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美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在场”与“缺席”

2022-05-16 18:14王建丽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舞蹈

摘 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正式将美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阶段。”并首次将舞蹈作为独立课程正式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中,舞蹈学科课程内容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舞蹈将被正式纳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我国的义务教育,作为培养各类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美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功能的基本途径,而舞蹈固有的存在、呈现方式决定其与人类的关系格外亲昵,它伴随着人类的生存意识、生命活动而产生,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漫长历史中须臾相伴,承担者“特殊角色”,面对新时代、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的舞蹈美育又将面临何等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舞蹈;舞蹈美育;义务教育

当前,随着知识和信息日益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终身学习已从理想变为现实,世界各国因发展阶段不同正在以不同的脚步迈向学习化社会,学习已经成为关系未来进步的重要因素。作为满足终身学习的一个必要手段——义务教育,由此又有了新的蕴意和使命。从整个终身学习过程来说,义务教育又被当前国际教育界称为“初始教育”即终身学习的起点。国内义务教育,作为培养各类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美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功能的基本途径,新时期,探索、倡导舞蹈美育的理论实践,发现、指出舞蹈美育的问题并提出思考解决方案是背负使命感的专业舞人之自觉,思考人类在新的环境,新的思维、新的生存方式、新的价值观等严峻挑战下,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以舞蹈行为实现自我优化,使其为健康人的身心、提升人的意志品质、激发人的创造力以及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等方面发挥能动作用更是舞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专业担当。

一、舞蹈美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在场”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这类“启蒙教育”的优与劣对于后期的中、高等教育影响巨大且深远,故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舞蹈美育工作迎来了较为开放的发展空间,逐渐融入了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且取得了部分显著成果。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其中,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中,舞蹈学科课程内容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舞蹈将被正式纳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具体在课程内容上,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四类艺术实践,涵盖十四项具体学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组织教学,舞蹈美育的功能也将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自古以来,舞蹈均被称为“美的艺术”,舞蹈美种类万千,难以穷尽,单在隆荫培、徐尔充主编的《舞蹈艺术概论》一书中,就划分为五类十二型,任何一种形式的美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美的判断、理解和创造。作为义务教育的受教主体——中小学生,其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多都在学校中完成,故而舞蹈美育的功能亦体现在各个方面。

(一)审美引导与培养——以美育美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步入新时代,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如我国经济一般直线上升,有太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故事出现在我们身边,出现在课堂上,也呈现在舞蹈中。通过舞蹈的欣赏、体验和创造,学生可以在自身对美的理解之上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与此同时也能将自身对于美的理解迁移至生活与学习中,从而实现以美育美的最终目的。

(二)品德完善与塑造——以舞化人

“百年樹木,十年树人。”任何一门艺术归根结底都是人的艺术,从艺如做人,在舞蹈家身上、舞蹈作品中或是舞蹈学习、体验过程中,均能透露出人的品格和德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舞蹈课程,可以切身体会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坚韧,可以参与并体会到“连臂踏歌”的集体快乐,更可以通过“手舞足蹈”来认识自己的肢体……故而,舞蹈美育不仅是美的教育,亦是人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品德的完善与塑造。

(三)情感体验与表达——以情动情

《毛诗序》中强调舞蹈是人类的本能冲动:“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闻一多在《说舞》中所言:“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抒情性是舞蹈的本质属性,以肢体为载体进行呈现,故而在舞动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情感的表现,也激发了共情心理的产生。

(四)智力启蒙与开发——以舞启智

1999年,北京舞蹈学院平心教授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智商的调查,通过对芭蕾舞系教育专业全体学生的智力测试,惊奇的发现比中国城市人口标准常规高出许多,舞蹈的智育功能也开始受到人们关注。何谓智育?智育不仅仅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是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的教育。舞蹈中的立体思维、肢体动作等,均需要学生极强的思维能力和协调性,这必将促使学生发动左、右脑的不同功能,在此过程中亦能实现智力的开发与创造。

二、舞蹈美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缺席”

舞蹈课程被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消息的公布,使得舞蹈美育功能被重新审视,在我们欣喜于学生可以在学校接受专业舞蹈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诸多问题潜伏其中,诸如:校内教育与校外培训脱节冲突、师资培养与资格考试未见规模、授课大纲及配套教材未成系统等。

(一)校内教育与校外培训脱节冲突

21世纪初,我国校外舞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今其市场已基本呈饱和状态。舞蹈被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势必将影响到校外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当下,校、内外的舞蹈教育绝非是合作与衔接关系,存在着诸多竞争和冲突。倘若校内、外的舞蹈教育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衔接,势必会影响到双方的发展。

(二)师资培养与资格考试未见规模

舞蹈教育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和师资质量,但目前存在一种尴尬的现象——教育部认定的中小学舞蹈教师资格证中并没有舞蹈类教师资格证。舞蹈教师想要进入体制内,必须通过音乐类教师资格证……这一现象不免令人失语。此外,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舞蹈教师也需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教育任务,学生的身心状况,接受更为规范、系统的培养和教育,这些均未解决。

(三)配套教材及授课大纲未成系统

根据教育部刚刚印发的《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舞蹈学科课程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四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组织教学,但具体配套教材及授课大纲并未成系统,那么行课期间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将去往何处?

三、舞蹈美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反思与展望

从宏观角度出发,立足我国基础教育和美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览上述优势和不足,笔者认为未来可以尝试做以下几方面努力:舞蹈美育与基础教育相互促進,舞蹈美育与课程思政彼此渗透,舞蹈美育与传统文化融汇贯通,舞蹈美育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从而充分发挥舞蹈艺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用,真正架起“文”与“艺”之间的桥梁,实现“文”与“舞”的共同繁荣。

马斯洛曾言:“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尽管别列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舞蹈美育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但谁都不会否认他对于义务教育和舞蹈本体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舞蹈美育的内容并不在于给学生多少数量的“金子”,而在于交给学生一种“点金术”;美育的过程也不是用“一桶水”灌满“一杯水”的关系和问题,而是如何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应用来点燃一只“火炬”!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美育理论源头溯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平心.试论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兼谈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乔燕冰.舞蹈教育别忘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J].中国艺术报,2021(7):47

[4]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资华筠.舞蹈美育科学化探讨课程.[J].教材.教法,2009年03期.

作者简介:王建丽(1996—),女,河北唐山人,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学研究(舞蹈批评)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舞蹈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舞蹈课
[舞]乐趣 地表最强的快乐治愈法 生活无处不舞蹈!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