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2022-05-19 13:18:34欧亮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鸭舌莎草悬浮剂

欧亮亮 陈 金

(安徽尚禾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31)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从21世纪以来,年播种面积在3 000万hm2左右,稻谷产量逾2亿t,粮食产量相对稳定[1]。稻田杂草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生种类繁多、发生量大,与水稻竞争光、水、肥等资源,致使水稻产量与品质下降。据统计,全国稻田杂草有200余种,其中40余种发生最为普遍、严重[2]。

稻田化学除草在我国起步较早,防除面积广、效果显著,成为农田杂草防治的主要措施。由于除草剂常年单一使用以及减药控草技术不完善,杂草抗性问题很快显露出来。目前,除草剂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延缓抗药性产生、减少施药次数、降低药剂毒害、达到除草剂减量使用目的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增效新组合研发成为一种趋势。已有研究报道,18%甲基磺草酮·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可有效防除水稻移栽田稗草、鸭舌草、鳢肠、异型莎草,使杂草对光、水、养分的竞争力降低,达到增产效果[3]。31%丙草胺·丙炔噁草酮水乳剂可有效防除水稻移栽田中的稗草、陌上菜、异型莎草等一年生杂草,且防效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提高[4]。52%吡嘧·二氯喹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移栽田莎草、节节菜、鸭舌草、牛毛毡、稗草等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水稻生产安全[5]。

为明确由安徽尚禾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除草剂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稻田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鸭舌草等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以及对水稻安全性、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该产品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在安徽省当涂县石桥镇陶村,该地块常年稻麦(油)轮作,土壤为表潜灰泥土,pH值7.1,肥力中上等。于2020年6月9日移栽水稻,移栽方式为人工插秧,秧龄30 d,株距15 cm,行距30 cm,水肥管理按当地习惯正常进行。田间分布较均匀的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鸭舌草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Y两优1928。试验药剂为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安徽尚禾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为85%丁草胺乳油(吉林省吉林市松润农药厂生产,市购)、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市购)、55%西草净可湿性粉剂(辽宁津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购)。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9个处理,分别为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 600 mL/hm2(处理 1)、900 mL/hm2(处理 2)、1 200 mL/hm2(处理 3)、1 800 mL/hm2(处理 4)和85%丁草胺乳油1 200 mL/hm2(处理5)、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0 g/hm2(处理6)、55%西草净可湿性粉剂 900 g/hm2(处理 7)、人工除草(处理 8)、喷清水空白对照(CK)。4次重复,共计36个小区。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面积为20 m2。小区间进行扶埂处理,保证各小区单独排灌。

2020年6月5日(水稻移栽前4 d)施药,按试验设计的用药量计算各小区用药量,兑水500 kg/hm2进行喷雾,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施药器械为顶能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流量1.5 L/min,压力0.3 MPa,喷头直径为1 mm)。注意施药时田间保持3~5 cm水层5~7 d,以利于药剂扩散。

1.4 调查项目和方法

1.4.1 药效调查。药后第15天,进行第一次株防效调查和人工除草;药后第30天,进行第二次株防效调查和人工除草;药后第45天,进行第三次株防效调查和人工除草,并且此次调查加测杂草去根鲜重。调查时,每小区内随机取4点,每点0.25 m2(0.5 m×0.5 m),记录各种杂草株数(药后45 d时加测杂草去根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1.4.2 安全性调查。采用目测法于施药后7、15、30、45 d观察药害情况。收获时测定产量,计算增产率。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草株防效

由表1可知,药后15 d,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处理1~4)对杂草总草株防效达92.49%~99.67%。其中,对稗草的株防效为83.49%~98.76%,对异型莎草的株防效为96.39%~100.00%,对陌上菜的株防效为92.73%~100.00%,对鸭舌草的株防效为94.61%~100.00%。试验药剂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6和处理7,对异型莎草、陌上菜和鸭舌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对总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和处理7。

表1 不同处理药后15 d杂草株防效

由表2可知,药后30 d,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杂草总草的株防效为79.13%~93.42%。其中,对稗草的株防效为67.45%~86.81%,对异型莎草的株防效为86.24%~99.04%,对陌上菜的株防效为80.45%~94.85%,对鸭舌草的株防效为86.97%~95.79%。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6和处理7,对异型莎草、陌上菜和鸭舌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对总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和处理7。

表2 不同处理药后30 d杂草株防效

由表3可知,药后45 d,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稻田杂草总草株防效为76.95%~92.49%。其中,对稗草的株防效为64.49%~94.26%,对异型莎草的株防效为83.41%~93.18%,对陌上菜的株防效为74.63%~88.38%,对鸭舌草的株防效为84.39%~92.53%。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6和处理7,对异型莎草、陌上菜和鸭舌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对总草的株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和处理7。

表3 不同处理药后45 d杂草株防效

2.2 杂草鲜重防效

施药后45 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见表4。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杂草总草鲜重防效为81.95%~95.95%。其中,对稗草的鲜重防效为73.69%~97.13%,对异型莎草的鲜重防效为87.90%~96.43%,对陌上菜的鲜重防效为 80.57%~93.25%,对鸭舌草的鲜重防效为86.89%~95.85%。试验药剂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对稗草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处理6和处理7,对异型莎草、陌上菜和鸭舌草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对总草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处理5和处理7。

表4 不同处理药后45 d杂草鲜重防效

2.3 安全性

移栽后观察水稻秧苗,各药剂处理区秧苗叶色、长势、株高等均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与空白对照(CK)无差异。由表5可知,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空白对照区(CK)相比,增产率达到43.09%~56.29%。其中,处理2和处理3水稻产量与处理8(人工除草)相当。处理5、6、7水稻产量较CK均显著增加,增产率在32.58%~34.02%之间,3个处理间水稻产量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低于试验药剂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不同剂量处理。

表5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有研究表明,丁草胺、吡嘧磺隆、西草净在水稻田中单独使用或者分别与其他水稻田除草剂混用时,对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6-9]。综合本研究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结果来看,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鸭舌草等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封闭效果较好,增产效果也很明显,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水稻移栽田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从高效、经济、安全、环保等角度考虑,生产中66%丁·吡·西草净可分散油悬浮剂推荐用量为900~1 200 mL/hm2,于水稻移栽前3~5 d采用土壤喷雾法施药,田间保持3~5 cm 水层 5~7 d。

猜你喜欢
鸭舌莎草悬浮剂
Keep tradition alive
纸莎草纸:尼罗河畔的古老技艺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一根鸭舌,一段生活
美食(2020年12期)2020-12-30 12:29:41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细品鸭舌
宫廷藏红鸭舌,亲吻你的味蕾
家庭百事通(2015年1期)2015-05-30 10:48:04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