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利
(新钢中心医院,江西 338000)
2型糖尿病(T2MD)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以消瘦、多食、多尿、多饮等为主[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T2MD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其患病率不断增加,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后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T2MD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3-4]。因此,对于T2MD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5-6]。本文旨在探讨利格列汀联合度拉糖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网膜素-1、25-羟维生素D[25(OH)D]、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T2MD患者120例,符合《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7]诊断标准。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病程1~15年,平均(7.84±1.93)年;年龄32~71岁,平均(57.84±6.75)岁。治疗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病程1~16年,平均(8.03±1.78)年;年龄34~72岁,平均(57.32±7.68)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①符合T2MD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出现T2MD各种并发症或1型糖尿病;②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重要脏器严重异常者;④影响维生素D水平疾病者;⑤补充活性维生素D、钙剂者;⑥精神疾病者;⑦妊娠期妇女或者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两组均于入院后对患者进行T2MD疾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对照组给予度拉糖肽注射液1.5 mg/次,1次/周,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度拉糖肽基础上给予利格列汀5 mg/次,1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并且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控制,并且主要症状改善;无效:患者血糖水平无改善,并且主要症状无改善。以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5 指标评价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T2MD患者糖代谢水平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②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T2MD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包括胰岛素抵抗(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③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T2MD患者血清网膜素-1、25(OH)D和Hcy水平变化,收集患者5 ml肘静脉血,离心8 min,收集血清,离心条件:半径10 cm、转速2 000 r/min,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网膜素-1和Hcy水平,以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④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T2MD患者炎性因子变化,收集患者5 ml肘静脉血,离心8 min,收集血清,离心条件:半径10 cm、转速2 000 r/min,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
1.6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5.0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T2MD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治疗组T2MD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T2MD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2MD患者FPG、2 hPG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T2MD患者FPG、2 hPG和HbA1c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治疗组T2MD患者FPG、2 hPG和HbA1c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水平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T2MD患者HOMA-IR和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T2MD患者HOMAIR低于治疗前,而HOMA-β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治疗组T2MD患者HOMA-IR低于对照组,而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
2.4 两组治疗前后网膜素-1、25(OH)D和Hcy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2MD患者网膜素-1、25(OH)D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T2MD患者网膜素-1和25(OH)D水平高于治疗前,而Hcy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治疗组T2MD患者网膜素-1和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网膜素-1、25(OH)D和Hcy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网膜素-1、25(OH)D和Hcy水平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
2.5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T2MD患者TNF-α、CRP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T2MD患者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治疗组T2MD患者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
T2MD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90%以上,主要是因胰岛β细胞代谢紊乱或胰岛β细胞功能退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具体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认为与代谢类疾病、饮食结构、遗传及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8]。T2MD会导致患者血糖上升,初期会造成乏力、口干等症状,而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导致糖尿病足、糖尿病眼底疾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9]。因此,针对T2MD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关键。
度拉糖肽属GLP-1-Fc融合蛋白,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促进血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降低HbA1c水平[10-11]。此外,度拉糖肽还可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以此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12]。利格列汀属一种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DPP-4,以此提高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活性而控制血糖[13-14]。本文研究表明,治疗8周,治疗组T2MD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PG、2 hPG和HbA1c低于对照组,治疗组T2MD患者HOMA-IR低于对照组,而HOMA-β高于对照组,提示利格列汀联合度拉糖肽可提高疗效,改善糖代谢及胰岛功能。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被存在于肝脏线粒体中的25羟化酶羟基化生成25(OH)D。T2MD患者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者[15]。网膜素-1是一种脂肪因子,研究发现T2MD患者网膜素-1水平明显升高[16]。Hcy主要是由细胞内蛋氨酸脱甲基生成的一种含硫氨酸,其可通过产生超氧化物、过氧化物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凝血因子功能改变,而造成血管壁巨噬细胞反应,导致血管壁脂肪堆积。研究报道显示,T2MD患者体内Hcy水平升高[17]。本文研究表明,治疗8周,治疗组T2MD患者网膜素-1和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cy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利格列汀联合度拉糖肽可提高血清网膜素-1和25(OH)D水平而降低Hcy水平。
炎性因子与T2M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8]。TNFα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参与炎症过程,与T2MD胰岛素抵抗形成具有一定关联。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而T2MD患者体内CRP水平升高[19]。IL-6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研究表明,IL-6激活的急性反应是T2MD胰岛素抵抗形成的重要环节[20]。本文研究表明,治疗8周,治疗组T2MD患者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利格列汀联合度拉糖肽可通过降低TNF-α、CRP和IL-6水平而减轻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利格列汀联合度拉糖肽对T2M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血清网膜素-1和25(OH)D水平,降低Hcy水平,减轻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