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建,共筑初中体育心理健康防线

2022-05-19 12:52林晓萍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教育环境因材施教

林晓萍

摘要:据研究调查显示,在目前我国的初中学生中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心灵问题、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在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了“体育教育不仅是要给学生塑造一个强健的身体,更是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学校、教师乃至是家庭应积极的、充分的发挥出体育课程的身体锻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育环境;因材施教;立体教学

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中学生在心理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心理脆弱,承受不了失败与打击;自私自利,爱慕虚荣;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遇事退缩等。而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在于1很多教师只看到了体育锻炼身体的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2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上,更多的是通过学校、教师,没有做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所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统一结合学校、教师以及家庭等各个环节,以此来推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为学生塑造一个正确的、积极地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一、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保证学生心理健康

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力。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此时的他们正是心理发展、认知成型的关键时期,所以此时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对于其心理健康的养成来讲意义重大。并且中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除了学校就是家庭,所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在学校中、在家庭里我们应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环境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逐步的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

比如,在学习“田径”的相关内容时,这部分锻炼会涉及到弯道跑、短跑、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等内容,首先对于学校来讲,在硬环境方面学校应加强体育馆的建设,准备充足的相关器材,如实心球,如短跑赛道,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其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的动起来,而不是只是一个观看者。而软文化环境方面如校风、家风、教风对于学生来讲更是一种看不见却影响力强的因素,学校要注意校风的营造,强调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方法,要求教师走进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语都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体育课堂,让学生放下心理的戒备感、紧张感,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当学生掌握不了田径的具体技巧时,及时的鼓励,耐心的为其解释其中的技巧、关键,以减轻其灰心、放弃的可能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激发出其学习的动力;对于动作标准的学生及时的表扬,让其产生自豪、喜悦的心理,从而更为自信、积极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对于家庭来说,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面对困难不退缩、不轻言失败,积极的寻找解決问题的办法,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孩子交流,从而不断地影响孩子,让其接受到一个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

二、立体化教学,提高心理健康重视度

在如今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普遍认为体育课程就是户外锻炼,不得不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也正是这种认知加重了初中生心理障碍的可能性。新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全面”,这里不仅仅是指知识、能力,更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所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想要真正的发挥出体育课程的作用,就应该树立新的观念,多层次的教学,积极的协调学校、家庭、教师三者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健康的成长。

比如,在学习“武术”的相关内容时,我们知道武术学习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磕磕碰碰,可能要扎马步等,而这些都极为考验学生的意志力,容易让学生产生放弃、自暴自弃的心理。所以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方面,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师资力量开展健康心理咨询室,并配备相应的教育设施,定期组织相关的教师接受培训,从而壮大心理教育师资力量,保证有改正学生心理障碍的场所。其次,对于教师而言,要积极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先进的心理教育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师积极地进行交流、沟通,汲取其先进教育经验,做到能够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三、因材施教,加强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一方面来讲,体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必须要学习、接受相关的体育技巧,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强身的效果;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讲,体育也是一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时刻的注意培养学生们不畏困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然而,学生们在接受速度、学习个性、特点、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学生的健康的成长,真正的学到体育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学习“耐力跑”的体育内容时,有的学生在冲刺跑的学习中总是难以协调手部与腿部的力量等,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表现制定不同的策略。对于教师来讲,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的高低、承受压力的大小心中有数,对于心理素质差、学习慢的学生以积极的鼓舞手段为主,多给予这些学生以关心、爱护和帮助,从而缓解他们由于学不会、害怕的不良情绪,减小他们因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而产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进而激发出其自信心,上进心。对于接受力强、承受能力强的学生则及时的指出其不足,以避免其产生自大、自满、目空一切的心理,让其积极学习他人的长处。对于家长而言,要及时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在孩子经历失败后,与孩子一起探讨失败的原因,并及时的进行鼓励,呵护孩子的心灵,避免其在经受挫折后再次经受严厉批评的打击,从而对其心理造成损害。最后,教师与家长之间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加强教师、家长的联系性,做到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校、家庭教育。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之间更是如此。因材施教看到了学生的不同之处,从而为我们采用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提供了思路,为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是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得以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在初中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看到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实施必要的心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构筑心桥,放飞心灵——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纪实.[J].姚春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

[2]让心育牵手中学教育的质量提升——谈如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有感.[J].王根宏,科学大众,2018

猜你喜欢
教育环境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研究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