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对待网络舆情

2022-05-22 06:43史垒正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7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

史垒正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网民数量日益攀升,大量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言论,国内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只需短短几秒的时间即可遍布网络,产生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会对事件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表明,网络舆情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的安全和谐,网络舆情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关注。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最多的人群,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

在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网络已经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而且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当中,大量人群通过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以及了解社会热点与焦点,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在当前这个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都是“前方记者”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使人始料未及。一旦发生热点事件,即使事件微乎其微,也会在大量社会民众的参与下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由此表明,进行正确的舆情引導必须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而大学生是网络舆情发布的主要人群,所以重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念

必须要认识到,网络舆情是社会各种言论的再次呈现,是社会诸多言论在网络中的无限传播与放大。所谓大学生网络舆情,指的是在校大学生利用新闻评论、博客、论坛、微博、微信、贴吧跟贴及转贴等各种做法,针对当前社会中发生的某种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利用网络技术发布,是大学生针对社会中的各种表现与出现的问题,呈现的个人观点、事件态度、意见看法与个人情绪的集合体。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1.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自总体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关于网络舆情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必须要意识到,大学生每天接收的网络信息数不胜数,当中必然存在着大量不良信息,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判断网络信息,存在着感性与不理智行为,会依据个人意愿随意传播没有得到论证的消息,甚至有的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个人加工,将事件无限放大,在无意操作中导致信息内容出现了变化,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进一步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全稳定。有的人利用网络舆论进行炒作,从而获得一定的利益。这是抓住了人们性格中的不足: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某件事是正确的,那么这样的观点则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所以大学生不能轻易相信网上的舆论,要对网络中的事件做出正确判断,只有充分了解事情原由并经过多方论证后,才能对事件做出结论。再有,网络舆论也具有一定的优点,可以起到宣传与监督的作用,如一个人做了好事,被其他人发现了。然后将这件事传到网上,从而得到了大量网民的赞扬。这样的案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意识,引导大家向做好事的人学习,使世界充满了爱。最近几年,我国网络技术快速更新,新媒体网络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由此得到了大量社会民众的应用,为普通民众传播信息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学生也能借助新媒体网络快速传播有关信息。

每一名大学生均有手机,他们更善长通过手机上网,其网络操作技能与计算机知识要明显高于普通网民,一旦大学生拥有不良情绪,他们就会成为在网络中最为活跃、意见最为尖锐的人群,在不良信息的传播下必然会造成不安全因素的产生,所以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当前,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处于快速变化过程中,传统价值观遇到了强烈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快速更新,有的人群出现了心理不平衡问题。虽然大学生关于网络舆论带有一定的个人观点,但自总体上看是较为理性与正确的。当代大学生自高中直接升入大学,他们不具备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极易被网络中的信息所引导,他们的思想较为简单,在激动情绪的影响下意见表达更具碎片化与情绪化。有的大学生还会出现极端言论,甚至被不良网络信息误导出现错误思想,一旦相信谣言并进行传播,他们就为成为推动不良网络信息传播的人群。要认识到,不良言论的传播速度不可小视,其甚至比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在群众中造成的影响更大。在看到网上信息时,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迅速发表自己的意见,短时间内即可影响大量人群。

2.信息传播速度快

最近几年,我国网络技术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过程中,为各类新媒体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型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增多,通过手机可以登陆微博与微信,二者均可在最短时间内发布信息。这种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途径,致使舆情传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传播效果呈几何数上升,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成为舆论焦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传播的信息质量不受控制,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量虚假内容。假如对网络信息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与识别能力,网络舆情则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随着信息在实际生活中的不断发酵而演变为大规模的突发事件。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生活中的一件极为普通的事件在网络传播的影响下,也可能转变成一件人人皆知的大事,从而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而网民的语言与舆论也会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有时会变成大家的偶像,有时会变成大家的“对立面”。不可忽视的是,我国高校已经进入舆情热点频繁发作的阶段,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重点人群是在校大学生。现代大学生属于90后与00后,他们拥有较高的网络操作技能与智商,而且由于在校住宿而拥有大量上网时间,所以他们在频繁使用网络的同时会对网络中的热点信息给予较多关注,这一发展趋势明显居于普通网民之上。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关注的信息数据,则可能出现不理智行为。假如通过网络得到的信息是不真实的,则会诱导大学生进入歧途,而进一步发展为网络舆情。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的对策

要意识到网络舆论不但可以产生积极作用,而且也能产生消极影响,网络舆论为人们开展思想交流提供了机会,有利于集中各个方面的意见,解决矛盾、化解不良情绪,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真实体现,成为人们开展学习、接受教育的工具。自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网络舆论可以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也能出现思想偏离问题,网络舆论的形成主要是人们意见不能顺利表达的结果。有时人们的消极情绪利用不良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每一个人均能表达自己的意图,意见不能实现统一。

必须要承认,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离不开网络的有力支持,所以在引导大学生方面也需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有效途径,正确理解舆情引导在应对网络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对当前行业舆情引导措施进行大胆改革,敢于应用网络技术完成对当代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其通过网络正确传播网络舆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认真思考的网络舆论态度,自觉控制不良舆论在网络中的传播与扩散,防止社会公众被网络中的错误信息所误导。做到这一点,不但要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鼓励大学生有效控制自己的言行,而且还需通过制订有关法律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

(一)明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由于网络环境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性格、行为、思想等与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不同,如现实生活中容易害羞的大学生可能在网络中却敢说敢做。他们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有时只是为了短时间的发泄,网络中出现的不理智言行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差异也表明了大学生关于网络舆论的情感特点及思想倾向,所以准确判断大学生网络舆论心理发展,有利于制订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措施。

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时要注意,当代大学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反复说教与灌输,希望老师能够与自己平等交流。所以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时,老师可使用与网络环境相契合的语言,有时轻松、幽默的语言更能深入大学生心中。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过程中,要防止反复进行理论灌输与教育,要善于站在与大学生平等的地位、使用亲切友好的语言、和谐稳定的语言交流方式等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在一定条件下,与大学生平等交流、热烈讨论更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只有与网络特点相一致、与大学生语言表达方式相似,才能保证网络舆论引导的成功。

(二)引导大学生主动控制自己的言行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信息传播与信息发布人员的素质等方面,认为只要信息发布人员具有较好的素养就能发布质量上乘的信息。这种做法过于强调信息发布人员的教育,而不能真正培养信息接收者的媒介素养。应该充分利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做法来帮助大学生正确判断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差异,鼓励大学生对自己发布的网络信息负责。只有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行,才能提高大学生判断网络信息真假的能力,从而主动远离那些无用的、有害的信息,引导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帮助大学生正确判断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差异,還需兼顾大学生在网络中与现实中行为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生活中做到言行统一,这是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主要方式。

(三)创建合理的引导机制

1.创建校园网络舆情领导机构

在学校宣传部门与学工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校园网络舆情领导机构,并配备数量合理的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开展网络舆情日常管理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及时收集校园网络舆情并立即开展深入分析,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给学校领导,力争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消除于萌芽状态,在事件刚刚涌现出苗头时即给予解决。针对网络舆情人员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或者虽然在处理过程中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事件,要对有关人员及时做出解释,稳定他们的思想。第二,遇到校园紧急网络舆情时要立即处理,要与有关人员及时沟通并做好疏导工作,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负责收集网络舆情信息的工作人员要立即担负起指挥责任,负责指挥事件的处理过程,并立即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

2.制订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高校要想严格管理网络舆情,就需重视引导机制的创建工作。具有合理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才能保证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制订操作性较强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赋予不同人员必要的责任与任务,一旦发现校园网络舆情就能做到第一时间反应、各部门同时响应、有效利用资源等,从而在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及时解决。再有,还需激发高校领导、专业人员、网络人员的参与热情,在出现大学生发布不良信息问题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并不是删除,假如这种问题确实表现突出,则需与有关部门及时联系并给予正确的答复。如果信息发布者情绪过激则需立即引导,如果发布的信息适用性较强,就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针对网络中的异议不能一味打压,要善于做好事件的调解工作而不是将矛盾放大。要善于应用和平有效的方法解决最为突出的问题。

3.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中的“信息超人”

高校拥有不可比拟的人力资源,当中才能突出的大学生、教授、专家等比比皆是,可推荐这些在网络中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人员担当“信息超人”,这部分人员有着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他们能够影响大面积人群、做出正确决策与协调大学生间的矛盾。再有,这部分人员还需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主动宣传社会正能量,通过宣传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同时还需应用正确的网络舆情引导方法与艺术手段,如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导贴子的发展方向,对引发大量大学生关注的贴子及时跟贴,遇到情绪低落的言论时要及时疏导,做到跟贴及时、结束适时。“信息超人”主要发挥疏导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干涉,一味强行封堵与干涉只会引发更多人群的不满,导致大量不良言论在网络中涌现,对事件真相不了解的社会公众在不良言论的影响下会导致事件进一步恶化。

4.正确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各个高校要正确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如增加新媒体介绍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积极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利用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网络舆论责任,从而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有利于减少违反网络法规与网络道德的行为,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网络舆情环境。要在学校老师与辅导员的支持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寝室制订“网络纪律”,利用大学生的自我约束与学校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不但要积极引导网络舆论,而且要制订有关处罚条款,对大学生的不良上网行为进行处罚,如规定学生在宿舍内的上网时间,明确要求大学生不得沉迷网络游戏,不能由于上网而不去上课。一旦发现大学生出现违反网络纪律的现象则需给予必要的处罚,如关闭网络、不允许评优、给予纪律处分等。

三、结论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我国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方法欠妥,面对校园网络舆情时一味应用堵截与打压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大学生由于不能及时了解事件真相而质疑学校的管理,造成一些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升级,产生了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果高校在发生群体性事件以后,能够第一时间公开有关信息,及时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理,那么不但可以稳定大学生的情绪,也可以在后续处理中抢占先机。

网络舆论引导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当代大学生生长于我国网络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他们掌握着坚实的网络操作技术,面对数不胜数的网络资源与海量资讯,其成长环境更加复杂。在大学生网络舆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但要及时察觉各种各样的不足,也要意识到网络舆论环境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有利因素,做到这些才能与时代发展相契合,通过正确合理的做法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行为,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引导网络舆论,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晓迅,刘永胜,李晚莲.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热点的图谱分析——基于中国知网的数据[J]. 江淮论坛. 2021(05)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引导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