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小于,陈 坚,刘 平
CO与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较强,有研究 报道显示[1],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倍,其与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后,不容易解离,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在临床上,CO中毒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以及呼吸困难,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等,甚至死亡或昏迷[2]。而CO造成患者的缺氧状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的损伤,随着患者脑组织的损伤,神经元细胞凋亡率上升,最终引发患者多种后遗症的产生[3]。高压氧可有效地对机体的血红蛋白的结合形成竞争,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是CO临床治疗指南推荐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手段[4-5]。盐酸法舒地尔通过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造成的血管收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降低血管痉挛,同时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损伤,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6-7]。早期应用盐酸法舒地尔能明显缩短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意识清醒时间,提高治疗效果[8]。研究发现,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能明显减轻大鼠CO中毒后脑损伤程度[9],但尚未开展相关临床研究。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外周血NO、SOD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变化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进行诊断并治疗的CO中毒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CO中毒诊断标准[10];②实验室检查中,碳氧血红蛋白(+);③患者的脑电图正常。排除标准:①既往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患者;②心肝肾严重障碍患者;③其他器质性病变造成的昏迷患者。按照患者的就诊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伦理号:201909112)。
1.2 方法
1.2.1 样本量计算 依据因子分析要求,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条目数为8,样本量应为条目数的5~10倍,考虑到部分失访量,故本研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样本量均为60例。
1.2.2 研究方法 利用一个不透光的信封内保存随机分组方案,按入组顺序依次拆开信封,按照信封内的分配方案确定患者的分组,然后对患者实施双盲实验。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合并高压氧治疗,给予常规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脑、肺水肿,促进脑细胞代谢治疗,应用甘露醇、维生素C、胞二磷胆碱等。同时,患者的生命指征处于平稳状态后,采用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中国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舱内压力设定为0.2 MPa,在患者进行治疗前,将高压氧仓内的压力提前10~20 min提升到0.2 MPa,给予患者稳定压力吸氧治疗60 min,治疗结束后,减压20 min。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盐酸法舒地尔(日本旭化成制药株式会社名古屋医药工厂,注册证号H20100282,规格:2 mL:30 mg,一日3次,每次30 mg)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
1.2.3 观察指标
1.2.3.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11]: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患者的意识清楚,生活能够自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85分,则为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基本消失,患者的意识恢复,同时伴有较为轻微的后遗症,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75分,但<85分,则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有所改善,意识恢复,伴有运动以及精神障碍,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60分,但<75分,则为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明显改变或加重,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60分,则为无效。
1.2.3.2两组患者的外周血NO、SOD水平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后进行静脉采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患者的外周血NO、SOD水平进行比较,试剂盒购自中国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3 两组患者的头颅MRI扫描结果比较 采用1.5T磁共振扫描(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对患者的头颅进行扫描,分别对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双侧苍白球异常、弥漫性脑肿胀以及皮质白质的云团状改变情况进行比较。
1.2.3.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认知障碍以及发热等情况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91.67%)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外周血NO、SOD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外周血NO、SOD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NO、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NO、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外周血NO、SOD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头颅MRI扫描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双侧苍白球异常、弥漫性脑肿胀以及皮质白质的云团状改变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双侧苍白球异常、弥漫性脑肿胀以及皮质白质的云团状改变情况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双侧苍白球异常、弥漫性脑肿胀以及皮质白质的云团状改变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头颅MRI扫描结果比较[n(%)]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n(%)]
CO中毒是临床冬春季较为常见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中,CO中毒主要导致患者的血红蛋白被CO竞争性结合,进而造成患者的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下降或丧失,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呼吸困难以及眩晕等症状[12]。在对CO中毒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脑部缺氧以及新陈代谢能力。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机体组织的缺氧状况显著,进一步导致机体的氧化过程受阻,氧气需求量较大的局部组织的细胞缺水以及钠离子潴留情况明显,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升高。随着钙离子水平的升高,进一步对细胞内的磷脂酶A2水平进行激活[13],随着磷脂酶A2水平的分解,产生大量的花生四烯酸,随着局部病灶部位的花生四烯酸水平的升高[14],局部病灶部位的血栓素、白三烯以及前列腺等物质的合成显著,炎性反应情况较为严重,微血管出现痉挛情况,微血栓形成的风险进一步升高,加剧了局部病灶部位的缺血以及缺氧,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负面影响[15]。盐酸法舒地尔可降低血管痉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使用盐酸法舒地尔可提高CO中毒的治疗效果[8]。因此,本研究提出新的思路: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高压氧可用于急性CO中毒患者的治疗,已有研究发现,高压氧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能明显减轻大鼠CO中毒后脑损伤程度[9],但尚未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本研究中,在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联合盐酸法舒地尔进行治疗,可以对局部病灶部位由于钙离子浓度升高造成的血管收缩产生抑制,但是对于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小,进一步控制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随着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的控制,脑血管发生痉挛的风险显著降低,脑组织的血流量提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率提高[16],同时对于患者脑神经元的损伤进一步降低。通过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分析及对外周血NO、SOD水平的比较,患者的外周血NO、SOD水平得到改善,提示通过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同时,通过对患者的盐酸法舒地尔的治疗,还可以降低脑白质的疏松风险。在本研究中,通过头颅MRI水平的分析,随着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好转,患者的脑白质以及脑肿胀情况得到恢复,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盐酸法舒地尔对于脑组织的修复作用[17]。姜文文等[9]通过对CO患者采取盐酸法舒地尔进行治疗,通过对轴突生长抑制因子-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Ras同源基因Rho-Rho相关螺旋卷曲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抑制性作用,进一步降低脑组织的损伤,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治疗效果评价标准较为简单,未进行量化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后期需要对判定标准进一步完善。由于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联合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还需要后期扩大样本数据的研究。
综上所述,急性CO中毒患者采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外周血NO、SOD得到显著改善,MRI脑组织损伤情况改善,治疗效果较好,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