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娟 李翠林
(新疆财经大学 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纵观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产业融合将成为各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和归宿。产业融合逐步产生新业态,构建出一套全新的社会经济运行体制,加强高低端联动,以先进带动落后、以纵向盘活横向,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达到资源优化再生,加快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前景与发展活力巨大。因其带动性强、污染小、附加值高、就业面广、可持续发展等优质特征而受到更多国家的青睐。
2021年8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十四五”规划实施部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深度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工作。文旅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会议上指出,抓好“十四五”规划贯彻实施,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青海省文旅厅在召开贯彻落实上级工作精神会议时强调,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局面。同时统筹布局,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青海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旅游目的地和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并丰富其内涵,打造精品文旅品牌,举办有影响力的节事活动,开拓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高标准的旅游演艺产品,以新形式展现文旅融合新成果。提升其产业价值链,为当地居民创造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提升其幸福感与获得感。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将是以后各关联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动力。
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品类多、品质优。青海省文旅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青海A级旅游景区数达到110家,星级饭店总数达到344家,旅行社达508家;青海省打造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有10家,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103家;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3家,省级旅游创客基地12家。所包含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比较完善,产业融合催生出来的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设施不断完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自助自驾游等新型旅游方式逐步兴起,旅游宣传营销强度不断加大,智慧旅游助力旅游转型,全域旅游规划将进一步提升青海旅游业档次,实现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促进国家公园的创建及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黄南藏族自治州成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复杂多样的地理地貌造就了青海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风格迥异的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应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使青海旅游业获得较快发展。
青海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旅游业总收入持续上升。2012年是青海旅游业产值破百亿之年,它是青海旅游业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青海旅游局以“增加旅游供给”与“扩大旅游消费”为两个侧重点,通过加大旅游重点景区和项目的建设,积极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净化旅游消费环境,细化旅游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旅游要素“倍增”计划,进行旅游厕所革命,有效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加了旅游供给。并对宣传手段进行创新,激发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的活力,对重点旅游市场加大开发力度,不断提升青海的美誉度及吸引力,使得“大美青海”的旅游号召力大大增强,旅游总收入急剧增长,总体发展势头向好。
从2009—2020年总计12年的数据来看(见表1),整体而言,青海旅游业总收入处于持续上升状态,2019年旅游总收入是2009年的9.3倍,增长了近8.3倍。2009—2011年增幅相对较小,而2012—2019年间增幅明显。2020年,由于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青海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34.8%,实现旅游总收入289.9亿元,下降48.4%。其中,国际市场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下降幅度都在90%以上。可见,旅游业受疫情冲击较大。
表1 青海省2009—2020年旅游总收入情况
据青海省文旅厅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青海共有文化馆45个、公共图书馆50个、博物馆24个、艺术表演团体12个、档案馆54个。全年出版杂志262万册,报纸7 899万份,图书2 283万册。青海省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在持续优化和完善,将为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从文化创意资源来看,青海文化主要表现为高原文化、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文化以及悠久的宗教文化。多民族聚居造就了青海风格迥异的丰富民俗风情文化资源。悠久的历史铸就了辉煌灿烂的高原文明,从地域角度出发,青海社科院研究员王豊将青海文化划分为河湟文化、环青海湖文化、三江源文化与柴达木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手工艺、民族演艺、民俗风情、文化景观、格萨尔文化、吐谷浑文化、热贡文化、宗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
青海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业态日趋丰富。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在对传统加以继承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进行创新创意,综合各种艺术手法(如绘画、制陶、刺绣、编织、雕刻等),取长补短,通过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作品宣扬青海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对弘扬青海文化、吸引国内外旅游者、满足人们对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艺术需求与享受有着重要意义。因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青海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进行了二期扩容升级建设,链接10类、19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进行数字化展现。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发展繁荣,展演展播成效明显,地方演艺业发展如火如荼。包括《彩虹部落》《天域天堂》等戏剧的问世,以及《情满玉树》《可可西里》等影视作品的精彩演绎,生态舞剧《大河之源》、平弦花儿剧《绣河湟》、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等充分挖掘并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无不为社会传递美好和正能量。VR体验、云藏藏文搜索引擎、几何书店等新业态逐步兴起。大美青海、夏都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青锈等文化特色品牌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国际攀岩锦标赛、强渡黄河等体育赛事,纳顿节、同仁六月会、花儿会等民族节庆的举办,省博物馆“1+3”等主题展览,对青海的特色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和展示,加强了城市的宣传推广,塑造了青海印象。文化创意产业处于逐步兴起阶段,部分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自文旅融合以来,青海不断坚持在文旅宣传推广工作中以品牌为引领,注重体系打造,进行融合创新,在融媒体宣传机制构建、文旅品牌推广、突破重点客源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极成立了青海省文旅产品创意设计协会,助力打造文创产业发展新动能。过去,文旅产业为青海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贡献了力量,也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彬、钟林生等人对青海省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其发展优势在于资源丰富、政府积极推动、品牌优势、后发优势,劣势在于经济基础薄弱、创意人才短缺、开发模式粗放、管理体制不顺[1]。青海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互动主要体现在:其一,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将创意贯穿于旅游中,举办旅游演艺活动,进行文化创意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如位于西宁市唐道637的几何书店,融雪域文化旅游、生态旅游、非遗博览、文旅结合为一体,吸引了众多代表团参观考察,成为青海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与旅游会客厅。文艺演出为旅游业创造了新的卖点,产业融合为经济创收增加了新途径。其二,让旅游资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素材,让文化创意在旅游资源的土地上耕作。产业示范基地在青海文旅融合的进程中发挥着突出作用。青海文旅厅官网数据显示,2020年,省内实施文化旅游项目600个,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目前,建成城南文化产业集聚区、塔尔寺藏文化产业园、茶卡特色文化产业园、贵德黄河生态文旅基地、玉树康巴藏文化产业园等20余处文化产业项目。近年来,由黄南州及同仁县扶持建设的热贡文化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园区设立了画院12家,非遗传承中心25家,民间投资画院也达10余所,园区内从事热贡艺术的企业近200家,有效带动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探索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青海已分别建成国家级与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家、7家,国家级与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家、6家,以及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7家。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截至2021年,青海已建成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它将成为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与增长极。全省3A级以上景区已实现书籍、非遗、演艺三者的进入,更多的融合形态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文化创意旅游属于智力型、知识型、科技创新型的现代化高端服务业,其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相对而言,青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投融资渠道待完善。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民间资本投入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文旅产业经济发展。另外,企业发展理念比较保守落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识不强,依然绝大程度上将文化界定在精神层面的认知,而没有意识到大力挖掘文化的经济效应与产业属性。有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指出青海文旅融合体制机制不健全,存在恶性竞争,会对青海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融合探索阶段下,由于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一些过度营销宣传行为阻碍品牌发展,急需健全体制及制度[2]。政府及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大漏洞,从政府方面而言,存在多头管理及管理体制不畅的问题,由于文旅产业涉及的行业、部门多而杂,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沟通平台,容易产生很多矛盾,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张晓琛在《青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提到:青海文旅融合不够深入,属于浅层化融合水平,对文化特色的挖掘不充分,文旅产品的开发相对分散,缺乏深度交叉,产业、企业间缺乏互动[2]。加之受地理因素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影响,青海创意型、专业型人才严重不足,依托人才的创意旅游产业其研发创新能力受到了很大影响,使得近年比较受公众关注的动漫、影视、广告设计等新业态未能被充分开发,青海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价值没有得到深刻的体现,如昆仑文化等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唯一性的资源是其他地区、其他国家没有的,这正是青海的发展优势与潜力所在。在当下物质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形下,人们更青睐于能够放松身体、愉悦心情的娱乐消费项目与一些高端、个性化的精神层面的商品与服务。而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景区收入,其收入渠道并不广,其他相关的有效消费项目缺乏互动性、趣味性,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整体消费水平不高。而且,文旅产业受季节性影响显著,冬春季消费力不足。
青海文旅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开发模式主要以主题公园、节庆演艺、文化创意园区为主。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模式较为大众化,资源开发不充分,深度与广度有待拓展,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反映当地文旅产业资源特色与高科技元素的新兴模式,致使其影响力不足。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如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这样“印象”系列形式的精品,也缺乏如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影视等有影响的文旅龙头企业。文旅融合更是利用资源的共享与流动实现价值溢出效应的转换,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协调与创新,青海应在这方面补足短板。另外,缺乏县市级的文旅产品品牌,人们通常听说的可能有“大美青海,夏都西宁”“魅力三江源,中华水塔”等,使人们对青海的印象比较笼统,不够具体,缺少能反映青海各地州、各县市文旅特色的知名品牌,使各区美美与共,共同繁荣发展。
受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高海拔气候、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等因素的制约,青海旅游及文化人才队伍存在总量少、专业性差、层次低、整体配置不优、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急需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凸显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与能力。就青海省高等院校而言,开设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如雕塑、环境艺术、影视、动漫、艺术设计等少之又少。靠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在短期内达到一定规模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人才短缺已成为阻碍青海文旅产业发展的瓶颈。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加快产业资源转化、创造新供给、激活新消费、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国家已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置于国民经济体系中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来进行发展。文旅融合更是产业衍化的新形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产业更新升级的动能所在。通过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拓展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跃升,进一步扩大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为此提出促进青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应路径。
国内部分学者从产业角度,从资源、市场、技术等层面入手,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也有人从产业链融合的角度,着重在生产、产品、市场等环节促进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由于文旅产业涉及范围广泛,二者的产业关联度强,适当选择产业融合路径是很关键的。李想分析了文化与旅游产业在资源融合方面、市场融合方面、功能融合方面、以及技术融合方面上的可实施路径[3];兰苑以山西省为例,对其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从工艺美术角度、影视传媒业角度、休闲娱乐角度、演艺行业角度、会展业角度等各个细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路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4]。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力求通过制度融合、市场融合、企业融合、产品融合四个维度的举措来解决青海省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问题。
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所处环境的影响。站在制度融合的角度,我们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行业制度以及企业标准。从总体发展方向来看,政府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其具有前瞻性的体制观念可以引导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走向意识融合。这两大产业有着先天的融合优势,若能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以政策为引导深入实施,必能有所反响。从微观角度看,应着重考虑企业制定的标准与规范是否灵活高效,遵循人性化、科学化,能够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探讨增智措施,以优化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3.1.1 推行产业融合的配套政策,加强部门联动,扫清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其一,政府要加强政策导向,精心完善顶层设计,在制度上做到规范完备,推行文旅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为产业融合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做到各部门协调有序配合市场积极运作。其二,充分发挥以青海文旅部、青海日报社、青海广电局、青海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为主体的宣传推广作用。搭建数字文旅体系,依托数字、软件、互联网等技术对青海门户网站进行整改完善,优化各管理及宣传窗口服务功能,推进文旅管理职能一体化公共服务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信息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充分发挥青海文旅产业发展联盟的积极作用。相对来说,青海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有待进一步拓展,因此,当地文旅部门应牵头制定各项制度,搞好青海旅游的宣传工作,向世界展示“大美青海”旅游名片,吸引国际旅游者到访旅游。充分利用青海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发集休闲、康养、娱乐、生态观光为一体的高端旅游项目。开展具有文化创意的相关系列活动,提升营销策略,拓宽客源市场。
3.1.2 转变政府职能,不断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优化发展环境
从管理方式着手,坚持问题导向,建章立制,调整管理权限,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制定符合青海省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统一的资源评价、资源开发、资源整合、资源管理的新模式,规范管理市场运行,坚持规划先行,避免盲目开发产生的弊端。因时因势不断推进和调整文旅市场规范性政策法规的制定,加强市场安全监管,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发展。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基层乡镇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发展。聘请民间传承艺人及有才能的人,为其专门设立乡镇文化创意中心,办好文旅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提升创意设计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对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并融入创意元素,设计出主题形象宣传产品与logo,将该主题形象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带动当地创意旅游的发展。不断规范青海文化与旅游市场的运作,重视基础配套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保障能力,营造“绿色、生态、创新、开放”的人文环境与消费氛围。以产业促就业,确保市场秩序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两个产业互动融合发展,获得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双丰收。
3.1.3 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无论是文化创意产业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需要高质量人才的加入。一方面,青海当地大中专院校应开设与青海特色文化及工艺传承相关的专业,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树立教育与实践同步开展、知识培训一体化的学习理念,毕业生专业对口投身到青海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岗位培训,有效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与业务水平。挑选优秀的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高校科研人员、企业骨干与学生积极与外省、国外开展学习交流培训活动,使自己的文化走出去,将别人优秀的理念引进来,不断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思维、新活力。持续完善高端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与选拔任用机制,使人才培养和实践创作相结合,实现人才良性循环发展。
3.1.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设示范性产业园,吸纳社会资本,建立领军企业
其一,政府应加强对青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力度,以集群式发展模式建立示范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别是民族文化创意园区,加大相关衍生文创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其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许多不可控、不稳定因素,比如,目前的疫情状况严重影响了各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完善制度,保障文旅产业投资的持续性与稳定性,稳发展,促就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其三,实现筹资投资多元化,允许并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文化旅游市场,当地政府应培育一批能够对市场产生广泛影响的品牌带头企业与文化创意名品,以领军企业引领青海各地区的相关企业发展。对一些具有较强示范效应与拉动作用的特色文旅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渗透性强且不具有排他性,旅游业业态丰富,可进入性也较强,因此可以在市场控制、营销创新、品牌树立等方面进行融合。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为打造地方品牌赋予文化内涵,在思想上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再通过有创意的营销手段,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还可通过了解各细分市场的需求及运行状况对市场加以引导,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出更具差异化、个性化、高级化的产品,使文旅市场发展日新月异。
3.2.1 打破产业边界,寻找融合交叉点,找准市场定位,不断拓宽融合渠道
可以从文化创意产业向旅游业过渡、旅游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过渡两个维度展开。易融则融,能融尽融,互相取材,互相贯通,合二为一。对市场进行精准定位,不断拓宽融合渠道。由于这两大产业衍生的业态极其丰富,所以可融合范围较广。其融合渠道有网络、动漫、科技、影视、游戏、演艺等多种,可以明确划分融合范围区块,建立相应的产业集群园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元化市场融合,打造文旅品牌,开拓消费市场。同时,突破文旅产业明显的季节性界限,拓宽拉长产业链,开拓冬春季旅游项目与高端路线,延长时间,增加消费。
3.2.2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文旅网络平台服务一体化
各相关部门与组织应搭建文旅一体的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文旅产业的宣传及市场衔接、问题反馈服务,方便各方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统筹调度,形成合力,不断优化服务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自己的业务及服务能力,有效达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可积极借助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的应用对文旅创意产品进行宣传推广。目前互联网营销成就显著,自媒体、快手、抖音等喜闻乐见的方式,更能提起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应从顶层设计、营销策划着手,全面系统地引导运用各宣传媒介讲好青海故事,不断在文旅品牌“大美青海”的宣传深度、广度、高度与温度上发力,发挥营销在刺激消费、促进文旅产品投资及供给中的有效作用,使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2.3 利用文化的多样性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元化的旅游创意,激发消费
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收入是景区收入,收入渠道不宽,企业应该深度开发文旅手工艺纪念品,加强市场推广。注重旅游产品的改造提升及包装,开发适合不同旅游者需求的可参与、可娱乐、可休闲的旅游产品,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生机。同时,激发其他方面的有效消费,开创不同题材的文艺节目、影视剧场、大型文艺展演等,用文化提高旅游的品位,以旅游开拓文化新市场。深入理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挖掘旅游业新的内涵,用文化创意激发其活力,让旅游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作素材和灵感,互融互通,相互借力并形成合力,以期达到深度融合。
企业间的融合通常有对技术进行创新升级、两产业的业务之间进行相互渗透、在管理方法上优化改造等路径。借助旅游资源优势,并赋予其文化内涵,充分运用创意手段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激发融合新活力,促进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3.3.1 破除旧思想,转变发展理念,增强产业意识
青海文化创意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显著,对于青海整体经济的贡献未充分释放,还需进一步增强。企业应转变发展理念,增强产业意识,打破将文化界定在精神层面的认知,大力挖掘文化的经济效应与产业文化内涵。企业要多走出去看一看,拓展眼界,学习外部经验,以文化经济理念引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3.2 保障专业人才培育的投入,提升青海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服务价值
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生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树立“今天的旅游质量便是明天的客源市场”的观念。受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青海旅游及文化人才队伍存在总量少、层次低、整体配置不优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因此,企业需以战略眼光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以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对接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出台引进人才优惠措施与办法,优化用人环境,“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3.3.3 企业应进行联合,形成合力,增强关联性与集聚性,形成品牌效应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创造经济效益,追求利益价值的最大化。盈利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的发展壮大或破产倒闭。对于企业来说,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兴趣与关注点。企业融合的动力是新思路、新的生产线、新产品的诞生。在对青海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文献研读过程中发现,青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小,以小作坊形式居多,其宣传影响力也不够,知名度不高,无法很好地吸引消费者驻足。因而,企业应进行联合,形成合力,增强关联性与集聚性,打造品牌,举办大型营销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创新思维,创新发展链条,研发新产品,为市场增添新活力。
鼓励企业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天地。消费是商品物资生产的最终目的,占领更大的消费市场是企业生产的强大动力。青海省应加强与全国各省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与各政府部门之间、大中型企业之间、商会组织之间等多方合力,举办各类商品洽谈会,彼此邀请参加各自举办的旅游节活动、文化创意演艺类晚会节目等。还要积极参加国际性大型展览(销)会或博览会等,与国际市场接轨,深入交流与合作,打响中国青海的名片。
3.3.4 大力发展富有潜力的新业态,多驾并趋,实现全面发展
可以有效依托区位优势和深入挖掘昆仑文化、藏羌彝文化、柴达木文化等文化圈的文化底蕴,推动文创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应充分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资本与其他要素为催化剂,催生出网络社交、数字内容、虚拟娱乐、电子文化、动漫游戏、手机媒体等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文化新业态。不断推动产品与市场创新,实现文旅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民族特色动漫业、文艺演出业、电视电影业、游戏业等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全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其成果对接旅游服务,构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的新模式。
产业之间融合最终输出的是产品,产品的融合需要从源头即资源要素着手进行融合,应该把握好现有资源,充分进行创新与研发,以资源为创新载体,调动创造力与想象力,以人为本,不断推出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促进产品消费。
3.4.1 掌握信息技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助力文旅产业产品研发
随着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要促进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对信息业技术的充分掌握。要利用数字技术,加快实现青海多彩的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在创意源头中注入特色文化元素,打造集产品与服务生产、宣传、消费为一体的网络文化消费地、文化旅游区。比如就旅游业而言,某些景区夜间大型歌舞表演及夜景布置大多有礼花音乐的氛围营造,有声光电的配套,作为旅游主力的年轻人偏爱富有参与感的、动态的、刺激好玩的旅游及娱乐活动,因而,当旅游业进展到一定阶段,应该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科技含量,将发力点置于依靠科技与艺术的文化创意产业上。
3.4.2 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发挥好后发优势
取他山之石,攻青海之玉。要懂得文化创意与快乐旅游的要义,体现旅游产品的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亲民性,让各个年龄段及群体的人各有所乐、美美与共。思考运用什么模式、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带给人最大的快乐。善于借鉴他人已有的成功典范将特色发掘为亮点,将亮点转化为卖点,将卖点提升为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地对比和研究,探索出适宜青海文旅特色的发展之路。青海文旅相关企业的产品应突出青海当地特色,不断创新文旅精品商品,打造规模化、集聚化的文旅产品消费市场,以产品质量为抓手创建品牌。不断完善与相关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营销新模式,创新整体供应链管理机制,以提高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3.4.3 注重消费反馈,发现潜在客户需求,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商品的高品质与服务的高质量,越来越注重能够带来参与感、体验感、审美、娱乐性等方面的消费主张,对产品外观及审美等的关注度愈来愈高。人们越来越愿意为自己非同凡响的一次体验或感受买单。相对来说,人们更加追求一种精致、独特、新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设计文旅产品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感知与预期,在细节中体现人文情怀,给予游客美好的感受,于无声处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并注重消费反馈,不断发现潜在消费市场需求,提供能满足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产品及服务。
3.4.4 加强产品市场调研,完善文旅产业市场营销体系,拉动消费增长
不断满足并创造消费者需求,培养消费者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绿色消费、夜间消费、数字消费与信息消费,兼顾针对游客的现场与网络两种销售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宽营销思路。不断打造如青新、青藏、青甘、青川等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增加产品趣味性以及与游客的互动性,提升顾客参与度与产品体验性,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如在参观陶瓷作品后,现场鼓励游客参与陶瓷手工制作,其过程中的趣味性、完成后的成就感将是一次难忘的体验与回忆。使消费者获得快乐,建立顾客忠诚度,树立好口碑。通过引导刺激拉动消费增长,实现产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文化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以打通产业链为基础,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使文旅产业从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型,带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本研究立足于青海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理清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棘手问题,提出富有针对性、紧贴青海地方实际的相关建议,对整合青海资源、优化产业配置、增强资源利用、提升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在为青海地方政府部门谋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选择适当的融合路径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