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华
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发展阶段,在中职“三教”改革大力推进之际,中职体育教学也迎来教学改革新挑战。本文分析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困境,立足服务学生终身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探究中职学校体育课堂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体育 自主锻炼意识 全面发展
在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体育课占有重要地位。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叛逆心理严重,他们渴望被成年人关注,却又不想被束缚,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
学生的自主锻炼是指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而非学校安排、教师引导或者家长带领的情况。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产生来自学生内心对于锻炼的需求与渴望,是学生自我认知中出现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丰富学生正向情感体验、优化体育服务供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一、培养中职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主动性增强,利于体育习惯养成
有了自主锻炼意识,学生就会认为锻炼是一件令自身愉悦的事情,是可以使自身能力获得发展的途径,也是使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手段,锻炼这件事对学生来说不再是需要被迫完成的任务,这种主动意识的出现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体育习惯,同步提高课堂效率。
(二)独立性增强,利于体育技能提升
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即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也能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方法和时间,熟练掌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实用型的终身体育运动项目,从而提升体育技能。
(三)持续性增强,利于体育能力发展
在自主锻炼意识引导下,学生持续性运动的能力得以发展,尤其是能够进行自我监控,时刻关注自己锻炼的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运动标准,关注自身在锻炼过程中身体所出现的变化,并且在出现退缩心理的时候,能有效地调节锻炼心态,进行自我鼓励,这对于保证锻炼效果达到预期水平、形成终身体育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中职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理念滞后,教师信服力不足
师生关系和谐是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与教师关系的好坏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条件。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容易产生因为不喜欢任课教师便厌倦课堂的情况。部分教师在进入教育行业后,对于终身学习不重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导致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不信服,从而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个性化不足
每个动作都有它的锻炼部位,而动作强度的不同对于锻炼所能达到的效果也不同。但在现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形式、轻实质,习惯性地给全部学生设定相同的锻炼目标、动作标准等,且重复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跟学”的教学形式,因此只关注学生的动作是否标准,并没有使学生真正了解到动作的锻炼目的是什么,既无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又无法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乃至令部分学生产生厌烦与抵触心理,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养成造成阻碍。
(三)教学设备简陋,资源匹配度不高
大多数中职学校只关注学生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校的体育设备设施不充足、不完善。有些中职学校的体育锻炼设施长时间无人看护,已经破败不堪,学生无法正常使用,也有一些学校体育空间狭小、设备储备量低,因此学生想要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就会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
三、培养中职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体育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做到“终身学习”,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以确保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与学生共同运动。例如,在进行跑步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做好表率,与学生共同运动,教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不退缩”的体育锻炼意识,使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体育教师在课下也要经常关注国内外的新兴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自己成为思想与身体共同发展进步的新型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体育教师也要起到表率作用,例如,保持晨跑或者在健身房进行锻炼等的运动习惯,向学生展示自己阳光积极向上的一面,激励学生养成自主锻炼意识。
(二)丰富体育教学内涵,增加学生正向情感体验
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使大脑功能增强,思维敏捷。这需要教师丰富教学内涵,让学生在正向情感体验中激活自主锻炼意识。
第一,加强体育基础知识传授,为学生自主锻炼提供理论知识储备。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尤其是长期处于极度自卑的中职学生群体建立自主锻炼的“底气”;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在自主锻炼过程中的“抗压性”,即学生可以通过理论指导自己规避运动误区或者解决运动难题。例如,在进行跑步这项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注意事项,避免运動“受挫”。
第二,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锻炼提供个性选择。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必须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基于对学生个性需求的把握。也就是要为学生自主锻炼提供开放的、可选的“菜单”,重构“基础体育课程+特色体育课程+拓展体育课程”的体育课程体系,学生可根据爱好选择授课教师及内容,学校要能够最大范围地为学生提供体能提升、减脂塑形、健美身体、放松娱乐等体育项目,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课程选择权。目前,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已设立体育必修、体育选修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开发出契合安吉本土特色的体育课程,如压押、蹴球、竹竿舞、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让特色体育项目在学生群体中“火”起来。采用男女分班(分组)机制,探索试点同课异上、异班同上模式,采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营造出更加主动、生动的学习氛围,让体育课堂在学生“自学、自练、自训、自评”中“活”起来。
第三,开展体育趣味教学活动,为学生自主锻炼提供成功体验。趣味性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能够迎合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奋点”,打破体育课堂机械性、呆板性的瓶颈;同时,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往往更容易收到运动效果,实现运动目标,这就有利于在“我很成功”的氛围中激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例如,在体育课上利用篮球进行拍球传球接力赛,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人数相等的小组,由学生自行安排出战顺序,并且强调篮球的比赛规则就是不准抱球跑,学生必须全程拍球。游戏结束后按照各小组情况进行分层奖励,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
(三)拓展学校教学空间,保障学生锻炼服务供给
中职学生群体多为住校生,因此学校要推动“空间革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包括运动设施环境、自然环境和时空环境。
第一,优化校园布局,设立“公共体育空间”,购入体育器械,聘请专人看管,做好日常维护,并在器械上标明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学生自主锻炼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例如,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教学楼一楼停车库的空余场地开辟了乒乓球运动区,采购了一批乒乓球运动桌;在两个教学楼中间空地安置了基础健身设备,24小时开放,让学生更容易地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活动。
第二,整合教学资源,将体育教育与专业实训相结合,有效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空间,聘请企业导师在实训课间组织车间工作操、职场礼仪操等新式体育活动,为学生今后保持自主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第三,应用信息技术,引进智慧体育教学设施设备,创设智慧体育体验中心,为学生提供立体模拟、平面模拟、语言声音重现、静态实景重现、3D立体仿真重现等,尽可能地为学生自主锻炼提供新技术支撑、新规范讲解、新标准引领。
第四,举办竞赛活动,设立“学生体育锻炼”专项资金,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形成体育教研组、体育社团、校团委等协同推进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把整个校园打造成定向运动、素质拓展的场地,定期举行跨专业、跨班级的定向拓展活动,为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养成培育优质的校园体育文化。
四、小结
增强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并非一日之功,必须在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情感体验、保障服务供给等方面持续推进,才能真正培养一批具有体育精神、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的大国工匠,才能在打造“体育强国”的过程中贡献中职力量。
参考文献:
[1]贾延彬.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3).
[2]龐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略探[J].新课程研究,2020(20).
[3]李贺.探究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J].中国高新区,2018(8).
[4]沈铁.职高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2).
(作者单位: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