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学水平提升途径研究

2022-05-18 08:59李鸣华
职业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培训信息技术

李鸣华,刘 龙

(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校,哈尔滨 150001)

0 引言

传统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升级换代,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也在转变,这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资源共享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拥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信息素养。因此,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开展中职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提升方法与途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背景

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相衔接,共提出了7个方面20项举措,又被称为“职教20条”。它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1],指明了职业教育工作方向。

信息技术既是教师学习的对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环境和条件[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3]。编制“哈二职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问卷”和“教学管理人员访谈提纲”,以了解教师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化教学相关知识、技术、能力、理念和自身发展的真实想法,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渴望学习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提高教师培训研修的针对性,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64.29%的教师认为自己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加工和整合资源能力;30.95%需要在别人帮助下可以完成;1.43%教师从来没有尝试过。说明教师的信息技术加工和整合多门类教学资源的能力基础较为薄弱(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技术加工和整合资源能力

教师的资源获取能力、常用办公软件使用能力没有问题,但在课堂使用软件开展教学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对信息技术故障处理和在线测试能力稍弱(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资源使用情况

教师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但是适用于职业教育的几种教学方法应用不是特别广泛(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教师心目中专业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排序较高的是:外出观摩学习先进经验、学校提供相关资料和环境教师自学、校本培训和研修、专家讲座,这说明教师对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和技能有信心,希望得到专家引领(如图4所示)。

图4 专业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在自身能力提升方面,教师首先渴望提高的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占58.57%;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占57.62%)、现代教育理论(占54.76%)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占51.9%)。说明教师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而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日常教学必备技能,教师希望用现代教育理论充实丰富自己,指导教学实践,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如图5所示)。

图5 希望提升的能力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培训提升、活动历练、阶段考核,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方法、方式变革,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3 研究内容

3.1 按需培训,分层次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以“按需、分层、主题、任务”为原则开展信息技术提升培训,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分类设计培训课程,分层实施培训,满足按需施训。培训形式上采用主题式培训,培训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辅相成,尽量契合教师需求,激发教师内驱力。培训需要沟通理论与实践、反思经验与不足、走进教学现场、尝试破解问题、建立发展共同体、创新培训模式[5]。

3.2 有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力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师按照“运用、建设、积累、实践”等实施步骤进行软件应用、资源开发等实践。一是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设备、软件和教学平台;二是能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利用软件优化教与学模式,指导学生探究,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三是树立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发展意识。

3.3 教师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水平考核

一是依据《哈二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标准》开展考核认证;二是通过展示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数字资源开发、课程建设成果等方式开展专业能力考核,以评促教。

4 研究过程

4.1 研究方法

4.1.1 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教师需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信息化手段运用、专业能力提升等问题进行充分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4.1.2 文献研究法

查找国内外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等政策,为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1.3 行动研究法

把教师个人或团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行动、实践、反思将能力内化。

4.1.4 成果展示法

以教师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契机,举办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资源开发展示活动,使参与者可视、可感,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通过个人反思,骨干教师点评促进教师成长。

4.1.5 经验总结法

形成研究报告,邀请专家予以评估。

4.2 研究思路

前期调研:调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

科学论证: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制订方案:课题组集体讨论,制订研究方案。

实践探索:开展科学培训、扎实研修、多元展示、反思交流、动态评价的行动研究。

反思调适:召开中期总结会,反思研究进程,全面深入推进。

专家指导:聘请信息化教学和企业专家来校指导研究工作,及时整改。

总结分析:全面梳理研究工作。

形成报告:依据研究实际,撰写研究报告。

推广应用:将研究工作的成熟经验予以推广。

4.3 研究步骤

4.3.1 准备阶段:2019年7月—9月

整理国内外研究文献,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会,细化任务分工;结合问卷中教师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实际情况,划分教师培训层级,并分类设计培训课程;结合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研究专题,由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牵头组建学科教学研究团队。

4.3.2 实施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3月

开展软件、平台应用、信息化教学等培训,依据《哈二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科教学研究团队基于问题开展研究,为教师搭建研修“厚积”平台,促进教师三项能力提升;制订校本学科教材和课程标准研发计划,按计划完成编写、出版任务;开展教学资源研发等评比展示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教学实践能力;依托省首批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改革项目,推进相关资源制作和教材研发,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通过线上教学实践,转变教学模式;分层指导、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为教师搭建研修“薄发”平台,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召开课题推进会,总结阶段性成果。

4.3.3 总结阶段:2021年4月—6月

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认真撰写研究报告和经验体会,整理资源库;聘请专家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全面梳理凝练研究成果。

5 研究结论及创新

5.1 研究结论

5.1.1 按需培训、分层指导,更利于教师个体和团队发展

依据问卷调查和教师现有的水平进行分组,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的要求出发,自主学习、集中培训,按通识、学科、专业发展三个模块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分类设计培训课程。

5.1.2 研修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围绕“朝阳工程”“名师工程”“人才引进工程”三大工程,由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牵头问题研究任务,组成教学研究团队,把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有机融合,推动教师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5.1.3 明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教师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提高

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着重培养教师教学资源研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能力,大幅度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5.1.4 岗位练兵、阶段考核利于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成长

组织“烛光杯”教学成果评选、教学资源比赛等岗位练兵活动,促进教师加强教学经验积累,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组织技能比武,反复锤炼促成长;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测评与考核,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加动力。

5.2 创新

以教师队伍现状为抓手,实施分层指导、按需培训。通过对教师分层次组织培训,按需求实施培训,分类别设计课程进行指导,名师工作室带动,教学能力比赛推进等行动研究过程,搭建教师个人成长阶梯,促进团队整体水平提升。

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目标,打造“六双”研修模式。创新打造“六双”研修模式,即双平台——“厚积”平台和“薄发”平台;双内容——师德建设和师能提升;双资质——教师资质和技师资质;双任务——教学任务和育人任务;双渠道——课程渠道和活动渠道;双能力——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素质。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点,切实提升三项能力。尝试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智能化平台,开展教学模式探索,打造“互联网+职业教育”有效课堂。

6 主要成果

在两年的实践探索中,7名课题组成员依据调研结果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研发、教学能力比赛等教学活动,认真总结研究心得,成效显著。撰写论文7篇,其中3篇发表于学术期刊;撰写经验总结12篇,多篇被《哈尔滨日报》及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刊登,面向东西协作计划对口帮扶西藏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介绍我校信息化教学、比赛经验,出版了专业教材和课程标准,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

7 学术价值

7.1 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论

课题组成员结合研究体会撰写论文7篇,提出具体操作办法,丰富实践经验,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论。以行动研究解决了课题立项之初拟解决的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促进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来改变教师教学范式的关键问题。

7.2 完善教师信息技术考核标准和专业课程标准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从学校实际出发完善《哈二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标准》(如表1所示),提高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的可操作性。

表1 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标准

课题组成员编制“旅游服务类专业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突出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要素,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以上研究实践为建立健全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等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7.3 丰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

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研究,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教师专业知能理论研究[4]。本课题研究总结经验12篇,《在磨砺中成长》《融汇资源普惠师生智慧应用》从不同角度系统阐述了教师提升教学资源研发能力的实操方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很好地解决了立项时的另外两个关键问题,即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资源研发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8 结语

课题组两年实践探索凝练的成果可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未来,将依据《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制定校本培训规划,指导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持续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培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培训通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