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2022-05-18 19:48张宏燕
中国民商 2022年4期
关键词:完善策略

张宏燕

摘 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企业呈现出了明显的国际化形式,内部转移价格已经成为了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制度构建的重要手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企业财务管理期间,内部转移价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基于周围环境的复杂化,使整个转移机制有了明显的改变,同时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管理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将不利于该项工作的良好开展。基于此,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内部转移价格优化策略。本篇文章结合基本的原则分析了内部转移价格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的策略,以便为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内部转移价格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完善策略

通过探究表明,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分别是转移价格属于责任会计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企业结算情况,但是我国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信息化的发展形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此种现象决定了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监管体系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象对企业内部职能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对于发展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最后,信息化环境日益完善,为解决内部价格转移信息不对称现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式,但是也随之形成了一系列的风险问题,所以,探究内部价格转移问题的过程中,不再受限于以往传统财务框架之下,而是朝着财务信息化和国际化趋势迈进,构建良好的局面。

一、对于内部转移价格的论述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责任单位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与企业价格结算相比较来看有着封闭性的特征。一方面,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应当保障和成本相关的所有劳动往来以及产品往来都实施了成本转账,利用成本管理方式形成完善的企业成本中心内部转移价格体系,内部转移价格期间的成本表现为具体成本以外的定额成本、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这些成本都是企业成本中心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无论是采取何种类型的成本转账形式,都少不了内部转移和投资中心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基于企业价格基础上构建内部转移价格体系动态性的评价业绩管理现象,避免因为企业价格竞争激烈而发生人为管控的不良影响。市场价格比较客观,能够体现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市场价格容易波动,在我国现阶段,内部转移价格信息处理能力较低,市场价格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二、内部转移价格制定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全局原则

目前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具体目标是为了将企业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在这一基础上,明确各项部门的职责,动态性的考核各项部门业绩情况,从而帮助企业获取良好的利润,各项部门的管理层应当合理选择制定出有助于企业获取良好利润的方案,而且制定调拨价格的另外一项目标是创建激励体系,让各个部门选取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计划。由于调拨价格处于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因此调拨价格高低与子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各项子公司制定调拨价格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自身利益受损现象的时候,将会使原来的目标改变,企业整体性也会受到影响,从大局观角度进行探究,各项责任中心有时需要牺牲局部利益来维护企业整体利益。

(二)遵循公平性的基本原则

现阶段调拨价格制定的具体目标是有效的划分各项职责部门的责任,依照企业实际情况,保持价格的合理性,能够将各项职能部门的业绩情况清楚的体现出来,进而精准的展开业绩考核作业,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发各项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满足基本要求。

(三)遵循重点性的原则

有的企业内部需要进行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材料价格或者是商品价格数量非常多的情况下,除了一些经常使用的材料和商品之外,剩下的都是使用效率较低的材料或商品。当对每一个材料都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话,消耗的时间很多,流程非常繁琐,所以,可以从应用次数较高的材料和商品入手,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而使用次数不高的材料则是应用从简定价方式。

(四)制定期间的自主性

在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各项部门有效协商的基本原则将各项部门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体现出来,给予职能部门独立的经营权利。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过程中,总公司对下属公司的意见予以考虑,确保双方都可以接受这一价格,维护双方的利益,采取合理的方式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三、 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式以及影响因素

(一)内部转移价格的具体制定方式

结合相关资料来看,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式包含了三种,第一是成本价定法,该种方式是是以全部成本或者以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主要的优点是简单,避免市场过度波动而加剧销售部门的损失,但是这种方式有他的缺点,出售方经常觉得高成本是提升利润的关键所在,但较高的成本会导致企业部门效益下降,引起了不公平定价现象的出现。第二,协商定价法。该项方式以市面上的价格为主,适用于产品或者材料没有明确的市场价格以及市场价格非常不稳定,缺点:协商过程可能缺乏客观性,效率较低;仲裁过程本身可能比较武断。第三,市场定价法是一项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定价方式,优点是与产品行业发展趋势相符合,但是无法将市场价格不稳定的问题彻底解决。比较来看,第一种方式难以对相关部门的利益加以维护。而第二种方式产生的效果良好,具备公平和公正特征,可以把市场价格不稳定的现象有效解决,但是也会产生企业自身利益受损现象。第三种方式处于绝对公平的状态,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自定清楚的市场价格,产品信息,确保各项信息的精准程度。所以,可以将第二种以及第三种方式应用到企业内部环节中。

(二)对于影响制定方式因素的探究

通过相关探究表明,影响制定方式的因素体现在多方面,具体如下所示。第一种方式为适用对象,涉及到的定价方式非常多,这些定价方式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征,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以及缺陷,但是不同的定价方式适合应用不同的对象,具体表现为从企业内部难以对无形资产定价价值加以确定的环节中适合应用协商定价方式,采取有效协商的方式体现出无形资产的价值,将各项价值发挥出来。而在企业内部流动资产方面则是采取成本定价方式,市场定价方式适合应用到相对完善的产品方面。第二,部门之间信息对称,基于各项部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应用市场定价和成本定价方式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当信息不具备对称性的状态下,这是应当采取协商定价方式,部门采取协商定价方式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根本所在。第三,稅负成本。内部价格转移方面产生了良好的避税效果。相关部门通过法律方式对内部价格转移现象动态性的监督和管理,当制定价格的过程中,通常是应用税负较低的方案。

四、内部转移价格中的难点体现

(一)内部机制不完善引起了转移风险的形成

针对于内部转移价格来讲,本身包含了多项要点,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各项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在该项协作期间面临的销售风险和成本风险是非常高的,从销售风险进行分析,部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构建了完善的价值链,形成的价值链整体价值是极高的,可是部门之间分配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从一方面进行探究部门价值将会挤压另一项部门的价值,在形成的挤压效应超出了标准限度以后,那么价格转移引起的销售风险概率也会随之提高。价值链条还会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生产链条。另外一方面,造成的风险是因为价格制定方式形成的,在使用成本分配法期间,相关部门可以遵循成本决定销售额度的现象。此种现象与企业整体效益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性。换而言之,当销售部门成本处于极高状态下,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将随之降低。由于各项部门的信息不具备对称性,将会导致部门依照正常流程调研市场,形成调研费用,双方没有讨论出一致的意见,企业管理层和其他部门需要展开协调,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成本。

(二)信息化造成的转移风险

第一,现阶段,在价格转移过程中,主要是以网络化方式为主,该项方式能够避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形成,但是信息化不具备完善性也会增加转移风险出现概率。企业信息化引起的转移风险体现在各项部门整理的数据为各自提供一定的服务,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获取完善的数据,形成了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发生,增加了销售和风险出现概率。第二,相关的风险表现为内部转移价格方面重点凸显出各项部门的独立性。但是需要认识到的一方面是,此种类型的独立性。不需要从监管方面独立在上下级和外部机构上。当过于注重部门之间独立性的话,将会影响到监管效率的提高。第三,所谓内部转移价格并不是以一刀切的方式为主,而是从多方面因素入手,规范性调整,完善企业监督管理体系。

(三)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现阶段,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当确定内部转移价格的过程中,通常是以协商价格和转让定价方式为主,但是这两种方式普遍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受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这一要点普遍干扰了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情况。在这一现状下,企业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部转移价格定价体系。与此同时,当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期间,涉及到了诸多的因素。除了以上论述的几方面因素以外,同时还涉及到了外汇管理体系和利润操作等,这些都与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性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性。

(四)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过程中面临着价值链风险

内部转移定价处于企业价值链整体内,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内部转移定价制定过程中双方利润空间被限制的现象,利润空间非常大的一方对利润空间非常小的一方造成了过度挤压。

五、有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完善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信息化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于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转移风险,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完善的策略。第一,相关部门加强计算机信息化的探究力度,拓展具体的应用范围,在预算精细化管理控制阶段中合理应用,构建相应的业务数据平台,借助各项平台处理各项数据,把信息化系统和各项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系统相互连接到一起,使各项部门之间有效的共享和监测资源,借鉴部分企业的经验,创建服务机构,把部门中财务和业务数据反馈于集团上,从集团中共享各项部门的数据,规避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良转移风险。另外一方面,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创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模型。第二,企业重点管理相关项目,确保项目交易的规范性,创建风险管理和检查体系,加深各项部门之间的合作力度,科学合理的利用各项资源,将整体效果全面体现出来,面对于金额较小以及不是特别重要的项目而言,有关部门可以成立监管小组动态性的监督。借助信息化系统动态性的预测和识别风险,交易前期阶段中采取合理方式分析双方部门间的数据,确定最为合理的价格制定方式。第三,掌握各项要点。严格惩处不符合预算标准或者标准过高的部门,减少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整体上而言,信息化监督管理的优势在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

(二)制定完善的内部转移体系

要想将内部机制产生的风险性解决,就需要从制定健全的内部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应当从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部门间的价格制定方式,协商确定市场参考价,有市场参考价的情况下,报给上级部门审批,明确标准的流程,禁止随意开展调研工作。采取双轨结算方式,也就是说,当计算产品使用和供应现象的过程中,应当以与之相符的价格制定方式为主,引进相关的价格制定模式,卖方部门采取成本方式加以计算,然后按照半成品的成本提前预算,买方部门则是应用市场法有效处理,在专门账户中归纳差额,将其当做部门之间交易的额度,规避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发生,有效的共享信息,动态性的监督和管理信息,大力培训,加深部门之间的沟通力度。展开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将部门预算转变为人人预算。落实完善的奖惩体系,面对于没有依照标准要求实施各项工作的个人或者部门来讲,必须严格惩处,积极奖励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从而达到有效预算和监督管理的目的。需要认识到的一方面是,建立内部机制的过程中,与交易部门、交易对象、税收政策、地域优惠等多方面相互结合到一起,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良好的依据。

六、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内部转移价格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其中,该项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和合理与企业资金流量以及各项业务部门的业绩、经营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必须正确了解到内部转移价格机制管理的重要性,围绕企业管理需求和发展实际,结合行业特征科学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同时拓展各项网点的自主经营权,明确清晰的经营标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借助会计信息化方式构建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达到稳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翠云.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研究[J].企业研究,2021,26(07):31-33.

[2]万善军.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30):156-157.

[3]吕振宇.集团化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21,3(10):75-78.

[4]周谦.浅谈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的制定[J].大众科技,2021,45(04):150-152.

[5]王辉.浅谈分权体制下的企业集团内部轉移价格[J].网络财富,2021(05):245-246.

[6]杨勇.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实践与探讨[J].冶金财会,2021,34(12):80-81.

猜你喜欢
完善策略
新形势下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策略研究
论电力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会计基础工作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完善策略研究
探究现代管理环境下房地产公司会计管理完善策略
基于完善油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探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运行体制的完善策略分析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控制措施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