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建设成效及对策

2022-12-16 05:07杨春龙龚华春聂志国张乡澧陈拯宇刘建艳谢丕江游光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桃源县产业园现代农业

杨春龙 龚华春 聂志国 张乡澧 陈拯宇 刘建艳 谢丕江 游光辉

(桃源县农业农村局,湖南桃源 415700)

桃源县地处湘西北,位于武陵山与雪峰山余脉交汇处,因千古名胜桃花源而得名,自古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美誉,境内资源富饶,物产丰富,富硒农产品、桃源大叶茶、桃源大种鸡、桃源黑猪等独特资源享誉海内外,粮食、油料、肉类等传统农业位列全国百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十大富硒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 产业园现状

近年来,桃源县以茶叶为主导特色产业,加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力度,特别是从2016年创建以来,突出“桃源大叶茶”资源禀赋和品种优势,以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为切入点,把茶叶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业强县的重要举措,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桃源县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1.1 资源优势

桃源县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与丰富的水、土、光、热、肥条件,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动物生长,孕育出了多样化、风味化、本土化的特色产品。尤其是茶叶产业,通过“优基地、提品质、强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建园区”等措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桃源县先后获评全国重点产茶(百强)县、全国茶乡旅游特色区、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等称号,为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打下了坚实基础。

1.2 特色布局

按照“南茶北米、东果西油、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全县已建成古洞春茶叶特色产业园、百尼茶庵茶叶特色产业园、君和野茶特色产业园、春峰茶叶特色产业园、益峰尖茶叶特色产业园、匠者茶叶特色产业园和锅耳埫茶叶特色产业园等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和桃源县红茶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投入资金近7 000万元,全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初步形成了桃源南路片区现代产业集中区。特别是在实施“六大强农”和示范带动上,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正带领茶企、茶农走上越来越广阔的致富路。

1.3 管理有序

按照“扩大总量、提质升级、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以绿色农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茶叶特色产业园。专门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桃源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发展规划》《桃源县县级特色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和《桃源县特色产业园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各部门各司其职,做到小分工、大合作,已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区发展新格局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茶业产业园建设模式。

2 产业园区建设成效

茶叶作为桃源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在桃源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一县一特一品牌”为思路,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统领,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构建了“三生同步、三产融合”的现代茶产业体系,促进了产业提质增效、茶农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1]。

2.1 园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园区内主导产业采用推广优良品种、统一技术服务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产业园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种植面积稳步扩张,茶青生产能力近30万t,产值达16亿元,综合产值达25亿元以上。

2.2 园区产业装备逐步完善

通过完善产业设施装备软、硬件,产业园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病虫害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机械化面积达6 666.67 hm2,综合机械化率达80%,统防统治率达到65%,绿色防控、生物防治率达90%以上。

2.3 产业适用技术广泛应用

园区企业、合作社与省内科研院所(校)开展紧密合作,主导产业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被广泛推广、示范,共建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技术装备集成区,标准化面积达6 666.67 hm2以上,低改率80%,良种覆盖率达到90%,农业科技对主导产业贡献率达75%以上。

2.4 园区产业化水平开始凸显

园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155家,主导产业区域公共品牌3个,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规模以上企业品牌达到8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覆盖率达100%。

2.5 园区产业效益显著提高

产业园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务工就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制、股份制、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园区土地生产率大幅提高,综合收益2万元以上,园内剩余劳动力就业率大幅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

3 产业园区发展举措

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产业富民为目标,优化基地提质、设施升级换代、品牌拓展延伸、科技推广应用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体系,深入推进“产业规模化、功能特色化、全域休闲化、技术集成化、管理现代化”的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3.1 组织领导有力,科学规划先行

桃源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为成员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领导小组,编制了《桃源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统一领导,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特色发展,明确责任分工,努力做到“企业为主、政府为辅”,保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合力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2]。

3.2 政策支持给力,服务贴心到位

桃源县先后出台了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及用地保障、财政政策、金融服务、科技开发、人才引进等多项支持政策,设立了桃源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机构,进一步释放了政策活力,增加了发展动能,保障了产业园的快步发展。

3.3 主体带动发力,产业融合加速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激发园区经营主体内力,通过挖掘茶产业特色,连通内部循环,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有机融合,加强联农带农能力,吸引大批新型农民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管理有待完善

园区尚未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之初借鉴工业园区的经营管理理念,重申报、轻创建、无长效,没有形成“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四年大发展”的体系,没有最大化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预期。

4.2 主体有待加强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创建主体自身综合实力不强,在没有做大、做实、做顺本身就进行项目申报,缺乏强有力的龙头支撑和示范带动,无法强有力地辐射、吸引当地农户积极参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只能有限地引领整个产业发展。

4.3 功能有待提升

园区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只做产业初加工,深加工产品少,休闲、旅游、文化等功能板块开发部分有所欠缺,产业链延伸不足,价值链拓展有限,还没有完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

5 对策

以品牌扩张、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为切入点,通过提升大基地、打造大企业、培育大品牌、建设大市场、融合大旅游为载体,形成生产基地连片、加工企业分区布局、产业要素集聚发展、综合功能集合构建的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促进园区持续健康发展[3]。

5.1 提高申报门槛

在现有省级、国家级产业园申报条件的基础上,硬性设置或新增申报省级产业园实施主体必须是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省级专业合作社;国家级产业园实施主体必须是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专业合作社[4]。

5.2 创新管理模式

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领办、创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前提下,采取租赁、股份合作、承包、转换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运营,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增强园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5-6]。

5.3 物化财政投入

深入细化创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以物化代替资金投资,更大程度上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更有效地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落实到项目上;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注入新的活力[7]。

5.4 完善评价机制

产业园创建完成、验收后,借助绩效评价来评估项目预期和产生的效益,由一次性绩效评价增加至后期每年进行1次,连续进行3年,以增强实施主体对产业园建设的连续性;3年内有1次绩效评价未达到设计预期的,该实施主体5年内不得申报涉农财政补助项目。

猜你喜欢
桃源县产业园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桃源县城共享单车推广与实施方案
关于桃源县茶产业的研究报告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