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红 于源 穆育
临床慢性疾病中,糖尿病是较为常见且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终身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糖代谢障碍,不仅困扰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还给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1]。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有>95%的患者是2型糖尿病,这类患者发病后,需长时间用药控制血糖水平[2]。不过,由于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用药依从性较差,使得血糖控制情况十分不理想[3]。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加用有效的干预方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区间值内,是非常有必要的[4]。本文探讨延续性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选择其中的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9.7±3.5)岁;发病时间3~13年,平均(7.8±1.4)年。研究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9.2±3.8)岁;发病时间3~14年,平均(8.1±1.2)年。2组性别比、年龄和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糖尿病中的诊断要求;②对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
1.2.2 排除标准:①伴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②患有主要(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严重损伤的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⑤患有精神异常或者是依从性差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常规随访,定期(1~3个月)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随访1次,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饮食、用药、控制血糖等),并告知患者需按时监测血糖水平。
1.3.2 研究组:给予延续性干预:①出院指导: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临床指标、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为患者制定健康档案,开展延续性干预护理。②延续性干预:a运动指导: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合理的运动方案;b生活指导: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维持口腔卫生、勤洗手、选择舒适的鞋袜、防护足部、按时拍打下肢穴位以及经络等,改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禁烟禁酒;c饮食干预:控制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并指导患者根据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进行日常饮食,严格控制盐摄入量,确保营养均衡,同时,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要定时进食,不可以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素负担,从而有效控制血糖;d用药干预: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口服药、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时间、注意要点等,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e上门随访:护理人员需每个月对患者通过上门随访的形式进行1次随访,并依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上门随访的频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饮食、运动、服药、作息、情绪等状况,了解患者的自护能力,给患者分发健康手册,针对性的培训患者自我护理管理技能,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严格控制好饮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规律用药、适度锻炼等。
1.4 观察指标
1.4.1 检测2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方法:FPG、2 hPG:患者空腹及餐后2 h的情况下,取3 ml静脉血,应用由郑州正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FEDBGM-I血糖测试仪进行测定;HbA1c:应用由无锡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A1CEz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进行测定。
1.4.2 统计2组生活质量(QOL):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量表)评估,该量表由5个维度组成:生理(PF)、社会(SF)、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佳。
1.4.3 观察2组用药优良率:包括6个方面:没有发生增减药物剂量情况、按时用药、按时复诊、注意饮食与卫生、心态良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优:患者全部执行:良:患者执行3~5个方面;差:患者执行<2个方面。
1.4.4 统计2组满意度:护理人员随访时向患者分发我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内容的满意情况。十分满意>90分;满意:75~90分;不满意<75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2.1 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FPG、2 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n=36,分,
2.3 2组患者用药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用药优良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用药优良率比较 n=36,例(%)
2.4 2组患者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满意情况比较 n=36,例(%)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长的态势[5]。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通过护理干预,环境控制,饮食指导以及适当锻炼,可有效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上[6]。不过,由于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较为薄弱,出院后,大多无法坚持住院期间的干预方案,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用有效的出院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现阶段,常规护理干预由于其护理模式较单一,具有局限性等不足,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因此,寻找有效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方法,是现在临床医师所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8,9]。延续性干预是一种新型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模式,该模式将患者在医院阶段的护理工作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依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控制血糖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水平,给予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居家护理[10,11]。可见糖尿病患者应用延续性干预,可明显增强疗效,降低血糖水平,增强预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12,13]。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所以,患者不仅需要在住院过程中配合治疗、护理、饮食控制以及提高用药依从性,出院后依旧需要坚持,但是由于患者在出院后环境发生了改变,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血糖控制情况较差[14,15]。延续性干预通过对患者出院后应用系列延续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正确用药的重要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控制疾病进展,改善预后效果[16]。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干预后FPG、2 h 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延续性干预,可有效降低FPG、2 h PG、HbA1c水平,控制血糖水平。
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出院后没有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嘱咐,使疾病控制较差,影响生活质量。延续性干预将院内护理转移至院外,通过应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17]。本研究显示,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应用延续性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有研究显示,药物依从性差、环境出现变化、饮食得不到有效控制等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而应用延续性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护理配合度,增强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将疾病控制在正常区间值内[18]。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用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应用延续性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有研究发现,临床上≥70%的糖尿病患者仅知道自己患的什么病,并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出院后极易产生不良心理,影响疗效[19]。延续性干预可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治疗、护理配合度,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情况[20-24]。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糖尿病患者应用延续性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及护理服务内容的满意情况。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应用延续性干预,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