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国燕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引进多种教学方案,还要全面分析当前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正处于青春期,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无法高效学习,甚至成为“问题学生”,阻碍未来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并阐述了转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转化策略;“问题学生”;初中教育
引言:处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逐渐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与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致使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如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等问题都显得尤为突出,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大问题。尤其是这些农村孩子长期处于情感缺失状态,心理出现不正常变化,再加之到初中之后,随着他们叛逆性的增强,逐渐转变成为“问题学生”,给自身成长、学校教育以及家庭、社会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教育刻不容缓。
一、转化农村初中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意义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初中生善良而深情,“问题学生”的出现也是各种外在因素的结果。适当的教师指导和沟通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不良行为的后果,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不良行为的不良后果和不良后果。從一开始就防止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发生,是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要基础。覆盖学生不良行为,可以为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班级是一个小组,问题学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是阻碍其他学生学习、缩短学习时间的不可预见的现象。对知识和阅读的渴望在农村地区的儿童中更为普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会逐渐与班上的其他学生分开。农村“问题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友谊难以保持友好和持久,培养相互关系的能力也难以培养和发展。有效实施农村初中课堂“问题学生”预防和改善,促进课堂健康发展,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强化课堂学习环境,协调课堂关系,促进学生互动发展。
二、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转化方法
教师应分析初中“问题学生”现状,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情况,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减少“问题学生”的数量,带领其走向正轨,使其不再受多种因素影响,更加高效地学习文化知识,并学会自我控制,抵制多种社会不良影响,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保障。此外,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学生”,而是受到一些因素的短暂影响,无法健康成长。学校、家长及社会应重视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优化与创新教育方案,解决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提高“问题学生”的转化效率。
(一)家长要正视学生的问题
家庭因素对于农村初中问题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需要时刻关照。作为学生的家长,认为他们应该有效地管理他们的问题,尽量不要忽视他们。学校的责任,反而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了学校身上。积极配合学校。家长要找出孩子在家庭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和教育,让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此外,如果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应多与学校老师沟通,采用学校和家庭联合的方式,共同教育和管理问题学生。
(二)用全社会的正常行动管理问题的学生
为有效治理农村初中问题,必须号召全社会共同治理,应对措施如下:控制学校环境,淫秽和暴力,不良文化在校园蔓延。第二个行动是民众监视。
(三)善于使用真情感化学生。
“有问题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学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在长期的批评下性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为此,农村初中校长需要用好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影响学生。这种感觉的效果,仅仅靠批评或赞美是无法达到的。这就需要教师融入“问题学生”群体,倾听他们的需求,发展自己的需求。针对性辅导。
同时,农村初中教师要注意与“有问题的学生”的互动方式。首先,教师要相互比心,让“问题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包容;二是明确师生“无障碍”交流的基础。“有问题的学生”也是自尊心强的人。交流时要选准时间和地点,切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三,教师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和最少的讲课次数,让“问题学生”不厌烦交流。最后,农村初中教师要注重培养“有问题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交流主动发现和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发挥他们的整体潜能。
(四)促进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提升
首先,家长应当与孩子多交流沟通,增强亲子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也无法取代父母之爱。所以父母不能只是给孩子提供丰足的衣食,要多陪陪孩子,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与孩子多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孩子一起面对各种困难。其次,家长应当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家长放弃高高在上的专制态度,更易营造良好的民主家庭氛围,有效的促进家庭教育的落实。再者,家长应当重视与学校的积极沟通配合,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学校作为专门实施教育职能的主要部门,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场所的主导作用。家长只有与学校深入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实际表现,共同承担其教育学生的责任。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问题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短时期所形成。因此,在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讲究策略,加强与“问题学生”的交流,了解其生活与学习情况,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同时富有耐心,不断分析与探索“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学生逐渐步入正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万宝泉.初探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学周刊,2015(04):49.
[2]李东柱,杨淑琴.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214-215.
[3]张国雄.乡镇初级中学“问题学生”形成原因的分析与转化策略[J].学周刊,2020(07):156-157.