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

2022-05-16 14:56:20冯巧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5期
关键词:单元作业设计适合的教育小学语文

冯巧欣

【摘要】2021年国家发布“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因此,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小学语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适合的教育”理念,优化设计小学语文单元作业,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目标,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统筹安排作业时间、难度、类型,综合考虑作业批改、分析、讲评和辅导,增强作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递进性。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广州市南沙区肩负广东首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使命,适时提出“适合的教育”理念,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既为全体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共同基础教育,也为其提供不同的适合其身心特征的教育支持。基于“合适的教育”理念,面向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作业必定要进行优化设计。小学语文单元作业优化设计立足于单元整体把握学科课程要求,突出单元重点,增强课时作业间的关联性,提高作业安排的递进性,发挥作业、教学、评价等的协同作用。

一、单元作业优化设计的意义

作业一般指学校教师依据一定目的设计安排,由学生利用非教学的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效的作业既要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目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作业内容设计易偏离或脱离教学目标,缺乏精准性与有效性;大多的作业设计以单课时或单课文知识点的训练为主,前后课程之间没有关联,缺乏整体性与递进性;作业的类型与形式的设计比较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多元性与趣味性;作業内容设计没有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学生没有感受到“生活处处是语文”的美,缺乏实践性与创新性。很明显,这样的作业是不符合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的。

单元是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围绕内容主题、基本问题、关键能力或项目任务等组织的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相对于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递进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单元作业设计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本学段学生学习情况,不仅关注到单元整体作业内容的准确性,更考虑到作业内涵与形式的激趣方式,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中积累语言材料,感受语言规律,形成预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单元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一)落实“适合的教育”理念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元需求,南沙区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以“适合的教育”为引领,以“立足广州,服务湾区,面向世界”的优质均衡国际化教育为目标,始终坚持“大手笔”“高起点”“高规格”“新思维”发展教育,按照“存量提质,增量提速”的思路,大力推行智慧教育,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适合的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不能只是以书而论、以课而定,而是要关注到学生本体,发挥作业以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主要特征的育人功能。优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践行“适合的教育”理念,实现提高质量与增长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单元优化设计需要兼顾群体特点与个性差异,设计可供选择的差异化分层作业,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四个方面。小学语文单元作业优化设计需要从单元角度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单元作业内容应能充分、均衡、合理地反映单元作业目标,做到内容正确、易于理解、要求明确、答案合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巩固学生所必要具备的语文基础性知识,丰富学生多彩的语言积累与沉淀,让学生具有熟练优秀的语言能力水平,养成良好的语文学科学习习惯,展现个人的深厚中华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

三、单元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一)制订单元作业目标的标准化

确定单元作业目标是作业设计的起点与关键。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要坚持“适合的教育”理念,立足本年段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考虑其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发展需求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促进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多维目标的达成,制订合理的单元作业目标。认真研读本单元导语,明确单元的双线索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指向,解读各课文的思想主旨与语言特点,分析课后练习的训练知识点,再提炼全单元的教学重点任务,合理制订单元作业目标。如,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围绕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进行组织,单元整体性很强,十分适合进行单元作业优化设计。研读分析教材,得知本单元的教学任务除了基础的字词书写之外,主要是指导学生能依据阅读目的,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运用适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今后的阅读中不断地运用阅读方法。同时,本单元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里第四次学习阅读策略的单元,学生本身具有一定阅读策略方法和技巧。因此,制订本单元作业目标及学生认知水平如下表。

(二)调整单元作业的结构性B6BE597E-D2AB-40FF-AD82-D7E37130EA0A

能否发挥作业的功能,关键要看单元作业的结构性是否合理。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内容要求,合理安排作业的内容安排结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难度结构和题型结构等,体现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结构性。从单元整体语文要素学习内容来看,设计单元作业时要考虑各语文要素的学习内容所占的比例,特别是重点作业目标的出现频率要高,设置螺旋式上升梯度。从学生学习认知水平来看,设计单元作业需关注知道、理解、应用、综合等不同的认知水平维度,平衡各项指标的比例。从单元作业难度结构和题型结构来看,可以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学生根据自我能力进行题目预判和选择,体现差异化完成作业的要求。同时,既要避免出现明显超出课程标准该学段或学情基础的题目,又要避免存在过多低层次机械性的重复训练,需要合理设置客观题、主观题的比例。从单元作业类型来看,需要丰富小学语文的作业形式,除了落实常规性基础性作业,如,抄写词语、朗读课文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作业,如,思维导图、“阅读存折”(阅读记录)等。如,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由三篇课文组合而成的,而在单元作业设计上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主题也会进行结构性的安排。第一篇文章《竹节人》要求学生在阅读同一篇文章里分别完成把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即使是阅读同一篇文章,只要閱读目的不同,那么,关注内容以及使用阅读方法也会不同,达到“了解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的理解层次的认知水平。第二篇文章《宇宙生命之谜》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开展阅读,思考在阅读中运用哪些具体的阅读方法,达到应用层次的认知水平。同时,再次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强化训练效果。第三篇为一组非连续性文本《故宫博物院》,引导学生将前两课学习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逐步实现学生自行开展“有目的地阅读”,达到应用层次的认知水平。

(三)搭建单元作业的递进性

在同一个单元整体里,对于各项单元作业目标要合理分配在各个课时里,建立课时作业之间的练习,避免“一口吃个大胖子”,即在一个课时里集中完成所有目标。通过每一课时作业的实施,从而达成整个单元作业的设计目标。对于本单元重点作业目标,需要在各课时里均有所体现,并随着学习的深入而逐步增加难度,加强前后作业的紧密联系。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尽管训练重点不同,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紧密。单元作业设计是需要统筹考虑,对各课时作业进行整合与利用。第一篇课文主要让学生能初步了解阅读目标决定阅读材料。第二篇课文通过批注的提示,指导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来进行高效阅读。第三篇课文作为实践范本,让学生充分发挥前两课所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达到学以致用。

在不同单元但同一主题里,关注前后两个单元的异同点,兼顾上学年(上学期)与本学年(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即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语文能力要求来设计作业。在前一个单元作业目标学习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借助“可扶着的梯子”,有拓展性地有深入性地规划后一个单元的作业目标与内容,与前一个单元作业设计形成可延伸的纵向梯度,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学生可以在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里充分运用以前阅读策略单元里学习到的方法,比如在明确阅读重点材料前可先快速浏览一遍阅读材料,学会在精读中作出预测,并在旁边空白处作标注。

四、结语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完善与规范,“适合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依据,将以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导向,将单元作为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单位。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目标,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统筹安排作业时间、难度、类型,综合考虑作业批改、分析、讲评和辅导,增强作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递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提质增效,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肖勇.南沙率先探索“适合的教育”[N].广东科技报,2018-11-28.

[2]陈先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小学语文,2019(1-2):4-11.

[3]林玉莹.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让语文要素精准落地[J].小学语文,2021(5): 20-24.

责任编辑  杨  杰B6BE597E-D2AB-40FF-AD82-D7E37130EA0A

猜你喜欢
单元作业设计适合的教育小学语文
单元作业设计:为何与何为?
例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
基于生本理念设计“烃的衍生物”单元作业
化学教学(2019年8期)2019-09-02 03:29:00
适合的教育:江苏教育的当下期待
江苏教育(2017年14期)2018-01-09 19:27:20
“适合的教育”思考与实践
江苏教育(2017年14期)2018-01-09 19:27:06
他们在谱写一本“穷人教育学”
江苏教育(2017年18期)2017-12-23 16:36:41
适合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