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情商:重大事件中“暖新闻”生存现状及困境探讨

2022-05-16 07:14王若冰翟量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7期
关键词:伦理困境

王若冰 翟量

摘要:“暖新闻”与暴力、血腥、自然灾害等易引起受众形成愤慨、沮丧等情感的新闻报道有所不同,它是易引发受众温馨、向善情怀的感人事迹,也是对“坏消息是好新闻”报道习惯的又一次纠偏。近年来,新闻宣传报道中的“暖新闻”比例逐渐增多,但重大事件报道中暖新闻却有时起到反效果,引发了业界争议和公众谴责。本文探究“暖新闻”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容易出现的新闻失焦、缺乏人文关怀、忽视群体情绪等几类失范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虚假新闻泛滥、公众情绪抵触等负面效应,探讨在当下的重大事件中“暖新闻”如何走出困境以达到正面传播效果。

关键词:“暖新闻”;重大事件报道;伦理困境;新闻失范

201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各媒体开始纷纷将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暖新闻”的路线就此被打开。它是与宣传语境相契合、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报道样态相匹配的一种宣传报道风格,“暖新闻”作为一种媒介现象在近几年不断兴起。

“暖新闻”的本质目的是追求温情度与人文关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却反映出“暖新闻”的报道模式逐渐僵化,甚至有些报道出现了反作用。在集体主义的思维下,“暖新闻”中的个人利益很可能让位于集体利益,但其有时会违背公众意志走向煽情,不仅会导致传播伦理失范,甚至会引发媒体的僵化报道和虚假新闻。目前,很多针对重大事件报道中的消极、负面新闻报道的伦理批判较多,而对于“暖新闻”等传播正能量的伦理困境现象批判较少,本文基于此现象作出探讨。

一、必要与泛滥:暖新闻的生存现状

(一)“暖新闻”的定义与特点

“暖新闻”报道源于西方新闻界,它在内容上以平凡人、平民百姓事为重点报道对象;写法上以多位平视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善意、正直和真情,发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之美,并强调记者与受众间的互动与共鸣;内核上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伦理和良好社会风尚。

“暖新聞”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它具备新闻的基本属性;第二,作为正面报道传达着“真善美”的优秀精神内核;第三,新闻事件的主体聚焦平凡人,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基层,将刻板印象中远距离的“英雄壮举”变为身边的“凡人善举”。

“暖新闻”以积极的言论和强烈的情感诉求,将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新闻话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可以间接地传达所蕴含的价值观,并对受传者的身份和立场进行暗示和加强,使其获得“被关注”的成就感。人们通过这些话语建构起了认同感和满足感,媒体便可以有效地实现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同时,媒体借助新闻语言把个人话语与国家话语相联结,将个体生活的经历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变迁、国家话语的传播相联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1]。

(二)“暖新闻”的生存现状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社会需求的最终本质是爱和归属感。“暖新闻”的出现缓解了人们在经济社会变革时代的内心冲突与不安,反映了社会的积极方面和幸福生活的动力与方向。

在新时期下的“暖新闻”报道是必需的。寻找与传播感动是媒体一种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暖新闻能够有力维系着社会成员唇齿相依的共处感纽带。此外,媒体语言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能间接地传达蕴含的价值理念,提醒并强化主体的身份认同与观念利益立场,让其形成被关注的满足感。尤其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暖新闻”有助于凝聚群体共识、唤起国民的团结与善意,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背景一致;“暖新闻”即时、现场的特性让真实的故事在受众同情心的帮助下更为有效地传播。

但“暖新闻”也存在着严重的泛滥情况。媒体争相报道的“暖新闻”事件或“暖新闻”人物多是统一模板。曹林老师曾就指出当前的媒体充斥着“尬暖新闻”[2],即并没有通过真实严谨的调查和思考、没有对于一线事实的呈现、没有深入挖掘事件的责任与使命感,而是在核心不够的情况下贩卖情怀,造成了现在的“暖新闻”泛滥现象,也导致了公众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

二、僵化与自我:“暖新闻”的伦理困境

(一)重大事件中的“暖新闻”报道

“暖新闻”报道作为积极的社会新闻报道类型,其报道对象大多为普通人,并利用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媒介形式传递,易于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情感共鸣。特别是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出现之际,其可以稳定民心、宣传正能量、增强群体凝聚力。

重大事件中的“暖新闻”具有集中发布在主流媒体、关注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突出正面事迹、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点产生错位的特点。在王敏老师《重大灾难事件中“暖新闻”伦理失范研究》[3]一文中,就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所产生争议的部分“暖新闻”作了概括梳理,这些报道不仅没有让受众感受到鼓舞人心的力量,反而在细想之下平添了一分“寒意”。

(二)“暖新闻”的失范现象

新闻的专业主义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媒体对事实真相的要求是一种刚性的媒体伦理,新闻媒体既有现代社会公器的职责,报道工作也应当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新闻从业者可以是经济社会观察者、事情的披露者、信息的“把关人”,但并非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或政治家、经济利益冲突的参加者或推动者。但在以上所列举和与之相似的“暖新闻”报道中,却产生了伦理失范现象。

1.过度煽情引发新闻失焦

在后真相时代常因公众的知情权与话语权扩大而造成舆论焦点偏移,但新闻报道本身如果只重表面宣传而不重事实挖掘,则会从新闻源头上形成“失焦效应”。舒德森认为,以煽情手段吸引普通民众阅读新闻,有助于民众通过阅读了解社会,进而融入社会,参与政治民主;但过度专注于悲情渲染或煽情传播反而占据公众过多的注意力。重大事件中“暖新闻”冲淡事件议题,挤压了真实灾情信息的生存空间和传播通道;且“暖新闻”在必要的新闻议程设置中作为补充信息出现,过多的同质化报道极易造成“舆情烂尾”,造成媒体与政府的反应滞后与公信力下降。

2.缺乏人文关怀与性别平视

“暖新闻”中另一问题是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容易造成冷漠新闻的产生,这与记者的共情能力息息相关。在进行重大事件的报道时,“暖新闻”写作经常会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来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善意,如果不能设身处地理解当事人的感受,写出的报道一定是冷漠的。

在那些引发争议的“暖新闻”中,对女性的报道占据了较大比重。在当今时代,整个社会的“在场”其实是一种凝视,更不必提媒体消息中对于女性角色宣传的固化模式。塔奇曼曾描述了媒体对女性的“象征性歼灭”,即遗漏、琐碎化和谴责。在众多对女性有失公允的新闻报道中,这些充满歧视和偏见的报道手法仍然屡见不鲜,有相当一部分报道仍然将女性的社会角色进行固化,并制造出一种“英雄效应”进行鼓吹宣传。

3.忽略情绪造成的负面效应

公共情绪是群众对于公共事务或者焦点事件情绪的总和。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公共情绪既是一个“排气阀”,可以通过网络的畅所欲言释放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公共情绪也是“舆论镜”,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舆情了解社会的焦点倾向,方便与管理和治理。

公共情绪不能被暴力压制,所以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往往充当着一种软性的防火墙和减震器,起着疏导公共情绪、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但在部分“暖新闻”中,媒体却只将重点放在正面宣传上,忽视了公众的潜在情绪。

(三)暖新闻的负面效应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受众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会把自身的社会背景和经验纳入其中,因此会出现霸权式、协商式和对抗式三种解码模式。2015年后,“暖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很多媒体都纷纷推出“暖新闻”专栏。但当下“暖新闻”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使报道不但没有达到传播效果,反而引发了公众的对抗式解读、媒体僵化式报道和把关效应减弱。

1.公众的对抗式解码

目前,我国的舆论生态圈已经在新媒体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双重甚至多重的传播模式,民间话语力量不可小觑。“暖新闻”的“编码”在受众“解码”时发生了扭曲:部分受众对于“暖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和人物形象并不买账,在解读的过程中已经先入为主,将该新闻看作“洗脑式宣传”或“虚假性掩飾”,这实质上也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反应。尤其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用来舒缓民间情绪的“暖新闻”在一些人看来却是对于焦点问题的回避,部分网友的评论甚至明显带有抗拒倾向。在此情况下,媒体会陷入“塔西佗陷阱”下的公信力危机,“暖新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谣言极易伴随对抗解码产生,阻碍新闻事实传播。

2.媒体僵化式报道

“暖新闻”主要通过典型故事的讲述展现人物的性情、品质,但是多数媒体在操作中却出现了固化的倾向。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模式在当下虽然有了高效和准确的统一,但其内核的报道框架基本趋于一致;而在“暖新闻”中,“英雄式”的拔高报道成了大部分媒体所采用的模式。这种报道方式和典型事件报道中的英雄人物不同,它是在重大事件中极力凸显平凡个体身上的“伟大特点”,试图在人物形象打造中构造一种无坚不摧的神话,并不注重挖掘温暖背后的事实内核。尽管“简易”的方式与读者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体验相吻合,但在短期内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点击。但像流水线一般生产出的“暖新闻”都是固定的、空洞的、无味的,长此以往受众也会出现“审暖疲劳”。

3.媒体把关效应减弱

媒体的把关是指对新闻内容真伪、新闻价值大小、新闻客观公正性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一旦“暖新闻”的报道模式趋同,媒体从业者的“警惕心”就会下降。加之自媒体时代人人均可发声,使网络成为泥沙俱下的信息集散地,“暖新闻”的真正内涵也极易被曲解和误导。一方面,“标题党”问题突出。互联网新闻的海量和碎片化使当下成为“读题时代”,一些网络媒介中暖新闻的失范表现在以自身利益为导向设定资讯、注重流量而忽略资讯内容、忽略社会责任等方面,未能有效地监督公众事件;另一方面,媒体间互设议程。“暖新闻”本身的故事性加上受众的好奇心,一旦有一篇“暖新闻”爆火后,在利益或热点驱使下其他媒体会竞相寻找类似素材跟风报道,扰乱了信息传播的秩序。

三、真实与关怀:“暖新闻”的突围之道

“暖新闻”通过对现实新闻事件的客观反映,揭示当今社会中平凡人的生存百态,探索人类的真善美,虽简单平淡但却真实感人。当前“暖新闻”虽已经渗入了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自媒体领域,但其规模与呈现方式多为零散态势,未能很好地形成规模化、常态化发展的模式。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所共同信奉的行为准绳,新闻媒体更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报道“暖新闻”应充分发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坚持将媒体伦理摆在首位才是新闻媒体的应有之义。

(一)秉持操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面对海量的信息、高度的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快速的信息传播,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了全新挑战。新闻边界的滑动与专业主义的沦陷使得媒体公信力下降,“暖新闻”的报道与发布极易失去边界感。在进行重大事件的“暖新闻”报道时,记者要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朴实的新闻语言、真实的内容打动受众,避免“尬暖”;要严守把关程序,控制“暖”的定位,掌握一手材料,充分发挥好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4]。

(二)贴近受众,将人文关怀扎实落地

在很多存在伦理失范现象的“暖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因为缺少温度而受到批判,违反了人文关怀的原则。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尤其是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中,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好人好事,还应尊重人与生命,防止以“新闻价值”遮蔽人文情怀。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既要报道向上向善的实际,又要注意到人的生活状况。“暖新闻”不仅要做好积极事件的报道,更要注重做好贴近群众的报道。通过对典型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体现“暖新闻”的价值建构;主动挖掘新闻对象的闪光点,引导公众向其学习。这样才能用“暖新闻”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进步,以达到其升华目的。

(三)把握好“暖新闻”报道的“两度”

“两度”指深度与尺度。一方面,“暖新闻”不应以数量取胜,而应重视报道深度,否则会使低质量“暖新闻”泛滥,引起受众的情绪疲劳;另一方面,要注意对“暖新闻”尺度的把握,特别是在灾难事件报道中要注意保护当事人隐私、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意愿与情绪。

四、结语

“暖新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其中的“暖”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如果媒体为了追求流量与热度一味地“为暖而暖”,只会让“尬暖新闻”影响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引发负面传播效应。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新闻媒体在进行重大事件中的暖新闻报道时,要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朴实的新闻语言、真实的内容打动受众。新闻媒体要严守把关程序,控制“暖”的定位,充分发挥好舆论的导向作用。必须谨记自身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新闻专业素养,从事实出发进行理性的情感传播,以共情的姿态贴近民众、引导民众,让“暖新闻”真正暖人心。

参考文献:

[1] 张秋兰.新时代需要“暖新闻”[J].今传媒,2018,26(5):136-137.

[2] 曹林.目睹无数悲剧之后,尬暖新闻是野蛮的[J].青年记者,2020(7):96.

[3] 王敏.重大灾难事件中“暖新闻”伦理失范研究:以“新冠”肺炎相关报道为例[J].今传媒,2020,28(5):16-18.

[4] 贺心群.规避“暖新闻”背后的“冷陷阱”[J].青年记者,2016(8):5-6.

猜你喜欢
伦理困境
基于具体案例就保密原则分析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翻译职业道德准则的伦理困境
脑机接口技术:伦理问题与研究挑战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潜在举报人秩序遵循伦理困境分析
本土文化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研究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社会工作的伦理道德观
关于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伦理问题的思考
论“举国体制”下运动员发展的伦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