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江路 黄圣游
摘 要: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史与设计史中,隔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园林建造中,古人园林营造讲究“隔而未隔,界而未界”。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疫情,让人们对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的交流尺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纳西族壁画、彩绘、书画、史料、文物几个方面入手,探究其内在的文化艺术形式,提炼生态符号,并且结合纳西族的隔断技法将传统的隔断设计理念融入现代社会之中,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与礼教的认识。
关键词:民族融合;隔断;生态符号学;后疫情时代;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传统十分深厚。中国也是物产极为丰富的大国,从“良渚文化”到“器物文明”再到各种工程营造的形式,无一不证明中华文明史也是工艺发展史、器物营造史。此外,儒家文化的发展,让我们对“礼乐”与“中庸”的追求深深烙进中华传统思想中,并指导人们进行营造活动。
“隔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隔者,障也”,具体来说就是以物遮物。中国古代对“隔”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从挖田造湖到叠山置石,都可以看见“隔断”的影子。纵观历史古人对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隔断寄托了人们对于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物、生与死的重要看法。
在生态文化符号学领域,对“隔断”的理解就要参照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即人对自然的态度,浪漫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可以相互交流的。自然这一概念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要求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又要敬畏自然,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从卡莱维·库尔的《符号生态学》中不难看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就是尺度关系,古时人们就对这种关系做了界定,即所谓的“隔而未隔,断而未断。”
纳西族地处云南,是我国的边陲重地,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式。从东巴文化到土司文化,纳西族以独特的文化形式与生活特色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受正统汉文化影响,很多少数民族都开始对“隔断”进行研究,无论是纳西族园林景观,还是室内家具营造手法,都有“隔断”思想融入其中。如纳西族的屏风、园林中的月亮门、室内藻井等(如图1),都体现着“隔断”的思想。无论是装饰还是防卫,其文化研究和生态符号研究对于少数民族振兴和文化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隔断文化与生态符号学研究一般是融入景观里的,而日本文化中对其研究最为深入。日本文化中弥生文化的“隔断”思想尤为显著,弥生文化认为日本人民狩猎、畜牧等都基于对神明的崇拜与对自然的尊敬,而这种尊敬也受“隔断”文化的影响。到了更近一些的时候,日本专家开始研究园林营造中的枯山水、屏风、推拉门,也都体现了“隔而不断”的思想。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就曾表示,禅宗修行要注重内心,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虽然园中空净孤寂、万物寂灭,但心中要“一念起而万物生”。印度也是研究“隔断文化”的大国,因为印度是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佛教对于“隔断”的研究也比较深刻,包括隔离本我与外界的须弥座、隔离圣地与人间的研究一直是印度佛教以及印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
西方国家对生态符号学的研究最深入,也最庞大。从约翰·迪利的《自然和文化的符号理论基础指南》到诺特的《符号学期刊》,再到卡莱维·库尔的《符号生态学》。从《寂静的春天》开始,西方专家就一直致力于环境研究以及生态保护,而对于诸如“隔断”技法的表现,更多体现在西方的庭院及绘画中。
国内包括云南对“隔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园林景观以及家具小木作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潘谷西对于中国古代园林建设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方面。同时,为了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家具形式,许多学者通过考察中国古代的壁画、雕刻、文人书画等发现,中国家具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从《韩熙载夜宴图》到敦煌壁画,再到故宫留存的大量史料以及文物,可以大致了解了中国古代传统“隔断”技法的表现形式。
二、纳西族的隔断技法与生态符号学研究
(一)生态符号学的基本内涵
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于1866年创造了“生态学”(ecology)这个概念,他首先将有机体引入环境这种形式的外部世界中,认为“环境是关于有机体生命演化以及发展壮大的所有概念统计的集合”。近几年来,不少学者都对生态学进行了研究,认为有机体包括有生命和无生命两种形式。有些学者认为,研究生态学应该将有机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与外部世界分开,将外部世界对有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探寻有机体的内部发展变化。也有学者认为外部世界的发展与内部世界的演变息息相关,研究内部变化,必须研究其环境的发展变化,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印证了这个观点。这种研究环境的演变过程,将有机体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统一研究的环境观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环境观。
(二)纳西族隔断文化的生态符号学审美价值
研究发现,纳西族文化中有不少关于生态的神灵文化,包括人类如果残杀了自然中的生灵,并将其活剥,死后就会下七层山地狱。在纳西族神话故事中,纳西族人的生命有一棵神树守护,所以在纳西族中,就将神山、神树、神湖、神石作为纳西族的守护神。同时,在纳西族家中又有将牦牛、老虎作为门神的文化背景,而这些文化在东巴王国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纳西族将这些文化记录为《神路图》来体现纳西族对于生态文化的尊敬。可以从中提炼出历史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生态符号学关系有三种主要模式:泛符号模式、意义模式、神话模式。
三、基于生态符号学的纳西族隔断文化表现
纳西族传统隔断体系受中国的建筑构架的影响,一般室内不会采用承重墙,在室内只需要设置用来承重和围合的外墙,里面基本都设置隔断,室外空间一般需要达到“移步易景”的效果,一般也会采用墙体和半墙体以及憑栏作为隔断。从功能角度可以将传统纳西族隔断分为完全隔断空间和半隔断空间。此外,纳西族受到汉文化影响,重礼乐,所以在生态文化的语义与语构规则时,加入了大量的汉文化元素,如蝙蝠、龙、风、饕餮、鱼纹等。从清代“改土归流”及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纳西族的隔断技法又加入了很多国外元素,如飞机、手枪等纹样。
对于纳西族隔断技法的生态符号学研究,就要明确纳西族隔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所谓的内涵指的就是符号能够指代什么,比如纳西族的大理石屏风用到了石头,在纳西族文化里石头的外延就是石头本身;但石头的内涵则表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具有神的象征,在受到汉文化影响后,石头还可以表示真诚与诺言。在制作藻井的时候多用木头,但木头上会雕刻鱼纹与水纹,其外延就是像鱼的刻纹和像水的刻纹;其内涵则具有趋吉避凶、预防火灾等寓意(如图2),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还衍生出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意。
四、纳西族隔断文化中的生态符号
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运用
(一)生态符号学在建设生态环境中的运用
从20世纪开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将生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使其符号化地进入人们心中,促进人们构建一个正确的世界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紧密联系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要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扭转以前“人定胜天”和“人类至上,高于其他自然中的一切”的老旧自然观。
笔者认为,当人们开始以符号学的观念开始审视周遭的环境时,就可以看出:我们这个世界的环境是一度环境(first nature),地球所构建的一度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人类无法建立一个二度环境(second nature)来替代已有的一度环境。而构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符号学让我们能够熟悉人们感知自然的方式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感知和行为是相互依靠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辨认与控制。辨认作为人的主观意识往往能够控制人们去理解被辨认的对象。例如,我们要知道竹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首先要知道竹是什么,如果竹的产量十分稀少,而我们在了解竹的作用后对其大量砍伐,就会导致竹的数量急剧下降。由此,辨认就改变了自然属性。
2.去语境化。我们在认识与了解事物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去语境化。例如,水葫芦在环境中的调解作用十分明显,它可以体现生态化的进程,但是水葫芦的数量一旦过多,我们就必须对其进行控制,这种控制的过程就是去语境化。
3.行为和再模塑。我们一般认为,有机体的行为取决于有机体本身的形象,还要受有机体的支配。从社会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出,行为可以改变环境,使环境可以更适宜于人类的支配。
4.自我化与价值化。我们可以将一个现象纳入自我里面,其过程就是赋予这个现象价值化。所以,生态环境的危机深埋于人类的行为与理解之中,符号化的过程就是将自然变得更加“机械化”,也可以使其更具活力。
(二)汉化语义下纳西族隔断文化的生态符号学表现
纳西族沿袭汉文化的审美标准,长期以来都以形神兼备、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作为日常设计活动的准则。而这种设计活动就衍生出纳西族设计文化的重要原则。
1.留白。这一概念最开始是从中国绘画中提炼出来的,指的是中国画在创作的时候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使人遐想。在纳西族的隔断文化中,这种“虚”隔断的形式,能够凸显人们对于环境的审视与思考。
2.中庸。笔者在前文不止一次地提到,纳西族文化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庸。此处的中庸是指比例对称、不偏不倚,表现在隔断之中就是中轴线。这也是中式建筑室内、室外设计时最大的隔断,用一根轴线将两边划分为不同的功能。
3.萦回。隔断设计的最大的作用就是分隔空间,让空间达到一种曲折萦回、意犹未尽的味道。
五、结语
本文从生态符号学的领域总结纳西族的隔断文化,将文化与符号学联系起来进行解译。还叙述了纳西族的隔断文化是纳西族的文明结晶,不仅体现了纳西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体现了纳西族先民与人交往的尺度。尤其是疫情肆虐的当下,用纳西族的隔断文化来审视当今社会,用一种“隔而未隔,断而未断”的关系来表现疫情中的中国,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将纳西族文化与生态符号学相联系,不仅研究了纳西族的生态文化,更为我们日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文化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最后,将抽象的文化概念与生动的纳西族的生态观念相结合,将生态符号学的编码规则解译、转化、再创造,将隔断文化符号化,为传统空间意向表达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7.
[2]林立平,等.云南少数民族竹制品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4):27-29.
[3]林立平,黄圣游,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对家具艺术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8):26-27.
[4]苑宏刚.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08.
[5]朱航漪.公共小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5.
[6]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王子轩.对日本枯山水造园艺术的思辨[J].美术教育研究,2016(3):171.
[8]戴炜.中外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地铁与伦敦地铁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6.
[9]姜静.试论儒家文化对中韩建筑环境艺术的影响[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6.
[10]王珺.中国家具文化在美国艺术家具中的應用与发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4):20-21.
作者简介:
邓江路,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艺术。
黄圣游,博士,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制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