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化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其主要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文將基于生活理念,从课前预习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练习环节生活化、课后作业生活化、教学互动生活化等方面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期教师能设计出科学、完整的数学教学方案。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小学数学;对策
作者简介:李三武(1979—),男,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五龙中心学校。
前言
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方案时,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基础原则,将生活化元素渗透至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具体教学内容中,促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将生活化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一、课前预习生活化,提高预习效率
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分析,将生活化理念渗透至教学各环节中。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环节一直是教师比较重视的环节,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结合有效的预习方法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全面提高预习效率,提升预习效果。对此,数学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预习方法,促使学生在生活化预习方法的辅助下掌握知识,实现预习目的[1]。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时,该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基本数学概念。在设计预习环节教案时,数学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预习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分析预习内容和预习任务,了解相关数学知识和概念。预习环节主要以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方向,减轻之后课堂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在本课的预习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与面积相关的因素设计生活化预习方案,让学生了解操场、学校的占地面积是多少,了解面积的单位有哪些,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师要将生活化教育理念渗透至小学数学预习环节中,全面提高预习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的探索兴趣[1]。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教师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融合生活元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完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科学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合理地将其运用至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目标。对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问题[2]。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具体特征,发展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图片,使学生可以获得直观感受。另外,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活化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用于高年级阶段的教学工作,该阶段的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较强,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方法,可以自主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生活化是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拓展教学范围
在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方案时,数学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数学教学范围,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同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内容生活化需要教师从课内教材内容和课外拓展内容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完整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
要想在课内教材内容中体现生活化元素,教师可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掌握学习重点[3]。
例如,在设计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的过程中,该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加减法的运用,从而对基础学习内容产生探索兴趣,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问题。除此之外,在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外延伸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例如布置让学生去买菜的作业,让学生将每样菜的单价相加,计算出购买的所有菜的总价,并能够运用减法计算出要找多少零钱,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工作中,生活化教学内容可以分别体现在课内教材内容和课外延伸内中,教师要设计科学且完整的教学方案,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中,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2]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练习环节生活化,理解数学概念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目标。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能理解数学的概念知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死板。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至小学数学练习环节中,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重点数学概念。
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设计生活化问题,简化数学概念,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鸡兔同笼”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练习,将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让学生分别数一数鸡和兔有多少个头和多少只脚,笼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设计生活化练习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为学生设计相关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设计生活化的练习环节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措施。
五、课后作业生活化,提升复习效果
复习环节对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同时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往教学中,教师虽然十分重视复习环节,但是由于复习方法有所欠缺,无法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导致教学进度缓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面提升数学复习效果,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重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的方式,解决传统课后作业和复习形式单一化的问题,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复习和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质量。首先,数学教师可以突破传统复习方法和课后作业类型的限制,布置实践操作类作业,让学生从生活角度探索数学重点内容,提升复习效果。例如,在设计小学数学“三角形”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对于三角形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寻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三角形,并动手折一折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的内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具体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及复习水平,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实践作业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更是提升复习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复习、总结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其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拓展学习探究范围。
六、教学互动生活化,培养合作意识
互动和交流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及沟通中延伸学习思路,提升学习能力,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被固定的思维方式限制,导致其不善于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无法掌握学习重点。设计互动环节可解决这一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帮助学生突破定式思维的束缚,提升学习效果,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丰富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思考跷跷板的原理,深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方程。在互动和沟通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能力会有所提升,在交流過程中可以全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设计数学互动生活化教案时,数学教师要基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设计互动合作学习方案,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互动环节中渗透生活化元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合作及沟通能力。
在设计以生活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生活化元素渗透至数学教学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中,设计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情境的辅助下,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同时,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模式的科学性,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王培丽.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3):69-70.
许寒妹.基于陶行知生活理念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8):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