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晓
[摘 要]近年来,江苏持续加大人才机制体制改革,鼓励各地方搭建引才聚才平台、出台人才招引政策等加大对载体的人才吸引力度,但依旧存在“全省人才分布严重不平衡、在孵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为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发力,促进科技人才这个最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关键词]科技创业载体;人才集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04-0079-03
★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十四五’江苏科技创业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R2021047)和2021年度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自主研发项目“新时期服务于江苏科技创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实践与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1]。在深入实施“创业江苏”行动背景下,科技创业载体(以下简称”科创载体“)通过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凭借良好的创业服务和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日益成为各地激发生产力的重要基地。而科技人才作为企业开展创新创业科技活动的主体,是科技创业载体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是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胜地位的有效砝码,科技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然而部分企业由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还不匹配[2],亟需社会各界采取措施弥补企业人才队伍短板、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江苏科创载体内人才集聚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各地方通过加大对载体的人才吸引力度、强化创新创业设施保障、搭建引才聚才平台等政策措施,坚持引才、用才、留才并行,本土、海外并举,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科创载体成为全省各地招才纳贤的磁力场
2020年,全省纳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各类科技人才50.5万人。其中:综合孵化器内从业人员40.1万人,占全省孵化器内在孵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79.4%,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专业孵化器内从业人员数10.4万人,占全省孵化器内在孵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20.6%。
全省纳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在孵企业集聚的50.5万科技人才中,大专以上人员40.1万人。其中: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3.9万人,留学归国人员5300余人。全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内集聚各类科技人才13.1万人,吸纳大专以上人员10.9万人,其中:应届大学生1.8万人,留学归国人员2200余人。
2.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成为推动双创发展的生力军
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要素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随着“创业江苏”行动的系统化推进,江苏省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及科技发展基础等优势越发凸显,科技创业载体也越发受高层次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追捧”。近年来,各孵化载体以市场化手段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并取得累累硕果。比如无锡某国家大学科技园自成立以来,已培育国家人才计划、江苏省人才计划共15人,孵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入库培育企业43家,6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3家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
3.创业园成为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的强阵地
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科技创业载体共吸纳留学归国人才7500余人,并助力留学人员累计创办企业3400余家。太仓留学人员创业园、无锡国际科技合作园等一批载体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手段,积极对接国际创新创业资源,吸引了大批国外创新创业者入驻,孵化了中美冠科、康乃德等一批优质海归创业企业。
(二)江苏搭建引才聚才平台的主要做法
1.强化政策引导,支持科创载体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即“40条政策”),明确提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推进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政策与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有效衔接”等。全省各地出台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政策,鼓励孵化载体引进高层次人才,比如,苏州高铁新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对于自主引进院士(或院士级别)及其团队到孵化器创新创业的,奖励所在孵化器10万元/人;企业入驻孵化器后,有获评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人才的,分别给予所在孵化器3~30万元不等的奖励。
2.强化科创载体建设,打造聚集创新创业人才的主阵地
结合不同科创载体的功能定位,打造承接和服务科技人才的主要集聚地。一是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成为引育科技人才的主阵地。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科技孵化载体共计1800余家,集聚各类科技人才63.6万人。二是大学科技园成为承接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平台。大学科技园将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成为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通道和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建有省級以上大学科技园36家,在孵企业超过2000家。三是留学人员创业园、离岸孵化中心成为吸引境内外科技人员来苏创新的主场所。南京、苏州、无锡等地专门成立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吸引留学人员创办企业3400余家。
3.强化创业活动组织,搭建引才聚才平台
近年来,我省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活动周、科技创业竞赛等活动,发掘了一大批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在全省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比如省科技厅等九个部门共同举办了八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省经信委、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七个部门共同举办了六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省级层面共举办近20项重要赛事,参赛企业近1.5万家,参赛人数超18万人,吸引了大批流动创客落户江苏创新创业。
虽然江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能力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对于多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来说,目前企业科技人才的配置与创新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企业人才需求与实际人才供给之间明显失衡,企业在识才、引才、留才方面存在多种制约问题。
一是全省人才分布严重不平衡。南京、苏州等地经济发展水平高,通过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姑苏人才计划”“太湖人才计划”等人才计划项目,对于高层次人才不仅给予项目资金支持,而且在人才安家、落户、就医、子女入学、工商登记等事项开展绿色服务通道,极大地吸引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苏安家就业。但是省内苏中、苏北地区因经济相对落后、高校资源相对匮乏,人才引进能力及自生能力均比较落后,继而导致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苏南地区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二是在孵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低。目前,我省孵化载体的入孵企业多为初创类小微企业,体量规模小,公司架构较简单,致使人才的发展平台受限;同时,小微企业管理方法不够先进,对于企业氛围的营造、文化的输出、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均不够重视,往往留不住人才,导致大量人才流失。
三是高层次人才数量依旧较少。尽管我省部分地区实施了人才工程建设,但从2020年年底的数据来看,我省共吸纳留学归国人员7500余人,留学人员累计创办企业3400余家,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
四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人才培养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和改革内部激励机制,然而不少企业现有激励机制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先进的激励理念。有些企业仍然采取相对传统的激励理念,激励理念较落后,导致激励效果不足,激发人才积极性效果显著性较差。第二,激励机制方式比较单一。很多企业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然而对人才在精神层面或其他方面激励较少。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需要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尤其是促进科技人才这个最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人才的培育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工程,需要多个层面共同发力。
(一)企业层面
企业作为科技人才工作的主要载体,企业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从薪酬待遇、科研工作条件、培养与使用机制以及企业创新文化等[3]方面入手,吸引并留住科技人才。
1.紧抓“因企制宜”,强化人企匹配
企业要想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价值,必须要做到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使科技人才与企业需求匹配。重点要做到如下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需求”匹配。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方向相对细化,企业要明确自身需求,全面掌握人才的综合情况,从品德、能力、业绩成果等方面多维度掌握人才真实信息,与企业的需求进行严格比对,做到精准引进。二是坚持“融入”匹配。科研工作的特殊属性决定了科研工作更多时候需“团队作战”,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更是需要多团队联合攻关。因此,企业在引才时要充分评估引进人才的性格、工作方式、科研习惯等与企业内部现有团队的融合问题。三是坚持“支撑”匹配。在引才时,企业应与拟引进人才就企业现有平台情况、配套资源、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以便双方对科研成果的落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问题进行合理评估。
2.当好人才“定心丸”,确保人才留任
因科技人才工作的特殊属性,对于科技人才的引进、使用及保留工作一直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企业建立起健全的工作机制加以保障,做好人才的“定心丸”,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切实留住人才。一是优化考核设置,提升考核针对性、准确度。针对不同科技人才进行分类考核,对基础研究领域、应用技术研究等不同领域实施差异化的考核方式;丰富考核手段,灵活采用专家评审、业绩展示等方式,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和准确度。二是丰富激励手段[4],激发科研内在动力。充分考虑科技人才的特点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综合采用合理的薪酬、股权、岗位分红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奖励等方式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提高科技人才的获得感。除此之外,对在科研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加强精神激励,比如,采取设立“科技专家”称号、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三是关注生活保障,解决科研后顾之忧。企业应在科技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做好切实关怀,确保科技人才把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
(二)政府层面
政府部门在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为科技创新服务搭建平台,促进和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在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现有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仍需加强对科技人才创新活动的支持与鼓励。针对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等相关法规,为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同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在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更多不同层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具体包括:一是继续强化政府主动担当引才主体责任。完善人才服务政策,着眼于满足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安家费、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税收、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集多方力量,着力解决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二是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高层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三是以推动技能人才升级为目标,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四是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重点产业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搭建“政、企、学、研”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和提高企业科研能力创建平台。五是搭建人才招引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外人才市场,促使企业与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紧密合作,实现项目、技术、资源的有效嫁接,在合作中引进人才。
(三)社会层面
一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及相关社团组织作为科技人才成长所需的社会服务机构,应为科技人才提供科技信息、相关政策与法律咨询以及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运用自身资源构建科技人才交流平台,连接高校、科研机构等其他社会组织,实现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在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提升其专业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营造招才引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城市文化,著力强化崇尚创新、崇尚创造、崇尚创业的价值取向,给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我省引进人才的鼓励政策和企业引进人才的先进事例。加强企业引才主体意识的宣传,提高企业引才的自觉性。组织企业交流引才经验,激发本地企业引才的积极性。
[1]杨继英.关于加强民营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N].本溪日报,2019-07-08(005).
[2]方阳春,黄太钢,薛希鹏,等.国际创新型企业科技人才系统培养经验—基于美国、德国、韩国的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230-235)
[3]杜文玲,齐钦,仇琛.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22):42-43.
[4]陈春艳.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19(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