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2022-05-16 12:41高亚峰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7期
关键词:传播力主流媒体新时代

高亚峰

摘要:进入全媒体时代,受新媒体冲击,传统主流媒体传播力受到很大挑战。为推动主流媒体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的重要性,总结分析主流媒体传播力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新时代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路径,旨在立足实际,从不同方面优化主流媒体传播模式,助力主流媒体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关键词:新时代;主流媒体;传播力

基金项目: 2022年度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课题《新时代党的新闻宣传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XW042。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媒体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同时新兴媒体发展迅速,媒体行业出现信息过载现象。在碎片化阅读与信息过载的矛盾下,传统主流媒体发展受到很大冲击,其传播力逐渐下降。为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牢牢掌握舆论阵地主动权和主导权,应做好主流媒体传播力创新提升工作。

一、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的重要性

截至2021年末,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32亿,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73%的普及率,我国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近年来,互联网快速普及,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智能手机终端凭借便捷性与灵活性的特点,备受追捧。受众通过一部手机便可根据自身需求,浏览媒体新闻信息,既利用了碎片化时间,也获取了信息。在此形势下,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互联网新闻用户已达7.71亿。由此可见,网络已成为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各类新媒体、自媒体层出不穷,不断抢占互联网新闻市场,银发族、学生族等群体不断加入互联网,互联网媒体受众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从一定程度上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传播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力作为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衡量指标,反映了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影响力,能够让主流媒体权威声音传递给更多受众,从而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为确保主流媒体稳步发展,必须创新提升传播力。

二、主流媒体传播力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采编模式滞后

相较于新媒体与自媒体,主流媒体的发展历程更长,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采编模式,即以策划为指导,由一线记者撰写采访提纲,深入现场进行采访,获得新闻素材,进而推出新闻报道。传统采编模式可以保障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针对性,使新闻事件尽可能真实地呈现给受众,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采编模式已无法满足主流媒体发展需要,局限了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质量及传播效果[1]。主流媒体传统采编模式环节众多,需经历记者采访、撰写稿件、审核编辑、校正优化、排版印刷、流通投放等多个步骤,且各环节均需严格审核。而在自媒体尤其活跃的当下,传统采编模式虽较为严谨,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播时效性,且无法实现主流媒体新闻内容的多形式传播[2]。除此之外,传统采编模式素材采集方式单一,难以广泛收集信息,进一步对主流媒体的传播力造成了限制。

(二)传播渠道相对单一

传播渠道是影响主流媒体传播力的重要因素。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加快了融合转型步伐,积极布局新媒体平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主流媒体传播渠道仍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主,此类传统传播渠道受众覆盖面相对较小,且无法满足媒体新闻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如今,受众可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媒体新闻信息,传统单向性的传播渠道,导致主流媒体难以与受众进行及时有效交流,限制了主流媒体相关新闻传播效果,且无法给予受众参与感,也不利于增强媒体受众黏性。此外,主流媒体传统传播渠道具有时空局限,其灵活性远低于新媒体,故而难以满足受众的多元化新闻浏览需求,限制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提升。

(三)内容创新稍显不足

主流媒体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及权威性,肩负着党的宣传事业、掌握舆论阵地主动权和主导权的时代重任。因此,主流媒体新闻内容多具有宏观性、政治性特征,内容主要涉及时事热点、方针政策、社会事件等,以此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给人民群众。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往往强调严肃性、严谨性、权威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内容创新性、多样性、吸引力不足。在长期发展中,为满足不同受众需求,主流媒体多通过设置新闻专栏等方式,提高自身内容的多样性,但该方式仍存在素材议题老旧现象,新意不足,限制了主流媒体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

(四)互动反馈机制缺乏

互动反馈可提升受众参与感,并可通过交流拉近主流媒体与受众间的距离,提升主流媒体的受众留存度及黏性。但部分主流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未建立有效的互动反馈机制,降低了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相较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主流媒体传播渠道更注重权威性及公信力,强调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及严谨性。因此,主流媒体为适应新传播形式,虽逐步开拓了微博、微信等新渠道,但互动反馈版块设置较为单一,无法较好地引导新闻受众主动表达观点。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路径

(一)技术赋能,优化采编模式

為切实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应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创新采编模式。第一,技术赋能,重塑采编流程。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受众可通过不同渠道获取新闻信息,且可选择图文、视频等不同表现形式的新闻信息进行阅览。为此,主流媒体应主动求变,坚持守正创新,将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采编过程中。同时,重新梳理采编流程,在确保流程规范的前提下,合并非关键性步骤,以此实现采编流程重构,提升主流媒体采编效率,为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奠定基础;第二,打造“中央厨房”,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新媒体与自媒体的高速发展,对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造成了冲击。针对这一趋势,主流媒体可主动引入“中央厨房”模式,基于主流媒体现有管理结构打造新型采编生产中心,将新闻采编流程进行整合,使同一新闻素材可生成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并依托不同传播渠道进行快速分发传播,从而打造以“中央厨房”模式为核心,专属于主流媒体的立体化、多元化新闻传播体系。例如,人民日报社以融媒体理念为基础,创新搭建了“中央厨房”,并基于“中央厨房”建立了融媒体工作室,将采编资料整合,鼓励报、端、网、微四个渠道的采编人员进行跨界生产,即“一次采集、多种生成”,使媒体资源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大幅提升主流媒体产品竞争力,继而促进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除人民日报社外,国内其他主流媒体现阶段均纷纷开启了“中央厨房”的创新建设之路;第三,分类发布,提高新闻产品传播的精准性。如今,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平台众多,必须根据不同平台的定位、受众特征等,生产与平台特点相符合的新闻产品,实现分类精准发布,以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

(二)移动优先,创新传播渠道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产生冲击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的渠道多元性和形式灵活性。不同形式新闻产品通常需在特定渠道上传播,才能达到更好效果。因此,为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应创新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第一,拓宽传播渠道。新时代,主流媒体应借助互联网优势,优化自身新闻报道形式,引入渠道融合思想,使主流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局限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是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新闻信息。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央视网”APP,湖南广播电视台推出“芒果TV”等,且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日渐完善,使主流媒体内容通过不同渠道传递给受众。在“中央厨房”立体化采编模式基础上,主流媒体新闻信息可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在拓宽传播渠道的同时,增强传播影响力。例如,《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早已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微博账号,采用发起话题、发表推文等方式吸引受众注意力,有效提升了传播力;第二,转变传播形式。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工作生活呈现出“快节奏”特征,多通过碎片化时间浏览新闻信息。针对这一现象,主流媒体应及时转变传播思维,对新闻文字篇幅、视频长度等进行调整,使受众能在碎片化时间里浏览到优质的新闻信息。受众碎片化时间阅览需求,催生了以“微”为特征的媒体形式,如抖音短视频等,主流媒体可融合音频、文字、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精简新闻内容、压缩新闻时间,使新闻事件以短视频方式传播,以此提高新闻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从而优化受众阅读体验,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第三,加强平台合作。为进一步促进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还可与新媒体平台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创新。

(三)守正创新,提升内容质量

主流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内容质量,因此要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内容质量。主流媒体承担着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职责,为保障主流媒体公信力及权威性,应恪守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等原则,不可只顾提升传播效果,而忽略了内容质量。

1.精准定位受众需求

主流媒体在制作新闻产品时,应做好产品定位,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选取不同风格,为新闻内容的快速传播奠定基础。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可借助大數据技术精准定位受众需求,灵活调整新闻内容,扩大受众覆盖面。例如,央视《新闻联播》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新闻节目,其传统传播渠道是电视媒介,但很多年轻人没有看电视的习惯,电视这一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联播》内容的传播。为此,央视对《新闻联播》节目内容进行精简提炼,不仅布局多个新媒体平台,还针对年轻受众推出了《主播说联播》栏目。该栏目由新闻联播主持人出镜点评热点事件,互动性强,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短视频形式也便于在各大平台传播。这一创新之举,打破了受众对《新闻联播》的刻板印象,传播效果显著。

2.植根人民群众生活

主流媒体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新闻内容应植根人民群众生活,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新闻报道中,展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宣扬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以此拉近主流媒体与受众间的距离,并借助生活化的新闻内容,传递社会正能量。主流媒体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及公信力,因此可以凭借自身影响力,及时报道社会热点事件,发出权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以此彰显主流媒体地位。

3.创新新闻报道议题

传统主流媒体应进一步创新新闻报道议题拓宽视角,将笔触、话筒、镜头对准人民群众,采用“接地气”的方式呈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描绘平凡世界,展现人间真情,使主流媒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后真相时代,媒体行业出现报道失实、舆论失焦等现象,对此,主流媒体要重点筛查此类事件,严格把关新闻内容,纠偏立信,合理选择新闻议题,起到以正视听的作用。主流媒体在创新报道议题时,也应平衡议题的灵活性及严肃性,情感性与学理性并重,兼顾群像呈现及深度特写,如此方可提高主流媒体新闻内容质量,继而更好地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例如,河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大河之北》纪录片,全景式描绘地方物产、地理风光、人文脉络,议题创新且适宜,备受好评。又如,四川广播电视台针对备受关注的“三星堆考古”事件,推出《三星堆新发现·揭秘》栏目,一经推出立即成为爆款。上述两个栏目,便是通过议题创新,促进了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3]

(四)强化运维,形成良好互动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主流媒体可借助新媒体优势,通过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以此密切主流媒体与受众间的关系,通过良好互动促进主流媒体新闻产品的传播。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各大主流媒体已认识到新媒体的作用,并主动拓展了“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为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需做好“三微一端”的运维工作,可基于新媒体平台开设专门的讨论区,引导受众主动参与到新闻内容讨论中,并可在讨论区基础上进一步开设“热门跟评”“热门文章”“热门话题”等栏目,强化交流互动,优化受众阅读体验。除此之外,受众是主流媒体的主要服务对象,其在阅览媒体信息时,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见解、建议或疑问,为彰显“以人为本”原则,主流媒体可增设反馈咨询窗口,便于接收爆料或建议,实现与受众的深度互动,并借助受众意见促进主流媒体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对主流媒体传播力产生了一定影响。为确保主流媒体在新时代下仍可稳定发展,应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对传统采编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传播渠道,提升内容质量。同时,重视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引导受众主动反馈信息,在互动交流中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

参考文献:

[1] 张林贺.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21,38(2):65-70.

[2] 周轶桢.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路径[J].采写编,2021(12):87-88.

[3] 牛昆,安琪,王金雪.媒介化社会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路径创新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4):1-3.

猜你喜欢
传播力主流媒体新时代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