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世桢 | Jia Shizhen孟祥彬 | Meng Xiangbin郝 祥 | Hao Xiang史英霞 | Shi Yingxia
古代住宅院落门口的墙壁,门内部分称为“隐”(同“影”),位于门外则谓之“壁”,后统称影壁,也称照壁、萧墙。在《论语·季氏》中记载有:“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即“祸起萧墙”。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影壁已成为华北地区各民族各地域居住文化和民俗的载体,它可以反映一户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区域在经济、文化、政治、建造技艺等各个方面特定时期的历史形态。
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建筑,因其所属地缘、地域环境及材料有别,工匠营造技艺传承有差异,故各地民居建筑有着更加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对影壁墙的研究中,关于规模宏大的皇家建筑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国内广大的“乡土建筑”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冀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影壁研究上,尚缺深入挖掘涉及具体细部尺寸的比例关系、尺度关系和营造规律等。本文以冀南地区保存较多传统村落的邯郸市为例,探讨该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中影壁墙的表征特征、营造构成、参量设计、空间关系和功能需求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讲求堪舆及建筑环境学的中国古代,从院落和影壁墙单体的角度方面都是古代匠人考究堪舆术数体系的重点。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清工部《工程做法》卷四十一——各项装修做法、卷四十二——石作大式、卷四十五——石作小式中,均有关于清代官式影壁墙的做法相关记载[2]。但由于古代等级形制、自然和经济环境及信息传播等因素,官式做法对于我国民居建筑影壁墙的影响却是有限的。冀南民居建筑影壁墙的营造虽无文献记载的固定模式,但其营造时存在普遍的营造技艺法则。了解此营造法则,可更加了解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表征与内在调控机制的联系,明晰同时代、同地域工匠在砖石及砖木混作影壁墙营造特征的共性,为日后传统影壁墙的修缮和民居建筑传承提供理论指导。
截止到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公示的最新一批(共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中,仅冀南地区就占了93个之多[3]。冀南地区广泛存在的传统村落中蕴含着丰富的我国农耕文明时期留下的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故本文以邯郸市传统村落为样本研究,共93个(前五批),再根据影壁形成年代及特点、影壁保存完整性等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后,选取其中35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图1)。
图1 调研村落分布图
现存冀南地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中的影壁墙中,除个别设计较为精美,做工较为考究外,普遍属于实用功能性较强的遮挡性影壁墙,主要营建于明清时期。按照建造材料可将其类型基本可分为砖石、砖土、砖木和砖石木混合四大类;按照其位置关系可分为嵌入式和独立式两大类。上述几种是最具有冀南民居特色的影壁类型,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冀南地区的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大多是以北方典型院落式建筑形式——“合院式”作为居住的基本单元,呈对内开敞的“两甩袖”院落形式。其现有遗存的影壁均遵守着中国传统建筑三段式的形式可分为壁顶、壁身和壁座三大部分[4]。
影壁所处位置和平面形式可分为座山影壁、一字影壁和撇山影壁。与传统影壁建设条件不同的是,受冀南山区建设条件影响,宅院前后相邻而建,门外影壁常修建在邻居宅院外墙及侧墙之上,内影壁也常和厢房山墙结合而建。内外影壁与院门共同组成了半围合的灰空间,是一座宅院空间内外联系的“序言”和引导点。
(1)简单质朴的装饰
影壁的装饰可以表达出人们对于生产、生活寄托的美好愿望,从装饰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期当地经济政治地位较高的人家中存在的影壁,此类影壁装饰丰富。装饰主要包括以动物“蝠”祈“福”的“五福捧寿”蝙蝠纹饰;以梅、兰、松、柏等植物或花卉代表不同的人文精神的装饰图样;以几何符号拼接成花草纹、龟背纹、云纹等图案的纹理装饰图样;和以寄托主人宗教期盼的“福”、“寿”和“卍”等文字或整段诗词作为装饰图样;还有的则直接以神话中人物故事或民间人物形象为题材的影壁装饰图样,如“八仙过海”“五子登科”“鱼樵耕读”等(图2~3)。
图2 冶陶村“福”字影壁
图3 邢台上申庄文字影壁
另一类是以素面硬心为主的大部分普通民居的影壁装饰,影壁修建多为满足实用功能并使墙面不突兀。壁心方砖用龟背纹形式,铜钱形式等简单质朴的几何纹饰。古代中原社会稳定性较差,交通和自然环境恶劣,多数普通百姓不会花费较多财力人力对院落的影壁进行装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居影壁的完整程度主要受经济条件与文化传播影响,可据此作为了解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脉络的衡量依据(图4)。
图4 方砖壁心、铜钱纹壁心、龟背纹壁心、矩形条壁心
(2)纯粹朴实的文化
影壁是传统村落中的一个装饰性“宣传栏”,显示的是包括祥瑞文化在内的多种北方民俗和文化,也寄托着使用者和工匠们祈福纳祥的美好祝愿。同时,影壁上代表的文化发展与华北地区地域民俗习惯和儒释道信仰密不可分。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在民居建筑形式表达上相辅相成又彼此影响,形成了邯郸地区独特的影壁风格与特征。
在乡村居民的迭代和改造下,新建民居盲目使用新材料和新的建造工艺,村落整体呈现出无序和不协调的面貌,传统影壁墙的营造技艺面临传承断代的可能。
通过对测量的数据分析后(表1),发现影壁身高与上身高及壁身宽与整体宽度之间,、、这三个方圆构图的比例关系,较为广泛地存在于冀南传统民居建筑中。三种构图方式中国古代方圆构图法则中均可找到源头,其简化的符号模型中涵盖现代几何美学构图方式。最早记载于《周髀算经》中的商高方圆、圆方图(图5);宋《营造法式》中多次提到1与的关系,法式卷二中有:“方一百,其斜一百四十有一”与“圆径内取方一百中得七十一”的规定[5-7]。在民居中总平面的构图及各正方、厢房平面、立面、剖面甚至民居院落、大门、影壁塑像构图的几何分析上均有体现。方圆构图比例蕴含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规矩方圆”的价值观[8-9]。
图5和2--11方圆构图关系示意图
表1 典型案例数据统计表
冀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中的影壁以壁心高做控制性长度1,影壁壁身高度与影壁心高度之间普遍存在阈值为的关系。在少数同时存在壁顶、壁身和壁座的完整影壁的壁身的建造时,也是依据壁心的宽高的倍去修建壁身。根据影壁壁心高度控制调节和改变壁心宽度乃至影响影壁三个独立部分或整体的高度,使之处在有机变化的节奏中,赋予影壁整体立面生动的造型比例(图6)。
图6 冀南传统村落民居影壁墙中关系示意图
民居中的影壁壁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壁顶的或壁顶与厢房一体的方式设置。此类民居影壁设置时,有部分无明显壁檐,多数为了凸显影壁位置和起到避雨装饰作用,存在明显檐口。另一类是有单独壁顶的,壁顶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施工和使用方便,将壁顶采用层层后退的方式堆积砖或壁顶石材。另一种则以砖木混合的悬山式或硬山式制作较为复杂的壁顶,壁顶下部做梁枋、斗拱、垂脊等,利用拼瓦和雕刻共同起到防雨水腐蚀和装饰的作用(图7~8)。
图7 邑城镇白府村硬山壁顶与民居厢房重合设置
图8 北岔口村有单独壁顶的民居影壁
影壁壁身是冀南地区传统村落民居中影壁的核心部分,由于自然位置等条件影响,影壁常以座山内影壁和独立外影壁两种方式出现。多以条石或方砖铺装、或拼砖贴砌、或雕刻图文,四角做浮雕形式的岔角。单作为民居影壁,其尺寸关系还与院门之间的参数具有空间关系。
(1)壁心宽比院门宽
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影壁壁心(方砖心)建造宽度与院门宽度比值在1.12:1左右波动。影壁心宽与院门宽比值在0.95~1.10比较集中,反映出影壁在修建时,其壁心宽度根据院门宽度作为控制性宽度进行修建的。也有极个别影壁墙在走廊的尽头。例如邯郸市武安市伯延镇房家大院入口影壁,该影壁位于院落与走廊之间的侧墙上,是因为院落前的走廊较深,位于侧墙可使从外来的主客第一视点看到影壁墙,起到和普通影壁相同作用的同时,更具主观性。此类影壁,壁心宽和院门宽没有相同的规律,但整个壁身高度和院门高度一致或略高于院门(图9~10)。《青乌先生葬经》中有云:“地有佳气,随土所生;山有吉气,因水而止。气之聚者,土沃而住;山之美者,以气止而吉。”
图9 武安市伯延镇房家大院“福禄寿”三仙图
图10 武安市伯延镇影壁位置示意图
(2)壁心宽高比
壁心作为整个影壁的核心部分,其横纵尺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影壁的空间尺寸。调研数据发现,影壁心的宽高比值范围集中在0.91~1. 05之间(图11),也存在极个别的比例为1. 41。影壁壁心宽高比例为1:1与壁心方砖铺装方式有关,常用以上文所述的四种铺装方式有关,究其原因也是根据建造时期砖块的尺寸有关(图12)。通过研究得出影壁壁身高是壁心高的1:的比例关系可看出冀南地区传统民居在建造影壁时也将古人“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融入其中。
图11 壁心宽与院门宽之比频率分布直方图
图12 影壁心的宽高比频率分布直方图
(3)壁身高比壁高
分析发现,影壁壁身高度与影壁整体高度(或整体宽度)的比值范围主要集中在0.56~0.66之间,且若将影壁整体等分后,壁身与壁高具3:5的比例关系,均几近现代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的几何构图数据。
冀南地区传统民居建造的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控制和依据,影壁修建宽度是由影壁心宽度、院门宽度互相影响。除特殊影壁外,多数影壁的修建与其对应的宅院门的宽度有一定的参量影响。院门的参数根据其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如堪舆术数、鲁班尺、工匠间的口耳相守的尺寸等[10]。故影壁整体尺寸也会根据其产生变化,变化原理参看图13。
图13 冀南地区传统村落影壁墙整体性尺度影响关系示意图
壁座是包含承重功能的影壁的基础。冀南地区传统民居影壁壁座多采用角柱石和砖砌为转角,砖或砖石混作下碱的形式,少数壁座用砖、石或砖石混合做出完整的须弥座。壁座砖砌做法的层数多为9、11、13的奇数层。影壁壁座多为砖石砌筑的垂直形式或略突出壁身3~9cm,部分保存较为完好的影壁壁座采用以干摆和丝缝做法为主的下碱形式,其比例在整个影壁中占1/5,极为少数的采用砖或石材或砖石混合砌筑的须弥座的形式并雕刻有莲花等宗教图案(图14)。
图14 冀南地区传统民居影壁壁座主要类型
(1)壁心中心点
随着人们视线的移动,影壁壁身与壁心之间就产生了动态关系。以影壁壁心几何中心点到院内地面的距离取值为H,视线中心点集中在1. 61~1. 70范围内(表2)。
表2 影壁壁心中点距地面距离(距离单位为米(m))
此数据可以看出,影壁中心点的高度通过量化的控制指标结合现代人体工程学视线与视角的原理。同时,也以此为影壁装饰雕刻的中心。受此启发,可为日后影壁整体修建高度与影壁装饰艺术的布置寻找科学的位置关系,为后续影壁墙修缮和维护提供参照指标。
(2)动态视野
影壁的艺术效果除静态美观外,随着影壁与院门空间串联组合形成丰富而有层次感的动态效果。民居的入口空间中动态效果的控制性因素,除受影壁高度影响外主要还包括视点与影壁相对距离廊道的长度和高度。测量发现,院门走马板下檐距地面高度控制在1. 4~1. 6范围内。
动态关系可从四个行进过程进行分析,当视觉位置处于院门外时,站在街道处看影壁,宅门外廊道距离地面的高度影响着人的视野范围(图15)。根据数据统计以宅门高H1,视点高度H,人到廊道距离为L1,人与影壁的视距L2,可以得出三者范围变化趋势接近函数:
图15 不同位置时影壁可视高度与视点高度、距离示意图
当视觉位置往宅院内移动时,视野范围内影壁的垂直高度受廊道上檐高度的影响即,廊道长度与高度直接影响着观察影壁的视野范围。此过程趋势接近函数:
当视觉位置由廊道内向前移动观察影壁时,随位移会出现观察影壁垂直范围的最大值,此时可以看到影壁的全貌。此过程变化趋势接近函数:
再其后,随视觉位置发生移动,受视野范围影响,看到的影壁的可视垂直高度递减,可视内容愈集中。变化趋势接近:
此高度范围变化的过程可为现代影壁建造时砖雕纹饰图样与人冲击力感受、入口空间停留提供设计思路。
影壁是进入宅院时第一座受人关注的建筑小品,具备如下实用需求:第一,用作遮挡视线。中国传统思想中往往包涵含蓄内敛的思想和意境,即使是进入自家民居也讲究“曲径通幽”。如同《长物志》云:“凡入口处,必小委曲,忌太直”[11]。传统民居入口处,大多是遮挡的通而不透的营造方式。第二,负责装饰美化。冀南地区传统民居中影壁多坐落在四合院的厢房上,通过影壁墙的装点,丰富多样的装饰雕刻不仅使得入口空间不会过于突兀,体现了宅院主人的文化修为与艺术情操,更体现了古代民间匠人朴素、踏实的品格。第三,用影壁的内隐方式组成入口实空间,外避功能形成半围合的虚空间,虚实结合将民居室内外自然围合,轻松过度。
影壁墙建造时,人们往往会关注其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表现。首先表现在彰显社会地位上。在礼制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影壁建造本身就需消耗大量人工、材料等,尤其影壁墙在院落之外或未进院落时,根据其修建规格就可彰显出院落主人的社会地位甚至信仰和祈盼。其次,可满足院落主人多层次的心理需求。除对宅院空间的安全感和隐蔽感外,影壁给予视野屏障,符合堪舆理论中的藏风聚气,也保证了院内空间结构不被外人一眼望穿。其装饰内容以物喻人,借物纳福给宅院主人精神层面上的寄托感与归属感。随着历史的积淀,可产生出更为丰富的时代符号和时代印记,增强情感认同感[12-13]。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参量分析对冀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中的影壁的建造规律做了一定的研究,分析了其艺术表达方法和人文特征。并通过对影壁与宅院,影壁自身各个结构尺寸之间空间比例关系发现,除使用1∶2、2∶3、5∶8的常规比例外,还具有1∶、1∶+1、1∶2-1三种比例关系,该关系常被应用在古代建筑的方圆构图中。同时得到动态运动影壁的视域范围的变化与宅院廊道、影壁可视范围相关函数模型,以期为日后修缮和重建提供设计参数与模型尺寸帮助,也为扎根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基因下砖石影壁及宅门的现代转译和传承提供借鉴。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摄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