育既要理解儿童,又要尊重儿童,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独立个性,允许儿童犯错误,给予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自由,唯其如此,才能引导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逐步走向成功。

二、家庭教育的地位

针对家庭教育的问题和新内涵,党和国家已经从行政角度给予了高度关注。李岚清同志在谈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中强调:“各级党政领导,有责任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更要承担起影响、组织家庭教育的重担;中小学、幼儿园要积极配合,热情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采取积极具体措施,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教育活动,推动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风气。”这其中,中小学的责任尤为重要,中小学教师责无旁贷,必须俯下身子组织广大家长全面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学习,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系统地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重新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和具体做法上的问题,卓有成效地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对中小学管理者来说,要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大环境中来,通过家长学校创建、优秀家长评选、最美家庭事迹推广、家长进校园等举措,为家庭教育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把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地位摆正。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要把家庭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网络、电话、面访等途径勤与家长沟通,多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状况,让家长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对于家长而言,要认识到孩子教育不是空间的割裂,而是家校合作协同中实现的,孩子在学校,家长就要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好的家庭教育来自家长良好的素养,要使孩子在家庭上好人生的第一课,必须致力于提高家长素养”;孩子居家,就要与家庭教育委员会、家校沟通委员会举行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发现育人契机,研究育人问题,明确育人对策。对于社会机构来说,要把“培训家长”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举行感恩报告会、研学参观、励志拓展等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场地、资源。家、校、社结合促进广大父母用更大的智慧去直面时代变迁带来的家庭教育挑战,从而改变自己,改变教育行为,改变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家庭的和睦,安宁,幸福与和谐。

三、家庭教育的目标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现实面前,家庭教育的目标也逐渐明晰,有人认为,“家庭教育以成人为主,学校教育以成才为主,社区教育以成长为主,孩子自我教育以成功为主。”所以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指向“成人”,据此概括家庭教育的目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儿童理解生活,为儿童独立生活、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会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热爱家务劳动,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就儿童的劳动教育而言,真实的家庭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家务劳动资源,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家务劳动能力培养,在不同学段教会孩子不同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技能。

第二,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为孩子的人格成长和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家庭教育培养儿童主动参与家庭事务,积极为家庭建言献策,创造性、独立性地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在家庭生活中,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参与契机,让孩子承担家庭“议事员”的责任,学会在团队中听取他人建议,正确认识自己,锻炼孩子主动参与、学会协商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培养孩子的沟通、合作能力,为孩子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在群体中竞争与合作,引导儿童学会正确处理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间潜移默化的行为会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家长们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孩子职业定位带来直观感性的认知,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个人职业发展愿景。

第四,培养儿童完善的道德体系、健全心理,为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维品质打下坚定的基础。“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等都将会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家庭教育引导儿童学会自尊、自爱、自律,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辨别善恶美丑,将儿童培养成为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家庭中,孩子接触更为宽松、民主和谐的交往氛围,能较为真实地建立个人价值体系。

四、家庭教育的开展原则

为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我们还有必要阐释一下它的開展原则。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家庭教育做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无法具体量化。鉴于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于此,对其开展原则作出阐释十分有必要。

(一)家庭教育是动态教育

学生的发展处于时刻变化的状态,学生的能力、品格、习惯的积累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因此,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处在一个动态中,同样的手段、方法,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形会引发不同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通过语言行为提出要求,孩子就会遵从命令完成任务;对于初中生而言,我们可能要做出样子,孩子在观察体悟汇总学会。对于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提出目标即可;但是对于习惯较差的学生来说,就要我们做好过程监管和方法指导。

(二)家庭教育是长期教育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劳永逸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它是以特定的家庭、特定的学生为教育对象,进行长期连贯的教育过程。如果家长一时兴起,在一个时间段特别关注孩子某个习惯的养成教育评价,待孩子养成该习惯后不再关注该习惯的评价,那么孩子的言行会有“退行”现象,这就能解释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苦恼:“我们孩子以前很好啊,怎么现在……”所以要在孩子成长链条的线性规划上,不断提高家长素质,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必要时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代素材,促进家庭教育不断更新。

(三)家庭教育是持续性的教育

当然,有学者指出,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家庭教育的重点和原则都是各有侧重的。我们这里指的是家庭教育的无止境,意即一个家庭对其子女的教育应该是终身的,我们中国人传统观念里认为,只要孩子成家立业了,就不需要家庭教育了,这是不对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贯穿终身的。这方面的例子如:有一部分孩子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了职业技术学校,他们看似掌握了生活、生存技能,能挣钱糊口,但是他们本质上还是未成年人,需要家长的监护和教育。这里我们强调的是“迭代思维”:拿劳动教育来说,孩子在小学阶段要学会摆放餐具、淘洗抹布,在初中阶段学会擦餐桌、清洗桌布,到了高中要学会扎染桌布,挑选适合家庭装修氛围、家庭成员使用习惯的餐具。

(四)家庭教育是多样性的教育

最起码目前没有统一的、达成共识的家庭教育系统评价体系,所以我们暂时认为,家庭教育评价具有多样性,孩子养成的习惯、品格,锻炼的能力、意志,习得的为人处世方法都是评价的维度。总之,与孩子成长有关的一切方面都将可以纳入家庭教育体系之中。所以我们提倡家庭成员都要提高个人素质,发展个人专长,从多个维度直接或间接教育孩子。比如,男性家长要强化孩子的挫折教育,责任教育;女性家长则要注重孩子的习惯教育,感恩教育。

(五)家庭教育是反复性的教育

这是由孩子的行为反复性决定的。孩子行为的不可控性与目标的明确指向性带来教育的反复性。美国整容医生麦克斯威尔·马尔茨(MaxwellMaltz)在他的《心理控制术》(Psycho-Cybernetics)一书中介绍道:人们在整容后,需要21天来适应新面貌,因此,流传下一个说法——人们一个的习惯养成,至少需要21天。如果这个条件移植到家庭教育评价中,那么在这21天里,学生的习惯会处于反复状态,所以家庭教育就要反复进行,不断强化。所以,家庭教育要围绕一个目标,在反复强化中,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总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的出台,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家校社要协同一致,提高家庭教育的地位,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促使每一个家庭正确教育子女,在“修身,齐家,孝悌,勤俭”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丁小辉,蔡春梅.北京市中小学生家长对参与学校教育认识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家校合作教育,2015(3).

[2]佚名.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把家庭教育抓在手上[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4(3).

[3]罗先德.家庭教育必须致力于提高家长素养——从小姑娘与爸爸的对话说起[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12).

[4]朱成波.“九大机制”促进家校社区共育[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1(7).

[5]张秀芳.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2).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