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摘要: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从小在孩子的心灵里加深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与自我认知,强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对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树立对地方文化的良好自信。结合幼儿园的实践,从多方面阐述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艺术教育
我县位于广东省中部,特具“一汤、二水、三塅、四山”的自然地理格局,享有“佛卧山冈,温润吉祥”之称,是一个山清水秀、具有丰富民俗文化底蕴的山区县。“鲤鱼灯”“舞被狮”“豆腐节”等13个传统民俗被列入省、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
为了在教育研究中传承与应用传统文化,我园申报立项了市级课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想在幼儿的心灵里播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树立文化自信,让更多幼儿了解、学习和继承地方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
如何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我们的艺术教育中,让更多的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激发幼儿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幼儿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并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其后续的学习及其终身成长奠定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传承民间美术
1.注重传统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为幼儿营造一个富有传统文化氛围和气息的环境,有利于广大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使幼儿随时得到最佳的知识启迪和良好的情感享受。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可以作为民间传统美术的立体教科书,近年来,我们在楼梯、楼道的墙壁上粘贴孩子们设计的民间传统美术作品,如:锅耳楼、舞狮被、高岗豆腐、龙南武术等;传统豆腐拟人化造型装饰画展示在一楼柱子上;每个班级从吊饰到主题墙,挂满了模仿汤塘“舞被狮”传统花样的自制扎染被子、手巾;美术室的主题墙、展示架摆放各种土砖瓦装饰,用废旧物品制作出的席子(竹席创新设计);户外小建筑富有民安特色的“锅耳楼”,教师用纸杯和纸皮自制的楼顶砖瓦,逼真得让很多人都想要上前一探究竟。
2.设定课程和教法将传统美术引人幼儿园课程之中。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都是比较成人化,要想让幼儿从内心深处真正了解,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并且在日常生活渗透与教育,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实现。更重要的是要将传统美术融入到我们的幼儿园美术课程中才是关键所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定课程和教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民间传统美术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和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系统的课程和教法,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帮助幼儿充分获得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在幼儿心中滋长发芽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出一代又一辈的非遗文化传承人。
除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美术课程,还能够通过一些节庆性的活动向孩子们展示美术教育的成果。例如,春节过后的元宵节,我们将传统的美术贯穿到了幼儿的庆祝活动中,例如一些由家长和孩子自制的灯笼和鲤鱼灯悬挂在幼儿园,并对其进行装饰和展示,孩子们自已扎染的“舞被狮”用于节庆活动的布置,通过多种的表现形式来解读传统美术的丰富性和内涵,节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浓厚的传统艺术气息,能留给幼儿深刻的印记。
二、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乐曲
1.精选适合幼儿的民族歌谣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中。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怎样的人,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目标更应以幼儿为主体,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和传承优秀民族歌谣,因此在传承民族歌谣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身心健康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乐曲均比较成人化,而且当地大部分的民族乐曲都不适合幼儿学习。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乐曲,首先要进行内容筛选,着重选取合适的音乐和作品,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二次创作,创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或歌谣;其次要对甄别筛选出来的内容和创意作品进行分类,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来获知他们感兴趣的音乐表现形式,最后才加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去。例如《龙南武术》《舞被狮》《舞鸡公狮》《舞春牛》等活动,都是老师重新挑选音乐进行搭配,让幼儿能清晰地感受乐曲的内涵和结构。
2.设计合适的游戏活动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中。
游戏活动是幼儿基本的音乐活动和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在开展音乐活动时,也要把游戏作为我们实施音乐教育和表演活动的基本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对民族艺术活动产生积极情感,寓教于乐。但如果机械地把学習民族动作、技巧及表演形式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无疑会扼杀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甚至让幼儿产生厌倦的心态。因此,让幼儿能够在轻松、合理适宜的氛围中去体验到民族艺术活动的内涵和魅力是尤其重要的。例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舞春牛”,因为牛的体型大,舞动起来并非幼儿所能接受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了拟人化的方式融于游戏中,让幼儿换上与人物所相对应的衣服和装备,扮演所表现的人物和动物,增强他们的兴趣和参与感,把教学重点巧妙地与幼儿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幼儿就能够在愉快的活动和游戏中更好地进行传承和参与。
通过以上策略,立足于本园实际,打造具有本土特色、风格独特的园所文化,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大的比例融入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真正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提高幼儿对当地美术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力,增强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胡秀玲,陈红梅.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创设.武汉:长沙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6
[2]宋冰.非遗文化与儿童美术融合教育课程.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