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翠竹 张艳霞 张 悦 郝献华 李 龙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新生儿)外科,北京 100020)
1999年Lobe等首次报道应用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国内自2007年[1]开始有相关病例报告,之后胸腔镜治疗食管闭锁的技术逐渐应用[2~5],但因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复杂,仍未广泛开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20年10月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74例资料,探讨胸腔镜治疗食管闭锁的临床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广这项微创技术。
本组74例,男39例,女35例。年龄1~14(2.1±2.3)d,体重1.40~3.70(2.66±0.50)kg。早产儿20例(27.0%)。产前检查提示食管闭锁16例(21.6%),主要表现为超声显示胎儿胃泡小或未探及胃泡,伴或不伴羊水过多。74例生后主要表现为口吐泡沫、吃奶后呛咳及放置胃管失败。行食管造影检查提示近端食管呈盲袋,胃内及肠道可见气体充盈,提示存在气管食管瘘,术前明确诊断为Ⅲ型食管闭锁。
合并其他疾病31例(41.9%):泌尿系异常12例(肾盂扩张10例,肾积水2例),先天性心脏病11例(房间隔、室间隔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大动脉转位1例),椎体畸形4例(胸椎半椎体3例,颈椎半椎体1例),十二指肠闭锁2例,肠重复畸形1例,胃穿孔1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全麻,气管插管。左侧卧位,前倾30°~45°,右上肢抬高固定于头部。观察孔为右肩胛下角第4肋间置入5 mm trocar,CO2压力4~6 mm Hg,腋中线第3及第6肋间置入3 mm trocar建立操作通道。于后纵隔处结扎或电凝奇静脉后剪断,游离气管食管瘘后Hem-o-lok结扎。73例近端食管充分游离,远端食管适当游离,剪开远近端食管后用5-0 PDS线间断全层缝合10~12针。1例术中见远近端距离>4 cm,吻合困难,行气管食管瘘结扎,胃造瘘术。术后均留置胸腔引流管。行食管吻合者常规带气管插管返回重症监护室。
合并其他畸形者仅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本组胃穿孔同期行胃壁修补手术,十二指肠梗阻者术后1周行十二指肠成形术。
出院指征:体重2 kg以上;呼吸平稳,吃奶无呛咳;可以足量肠内营养;食管造影无吻合口漏及气管食管瘘;胸片未见肺部炎症。
①吻合口漏:先保守治疗2~4周,如无好转,二次手术修补漏口。②吻合口狭窄: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呛咳,结合食管造影提示食管狭窄,行胃镜下食管扩张。③气管食管瘘复发: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肺炎,二次行气管食管瘘修补。④胃食管反流:造影明确胃食管反流,食管24 h pH值异常,保守治疗无好转,影响生长发育,需要行食管胃底折叠术。
74例均行胸腔镜下气管食管瘘结扎,食管端端吻合73例,胃造瘘1例。8例(10.8%)中转开胸,主要原因为麻醉相关的呼吸循环不稳定3例,术中出血1例,操作空间小2例,近端位置高2例。手术时间90~310 min,(178.5±68.3)min,住院时间5~63 d,(19.7±11.7)d,住院费用2万~23万元,(9.8±5.6)万元。
术后4例放弃治疗死亡:例1为早产低体重儿(1850 g),术后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例2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转位),术后撤呼吸机困难,拒绝心脏手术;例3术后7天突发腹腔大量出血,急诊手术,见幽门处直径1.5 cm肿物出血,行肿物切除幽门成形术,病理证实幽门异位胰腺,术后放弃治疗;例4食管远近端相差4.5 cm,行气管食管瘘结扎,胃造瘘术,准备延期行食管吻合术,术后放弃治疗。
其余70例术后5~7天行食管造影检查,提示吻合口漏9例(12.9%),8例保守治疗治愈,食管造影证实漏口愈合后拔出胸腔引流管;1例保守治疗3周无好转,肺部感染重,气管插管不能拔出,二次手术行食管吻合口漏修补术,术后7日拔出气管插管,术后10日造影提示无吻合口漏,拔出胸腔引流管。乳糜胸1例(1.4%),保守治疗治愈。
70例术后随访1~5(2.8±1.4)年。吻合口狭窄32例(45.7%),有吞咽困难、呛咳症状,造影提示吻合口狭窄,胃镜球囊扩张2~14次(2~4周扩张一次),平均4次,呛咳、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气管食管瘘复发3例(4.3%),分别于术后1、7、13个月复发,有反复肺炎,食管造影及气管镜检查确定气管食管瘘复发,再次行气管食管瘘修补术,1例胸腔镜手术,2例开胸手术,继续随访10、16、31个月,均未再次复发;严重胃食管反流2例(2.9%),上消化道造影可见明显反流,保守治疗无好转,分别于术后2、11个月行胃底折叠术,复查造影反流消失;严重气管软化1例(1.4%),术后反复喘憋,呼吸困难,气管镜检查气管塌陷2/3,术后5个月行气管支架置入术(图1)。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逐步开展。本组胸腔镜治疗Ⅲ型食管闭锁的治愈率为94.6%(70/74),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6~8],证实腔镜下食管闭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治愈率的重要原因是术后放弃治疗导致死亡,我们的经验是:①加强术后与家长的沟通,详细讲解病情及预后,建立家长治疗的信心;②成立院内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缓解家长经济压力;③建立新生儿外科监护室。我院2018年成立外科监护室后,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围手术期管理更为专业,近2年31例中无术后放弃治疗的病例。
Iacona等[9]的系统综述纳入14篇研究38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采用胸腔镜一期手术,中转开胸率为9.7%(37/382)。本组中转开胸率10.8%(8/74),中转病例主要集中在本组手术初期[前2年为16%(4/25)],后期总结经验后中转开胸率有所降低[8.2%(4/49)]。中转开胸原因主要是麻醉相关的呼吸循环不稳定,术中出血,操作空间小,近端位置高。总结经验:①提高麻醉管理水平,负责麻醉的医生应具有管理新生儿的经验。患儿可耐受情况下尽量左侧单肺通气,避免气体自气管食管瘘进入消化道引起腹胀,同时还可使右侧胸腔空间增大,方便术者操作。②因肺炎后肺组织压缩困难,难以创造手术空间,术前需要近端食管盲端持续低负压吸引,避免误吸,同时使用静脉抗生素预防肺炎。对于诊断时间晚、肺炎重的患儿,术中可多放置一枚3 mm trocar压肺,以释放更大的空间操作。③避免出血。放置trocar轻柔,以免损伤肋间血管;结扎奇静脉确切,避免结扎线脱离;游离食管精细,避免渗血等。④对于近端盲袋明显高,游离困难的患儿,可放置第4枚trocar,使用下面2个操作孔自下而上对近端进行游离。值得注意的是,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复杂情况及时中转开胸,不要勉强。
吻合口狭窄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Thakkar等[10]报道高达72%(23/32),本组为45.7%(32/70)。32例采用胃镜下球囊扩张2~14次治愈,证实球囊扩张治疗术后食管狭窄安全有效。术后1个月常规复查造影,根据食管狭窄程度结合是否有吞咽困难的症状,决定是否扩张。吻合口漏是位列第二的并发症,本组为12.9%(9/70)。较小的吻合口漏大多经过1~2周保守治疗可治愈。如吻合口漏较大,胸腔感染重,无法脱离呼吸机,保守治疗2周以上无好转,应尽早行二次手术。本组初期(2015年)1例术后吻合口漏,有创呼吸机支持近3周无好转,开胸对食管进行再次吻合治愈。气管食管瘘复发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本组发生率为4.3%(3/70),需要二次甚至多次手术修补瘘管。建议对于明确诊断气管食管瘘复发的患儿,积极控制感染后再次手术。病情稳定,肺部情况较好的患儿可胸腔镜修补。本组3例复发中1例胸腔镜手术,2例开胸手术,均获成功。乳糜胸是相对罕见的术后并发症,本组1例,通过早期禁食、静脉营养,后期给予高含量中链脂肪酸奶粉进行肠内营养,经过1个月保守治疗治愈。如术后造影提示明显胃食管反流,食管24 h pH值测定异常,需行胃底折叠术,本组2例,胃底折叠术后反流消失。气管软化是食管闭锁的常见并发症,大多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建议手术。本组1例因严重气管软化存在持续喘憋,放置气管支架。
综上,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熟练掌握胸腔镜手术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提高围手术期的管理水平,最终可以使更多患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