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艳 赵菁菁 孙宝良 刘同
摘要:在区位、空间与环境、人文与历史、建筑与设施、水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城市公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娱乐环境特征和绿地吸引力。通过对德津公园的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对342名韩国游客的数据分析,文章研究游客的构成与特征、访问时间和频率以及其他相关的公园利用情况,同时,通过交叉分析和相关分析,对绿地吸引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吸引力的景观要素分布和娱乐需求体现游客对环境特征的感知,此外满意度分布也表明游客的感知价值与环境特征之间存在一致性。
关键词:利用配置;绿地吸引力;感知;城市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0-03
分析绿地的吸引力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有效管理绿地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公共绿地属于城市服务设施的一部分,利用率高的设施被视为经常使用的设施,这也表明利用率高的公园是更具吸引力的公园[2]。因此,采用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将游客的访问频率作为绿地空间吸引力的评判标准[3]。
本研究旨在分析游客的组成结构、不同群体对绿地空间的使用频率、公园吸引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概念性评价分析证实游客体验价值与环境特征的一致性[4]。这项研究有望在增加游客数量和改善城市公园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韩国德津公园为研究对象。德津公园位于韩国全罗北道全州市,建于1938年,围绕着500多年前朝鲜王朝自然形成的德津湖而建。1978年4月,德津公园向所有居民开放,成为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
1.2 问卷设计
问卷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游客群体及其社会经济特征;公园配置结构与利用情况;绿地吸引力相关要素;感知与评价(5组,27项)。
1.3 数据采样和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于2021年3月10日至20日在德津公园将问卷随机发放给游客。共发放问卷365份,收集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为93.7%。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版进行描述分析、交叉分析和相关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公园的利用情况与使用配置分析
2.1.1 人群及其社会经济特征
表1的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游客的比例分别为43.3%(148)和56.7%(194)。这一现象可以用韩国“男性工作重心在外面,女性工作重心在家里”这一事实来解释[5],因此女性通常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观城市公园。年龄在40~ 59岁之间的游客所占比例最大,因为许多韩国女性在结婚或生孩子后都会待在家里,所以无论是周末还是工作日,她们都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闲时间。由于上述同样的原因,家庭主妇占比(20.5%)较高。各类人群中,学生占比(29.8%)也较高,这与德津公园靠近一所综合性大学息息相关。统计游客的月收入数据可以发现,除了大多数学生和家庭主妇不从事经济职业,經济收入最低以外,不同收入等级游客数量服从近似正态分布。
2.1.2 可达性
在本研究中设定了6种交通工具,5种需要的时间和4种距离选项。结果(见表2)显示,大多数人选择的交通方式是步行、自驾,这与公园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密切相关,具体情况将在最后一部分讨论。离家的距离和所需的时间是两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很明显,26.3%的游客能在10分钟内到达公园,尽管约有35.1%的游客住在距离公园较远的地方,但仍有61.4%的游客能在半小时内到达公园。将到达公园所需要的时间和游客家到公园的距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城市公共绿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一现象会导致城市公园的可达性和吸引力大大降低[6]。
2.2 绿地吸引力分析
2.2.1 访问频率与距离的关系
交叉分析揭示了访问频率和距离之间的变化和关系。如图1所示,距离随着访问频率的下降而逐渐增加,结果表示访问频率和距离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研究证实了频率和距离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指数0.491,Kendall的tau-b系数0.405,所有这些都在0.99置信水平(双尾)下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
2.2.2 访问频率与使用目的之间的关系
交叉分析结果表明,前五大使用公园目的是散步(53.0%)、观赏风景(12.7%)、漫步(10.2%)、陪伴老人和孩子(7.6%)和拍照(6.8%)。随着频率的降低,上述五种使用目标都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2.2.3 访问频率与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关系
性别和教育水平都与访问频率息息相关,Pearson指数分别是0.188和0.201,Kendall’s tau-b系数分别是0.171和0.184,说明性别和教育水平与访问频率显著相关(α=0.01,双尾)。除此之外,其他调查对象特征和访问频率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3 感知与评价
德津公园以其古老自然而又面积宽广的德津湖而闻名,德津公园也孕育着韩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公园位于一所综合性大学附近,此外,其周围环境以居住区为主。由图2可知,最具绿地吸引力的因素是公园实际的自然景观及其景观环境特征。
在这一部分中,设置了5组共27个项目来评估受访者对公园景观的感知(以满意度的形式),并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进行赋值,分数从5到1依次分配,以区分不同程度,如下所示。
第一组:配套设施(X04体育健身设施、X05儿童娱乐设施、X17道路系统及设施、X18停车场、X19无障碍设施、X20商业设施);第二组:文化历史内容(X07古迹、X08古典小花园、X09花卉展览、X10书画展、X23文化内容、X24地方特色);第三组:绿化和景观植物(X11花坛、X12植物庇护所、X13草坪、X14绿化色彩协调、X21环境效应);第四组:环境和人性化设计(X15照明效果、X22环境卫生、X25空间布局、X26路线标志和路标、X27安全性);第五组:核心景区元素(X1广场,X2湖,X3喷泉和水幕电影区,X6桥,游廊和凉亭,X16休息设施)。
游客对德津公园的感知评价(见图3)表明,游客对体育健身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停车场、无障碍设施和商业设施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表示不满。最高满意度出现在核心景区,如德津湖、桥、游廊、凉亭和长凳区。因此,游客对公园的感知评价结果与公园的实际景观和景观环境特征是相称的。
4 结语
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本研究揭示了游客的组成结构和不同群体对绿地空间的使用情况。同时通过交叉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游客的访问频率与公园服务半径(距离)、游客性别及教育水平显著相关。除了最具绿地吸引力的公园景观元素分布与娱乐需求体现了游客对景观环境特征的感知外,满意度分布情况与游客的感知评价及实际景观环境特征完全相稱。
在一定程度上,游客访问公园的频率是衡量其吸引力的主要指标,距离是公园可达性的关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在城市绿地规划中应考虑适当的服务半径和合理的绿地密度,以提高其可达性;绿地吸引力和人群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提醒我们要更多地关注个人需求,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感知评价和评级分析能够找到公园绿地的不足之处,并有助于进行改善,最大限度地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景观元素并提升游客对公园的感知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运吉,朴永吉.关于影响绿地吸引力因素的研究:以中国济南市、泰安市为例[J].中国园林,2012,28(5):104-108.
[2] 科尔斯,巴斯西.英国城市森林景观促进社会议程[J].景观城市规划,2000(52):181-188.
[3] 王子尧,高宇,王向荣.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使用状况与影响因素量化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20(2):88-93.
[4] 朱晨慧.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的兴化千岛垛田菜花节的旅游吸引力提升研究[J].江苏商论,2018(3):51-55.
[5] 朱荟,陆杰华.工作抑或家庭:多重角色视角下性别红利释放的理论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5):161-170.
[6] 曹琦,黄宇蝶,师满江.可达性视角下公园绿地供需测度与优化:以2030年内江市东兴城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422-440.
作者简介:李晓艳(1981—),女,山东临邑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赵菁菁(1997—),女,河北辛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孙宝良(1998—),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刘同(1996—),男,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