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生活,触动心灵,随境入文

2022-05-19 00:46褚雪冬
职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褚雪冬

摘 要:语文教师培养高职学生的作文能力时要注重学生日常写作的积累;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感悟文章表达的真情实感,挖掘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要帮助学生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沉浸式进入写作情景,从而提升学生生活感悟;督促学生保持灵敏的思维,抓住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持续练习写作。

关键词:沉浸式作文    职业教育    情感写作

一、沉浸理论与语文教学

1975年,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沉浸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只要能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清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就能进入一种沉浸状态。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沃土,是每个学生身心成长都需要经历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知识的增长、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十分看重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教师接触学生心灵最微妙的阵地,大多数学生会在文章中传递自己的思想、心理、情感、世界观等信息,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个性特点。

身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对于表达能力欠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提供个性的聊天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并进入强烈的情绪状态,在看似单调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精彩。沉浸式作文是一种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写作方式,通过沉浸式体验、感悟情景、产生共情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教育学家赞科夫曾言: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

二、提倡沉浸式作文的原因

之所以提倡高职学生进行沉浸式的作文,一方面是因为高职学生生活圈子相对比较狭小,以学校和家庭两个地方为主,人际关系较为简单,活动的空间比较有限,生活内容也相对单调。接触的人除了教师、同学就是家长,每日面对的多是学习、家庭等固定话题,很难对生活有深入思考,也没有创作灵感来源,学生可以拿来引用的写作资源近乎枯竭。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大多经历了考试失利带来的挫败感,思想比较消极,多少会生出时运不济、技不如人之类的感慨,让他们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即使有一点创作灵感,也失去了写作的冲动。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降低,创作的灵感随之慢慢消失。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精彩,挖掘生活的内涵,从平淡中找出不平凡,深入思考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挖掘学生创作的思维源头,尝试进行沉浸式的语文作文教学。

三、提升沉浸式作文写作能力的途径

提升高职学生沉浸式作文写作的能力,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日常写作的积累

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就要有聚沙成塔的耐心和毅力。在语文课上,学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作文时,通常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或者写不出逻辑清晰、感情丰富、文笔细腻的文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素材积累太少,大多数学生除了考试和教师布置的作文之外,几乎没有进行过额外的写作训练,致使平时积累的词汇量太少,写作的熟练度也不够。继而在写作时出现语言辞藻堆砌、情感表达匮乏的情况,很难顺畅地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写作时思路不流畅,写出来的文章通常也会主旨零散、结构混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写作兴趣,更害怕用写作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因此,高职学生在写作时要想精确地表达思想情感,在完成既定的写作任务之后,额外的写作练习必不可少,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每日一小写,每周一大写”的课后写作任务,每个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完成写作,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文笔流暢、用词达意。

(二)培养情感写作的意识

一篇好的文章必有丰富的情感作为基础,没有情感的文章往往缺少生气、缺乏灵性,也就打动不了阅读者的内心,难以产生情感共鸣。高职学生多处于青春期,正是各类情感的大爆发期,也是学生个体独特思想的碰撞期,学生应该思维敏捷,个性活泼,创作出很多富有朝气的文章。然而在写作时,却很少有学生能够在文章中表达出他们内心的热情,在实际写作时既没有认清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没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欲望。

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鼓励学生将内心的真实情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逐渐培养学生情感写作的意识,形成自我情感的波动和升华,进而迸发出心灵的火花。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尝试去抓住观影后的想法和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先通过班级讨论,营造一种利于学生内心情感表达的氛围,通过交流,逐渐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再进一步付诸写作,以文章的形式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通过沉浸式体验带入写作情景

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情感写作训练之后,便能够在文章中比较顺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带入写作情景,与文章作者共情,这对于理解文章和增加记忆有很大的帮助,今后遇到类似的话题时,无论是写作还是理解都能得心应手。例如,学生在阅读名著小说时,可以把自己代入小说中的角色,认真品读,以主人公的视角去感受小说中的世界,去体验角色的成长历程,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学生的人生阅历较少,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社会认知,书籍、期刊等文学载体通常能涵盖社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有用信息,学生接触的知识面也会随之拓宽。学生接收的知识越多,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就越强,越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作者内心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容易沉浸其中,收获不同的体验。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在给学生建立各类社会模拟场景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清世界,学生沉浸于各种场景时能以崭新的视角融入社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四)抓住灵感进行创作

于学生而言,写作文的灵感可以是一时兴起的古怪想法,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奇异思维。灵感是创造的灵魂,没有灵感,再艰辛的付出也是无根之木,难有建树。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五花八门的科技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反而难以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学生更容易被各式各样的娱乐项目所吸引,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中难以自拔。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也减弱,被形形色色的短视频冲击着思想,缺少理性的思考,不去思考,灵感也就会逐渐枯竭。因此,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自控能力要求也变得更高。

学生的社会经历较少,文章创作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但是,学生对于生活经历的感触并不深刻,很难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以与众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节或者感情描写,而平时的写作训练能够有效地弥补其社会阅历的不足,帮助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学生在遇到能够产生共鸣的事物或经历一些事情时更容易共情,进而触动内心的真实情感,激发创作灵感,再通过沉浸其中,深入思考,即便用朴实的语言也能写出形象生动、充满灵性的文章。文章的创作需要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对学生来说不断的阅读积累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持续的写作练习有助于严谨思维逻辑,使文笔更加流畅。

四、小结

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时要有目标、有计划。从注重学生的日常写作积累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日复一日地积累写作素材;在阅读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真情实感,挖掘学生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进一步培养情感写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沉浸式带入写作情景,用心体验书本描写的情景,使其沉浸在结构合理、语言文字成熟的环境中,从而加深学生个人生活感悟;督促学生保持灵敏的思维,善于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发现不一样的写作角度,进而触发创作灵感,养成思考的习惯,抓住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持续练习写作。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辅导的过程就是教師履行教师职责的过程。教师想要给学生一瓶水,其本身要拥有一桶水;教师想分给学生一抔土,其本身就要拥有一座山。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这一桶水还要持续不断地注入活水,常教常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对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来说,指导学生写作文,自身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学造诣,创作水平更要高于学生,能够深入地分析作者创作文章时投入的情感,指导学生时才能入木三分,切中要害。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职语文教师在做好作文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身体力行,只有笔耕不辍地进行创作,才能思如泉涌,灵感不断;只有持续不断的审视自我,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汪宇.沉浸式学习[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3]朱红梅.“沉浸式”课堂作文教学初探[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1(7).

(作者单位: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