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鸾
摘 要:新课改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在此背景下,教学的首要任务集中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若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语文教师对教学模式不断积极创新。如今,社会已进入到互联网信息时代,在日常教学中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大力提升教学水平,有必要对微课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微课教学
新课改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好其他课程的主要基础,而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既利于学生语文知识构建也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灵活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发展益处颇多。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
总的说来,语文核心素养涉及了很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具体如下:①基础知识。语文学习涉及的相关语言知识等;②语言积累。语文科目内容丰富,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潜移默化获得一定感性语言积累,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由“量”到“质”的转变;③语言技能。学生通过大量语言实践,不仅提升了交际能力也提升了朗读与写作能力,这种能力可称之为“熟能生巧”的积累。;④学习习惯。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对学习产生热爱,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提升学习自信。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
1.微课运用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调动
不论是哪个学习阶段,不论学习哪门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内在动力,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并无限拓展学生的学习潜能。 寓教于乐,是当前小学教学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如果能将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当做一件开心的事,那么教学自然能取得显著效果。在传统教学中,乐学几乎不可能,但当今信息技术几乎覆盖全球,通过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可能。例如,教师在教授《窃读记》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窃”字的意思,那么学生想当然认为这个字带有明显的贬义作用,那么为什么本文会选择这个题目,“窃”这个字在这篇文章中代表的真正意义又是如何?向学生抛出问题并引导学生产生质疑,让学生带着疑问认真聆听教师在微课知识中对该字的正确讲解,一旦学生头脑中对这些知识架构有了清晰的整合后,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同时求知欲望也被最大限度地开挖。近些年,新课改一直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想成长性将学科素养与人文精神渗透入学生的学习中。在我国有很多著名的历史故事经过世代相传意义深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此类题材的文学作品、戏曲类穿插进去,从“感性”的历史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的魅力。
很多教学活动的设计,我们都要学着一步步去达成,不要急于求成。而且要给孩子们提问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才能思考更多的问题,思维的训练才能跟上,没有了思维训练的练习,只是练练知识而已。“课文读准了,你们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呢?”给学生读书勾画的时间后,再说“让老师来猜猜,你们是不是这些词语不理解。”这样我们学着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微课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搭建应用平台
微课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它的出现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因此学生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实现移动学习。当然,微课程的实际应用需要一定环境与平台作为有力支撑。然而,小学语文微课程在当前的应用平台较少,因此一些企业所搭建的网络资源平台成为小学微课程资源的有力提供者,但是学生通过这些平台查询相关资源过于困难,有必要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语文微课程应用平台。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语文微课程资源公众号,充分利用APP或微信等软件,将部分微课程资源定期发布在公众号中,既便于学生查找也便于学生自由学习。而且,公众号中还可以设定质疑环节,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通过热烈讨论而对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找寻到真正的答案,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踊跃表现,整个课堂更加活泼。
3.课后巩固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所有疑惑得到一一解决,笔者认为可以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为其录制比较简单的巩固性微课。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某些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通过巩固性微课,可以让学生明白需要巩固的重点知识,还可以通过大量习题加深印象。可以为学生们列出单向的有针对性的选择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固定距自己仿写。对于某些优等生来说,基础知识题能够充分满足实际所需,就要不断加大题目难度,有效扩展知识内容并将考试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合理配置。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练习,让每个学生通过练习获得一定帮助,巩固性微课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培优补差和机动灵活的功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说,低年级的练习方式要活泼、多样,对于PPT的要求可能更高一些;中、高年级的训练注意把训练任务表达准确,让学生能都读明白问题,分解动作去练习。而不只是,你去读书吧,你去勾画吧,你去练习说话吧。要跟学生说清楚,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完不成这样的目标又该怎么做。练习的细化,才能让学生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问牛知马,融会贯通。
四、结语
总的来说,微课就是在教育领域产生的对互联网进行充分利用的新生教学资源,它本身最突出的特点为资源丰富、主体突出等,为智能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优质资源。通过微课的学习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逐步提升学习效率,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非常吻合。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利用微课,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出非常愉悦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吕俭平.小学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6):42-43.
[2]蔡丹迪.微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