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慧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更关注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本地区的地理教学素材,为学生导入乡土教学资源,将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帮助学生高效获取地理知识,从而实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目标。
关键词:乡土课程资源;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引言
虽然地理教材是最直接和关键的地理课程资源,其知识结构逻辑强,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恰恰也是因为教材的这种普适性,与学生实际有所脱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开发出辅助高中地理教材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弥补地理教材脱离实际的不足。在高中教学中整合教材内容,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从而拉近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地理的深度学习,形成更完善的地理知识系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一、深入研究地理教材,挖掘潜在教学资源
首先,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地理教材,提高自身对教材的掌握能力,深入理解教材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的地理教学资源,与教材知识内容有效融合。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地理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比如,在学到工业污染相关知识时,教师就需要将本地区的河流、土壤的实际状况与教材知识相互结合,之后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一些本地区河流、湖泊受到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带入实地进行观察,了解本地区的几条河流以及本地区的土地面积情况等,通过这种接触本地区自然环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其次,将地理知识与技巧有效融合,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包含了地理环境、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自然保护等相关知识。在当前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必不可少的地理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地理知识的使用价值,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出发,更好地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发展需求。教师在研究地理教材选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本土的地理教学资源,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
二、综合思维与乡土地理
核心素养需要综合思维。因为“地理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单个的知识不足以构成核心素养,零散的技能学习不足以担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唯有整体把握,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让核心素养有效落地。“乡土地理”表面上看,集中于一时一地,但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如,学习水资源相关内容时,总体上把握“时空分布不均”这个特点,而从乡土地理的角度,亦可以从甘肃永昌这个角度印证“时空分布不均”,因为大西北缺水恰恰印证了水资源“东多西少”这个特征,所以“兴修水利”成为当地政府的必然举措。教师引领学生搜集当地兴修水利的鲜活案例,不但印证了教材的中心观点,而且在行动中培养“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
三、多方位整合乡土资源,落实地理实践力
2017年地理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对实际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地理实践力素养备受人们的关注。显然,仅仅靠教材中的文本资料介绍或者是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等栏目,是无法真正落实地理实践力的。为了更好地落实地理实践力,可以借助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根据教材内容和乡土资源,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设计考察方法,深入实地考察,提高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如在学习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当地的工厂,布置学生对该工厂进行小组调研活动,从而使学生明确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四、借助乡土乡情,实现育人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地理学科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显性及隐性的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本地的鄉土乡情,挖掘乡土素材中的育人价值,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背景下,借助乡土乡情素材,在地理课堂实现学科育人和思想育人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乡土乡情的地方特色性让学生感到亲切,从乡土乡情中挖掘育人价值,既能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又能“从身边事讲大道理”进行德育教育。乡土乡情的独特性也使得育人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比如学校周边的海南岛解放战役主要登陆点、红色革命基地的特色建筑民居等,正值建党百年华诞,在一些相关的课程比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选取这些素材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设计,既是知识教学融合也是课程思政融合,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也有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通过有效的途径,了解本地区的相关地理信息,并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本地区的地理信息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孟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策略——以《信阳旅游地理》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5).
[2]何玉身.基于乡土地理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中学课程资源,2020(2).
[3]申忠.核心素养背景下乡土地理教材编写问题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